TTL-BL Myth Uncovered -- 揭開「均衡補充閃光」的奧秘

quill mark

這個標題不是我取的,而是在 Nikon Cafe 討論區的一個討論主題。其實呢,這是我上次提到的紐西蘭業餘攝影師 Desmond Downs,在一連串實驗之後,發展出一套他推論出來的 Nikon  TTL-BL 閃燈的運作理論(請見:TTL 與 TTL BL 閃燈有何不同?),而他以 "The TTL/BL myth uncovered !" 為標題(「揭開『均衡補充閃光』的奧秘」),重開了一個討論串,把他的心得 Post 上去。

另一方面,以網誌 Nikon CLS Practical Guide 而被認為是閃燈專家的 Russ MacDonald,對 Desmond Downs 的推論則頗不以為然,從 Desmond Downs 過去的發言可看出,兩人曾為了彼此的論點不同而鬧得不太愉快。

前一陣子,Desmond Downs 曾表示,他現在和 Russ MacDonald 會通 Email,和善地討論事情。而上個月,Desmond Downs 則在上述的討論串裡,貼出一封 Russ MacDonald 針對 TTL-BL 運作解說的 Email。他說他雖然不同意其中的一些論點,但覺得 Russ MacDonald 的解說,對有興趣的網友應該很有幫助。

某些論點的修正

我在 Russ MacDonald 的網誌上,還只是看到他過去的理論;而他寄給 Desmond Downs 的說明,已明顯有了「更新」的說法(加入「門檻測試」來解釋 TTL-BL 現已經可用於暗黑的環境之下)。雖然兩人對於「對焦點」是否有偵測環境光的功能,以及拍攝主體需不需要置中,這兩方面的看法依然南轅北轍,但從 Russ MacDonald 修正他的理論,而 Desmond Downs 貼出 Russ 的說法上來看,兩人似乎也都承認,他們各自的理論都有其不足之處。

我現在把 Russ MacDonald 的信中,關於 TTL-BL 運行模式的部分翻譯出來,並等待未來能有更完善的理論出現。

背景:

TTL-BL 使用一系列非常複雜的步驟,來決定最終的閃燈出力。TTL-BL 是在非常嚴格的條件之下設計和測試,但這並不是說在其他情境下它就無法運作,而是說它需要在這些特定條件之下,達到一定的規範,才能通過品質管制。以下是其中一些測試條件:拍攝主體居中,且剛好占畫面的百分之十八。拍攝主體是中性色(灰色,不是白色或黑色),背景等同或遠於相機和主體的距離,而且背景沒有反射的高光或反光。

在過去三年中,他們在 TTL-BL 中還加入了「門檻測試」(Threshold Test),使其根據環境光的明、暗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在「門檻測試」加入設計之前,TTL-BL 系統在黑暗背景(環境)時的效果一直不好。特別注意,許多工程師把「背景」(background)或「背景環境」(background ambient)統稱為「環境」(ambient)。而且,「背景」涵蓋了畫面中所有的一切,包括拍攝主體在內。

運作方式(簡化的描述):

一、TTL-BL 模式需採用矩陣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此乃因為TTL-BL 需要環境亮度的資訊。簡單來說,假設相機的矩陣測光測得的環境亮度,可用 0 至 10 來表示,而全黑是 0,一般室內人工光源的環境下是 3,明亮的太陽光下則是 8。

二、矩陣測光通常在精確計算環境光時表現最好,因為它依據的是整個畫面。它假定主體只占畫面的百分之十八,故推測主體並不會對測光結果產生太大的影響。事實上,工程師在測試環境光的計算精確度時,會以一組沒有主體時的,和另一組主體置中,且占畫面百分之十八時的來比較,此兩者的結果必須非常接近,這個計算方式才會被認為是正確的。這是在制定分辨背景是天空或是樹林等的矩陣測光區域圖(map)時,所採用的眾多技術之一。也就因為這樣,中央重點測光就不比矩陣測光精準,因其只利用到較小範圍的畫面,而主體周圍的亮度有時就會影響到測光結果。

三、在閃燈電腦接收到相機所測得的環境亮度資訊後,會將之儲存於特定的記憶區內,以便稍後運用。

四、閃燈電腦發出監測預閃,並檢視畫面中央重點區域的反射光量。沒錯,它總是讀取畫面的中央重點區域,它對於對焦點或其所在的區域,或何者被選取,都一無所悉。它會檢視畫面直至最角落區域的反射光量,但中央區域的加權份量非常重。簡言之,我們假設測量出的值是從 0 到10,0 表示完全沒有監測到反射光量,而 10 是反射光量顯示主體非常非常接近(或反射度極高 ── 像一面鏡子)。這個數值被儲存於另外的記憶區內,以供稍後使用。

五、閃燈電腦讀取 D 鏡的距離資訊,並儲存於另一記憶區,以供稍後使用。

六、現在系統已經得到計算閃燈出力時,所需要的全部資訊。從這裡開始,會有許多可能的狀況,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七、環境光= 8,預閃= 3,D = 10 呎:這是個非常典型的戶外拍攝狀態,周遭環境很亮,而主體在陰影之下。這個狀況下,閃燈出力會設定為增加主體的亮度,使其等同於 8 的環境光。這也是我部落格裡提到很多次的傳統背光狀況。這亦是驅使發展原始 TTL-BL 的狀況。在此狀況下,用正常的 TTL 是很難打光的。

八、環境光= 3,預閃= 6,D = 5 呎:這是新模式加入 TTL-BL 的例子。 環境很暗,而主體的反射光很強。在這個例子中,除了用來辨認環境的黑暗之外,矩陣測光測得的環境光資料會被忽視,而閃燈出力的計算只根據預閃和距離資訊。

九、環境光= 3,預閃= 1,D = 5 呎:在這個例子中,環境光仍是非常暗,所以會採用新的 TTL-BL 系統。然而,主體離中央很遠,所以預閃資料微弱。這使距離資訊變得比預閃資訊重要,而閃燈出力的依據,也就以距離為重。這個例子,可能是因為移動對焦點,或半按快門後重新構圖所造成。

十、環境光= 3,預閃= 0,D = 8 呎:環境光非常暗,距離也在閃燈範圍內,但沒有監測到預閃結果。這是個「非法狀況」。無論在什麼場景之下,總是會有一些可測得的預閃才對。這就像是你在影片中,用非常的慢的快門,且把預閃遮住一樣*。在此例中,閃燈不知該怎麼辦,於是使用預設的最大出力,試著盡可能地把所有東西都照亮。這當然會把任何接近的主體給閃到爆掉。(*譯註:Russ MacDonald 指的是 Desmond Downs 拍攝的 TTL-BL 短片。短片中,Desmond Downs 為了測試預閃結果會不會影響閃燈的出力,於是將閃燈設為後簾同步,並在按下快門的同時遮住閃燈預閃,直到後簾關閉前才拿開。)

我還可以一直舉例下去,組合的例子是說不完的。

還有一個重點:當測試閃燈系統時,儘可能採用較快的快門,以排除環境光對影像的影響。如果你用了慢速快門,環境光常會改變主體的亮度,而讓你做出錯誤的結論。當然,在光亮的戶外補光時,快門不可能排除掉環境光的影響,所以你必須了解到,你的拍攝一定是環境光加上閃光的結果。事實上,「補光」的定義,就是當主體所接受到的環境光,要大於所接受的閃燈光。而這就是 TTL-BL 施展魔法的時候了。

感覺 Russ MacDonald 的姿態仍然蠻高的,他對 Desmond Downs 的測試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姑且不論誰的理論較正確,至少以我現在的了解,TTL-BL 在所有場合都可正確運作,而不受環境亮度的限制;而且,即使是重新構圖,TTL-BL 也不至於打出很離譜的閃燈,這樣的話,我 D90 唯一的那個自訂功能鍵,就可以改做他用,而不是拿來當成 FV Lock 鍵了。




2 意見:

Ryo 提到...

Hello Fafner's
上星期六為朋友兒子,進行簡單婚禮攝影。從中體會到TTL-BL好處,但也感覺到需要調控閃燈SB-800。-EV先可以得到自己需要自然效果。其實相機如何完美,都要自己多影多吸收經驗而自行調控效果。

Fafner 提到...

謝謝您的經驗分享!我是新手,所以會多找些資料來彌補經驗的不足,我總覺得,若能知道手中器材的基本運作原理,對實際拍攝時的操控流暢度應該會有所助益,而且才有辦法「以相機的角度去思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