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動物版的羅賓漢 - Robin Hood (1973)

quill mark

迪士尼Disney)在 1952 年拍過真人版的羅賓漢("The Story of Robin Hood and His Merrie Men"),這片好像是英資,而且不是大製作,幾乎沒多少人看過。

動物擬人的羅賓漢

1973 年,迪士尼以他們最拿手的動畫卡通,重新詮譯了「羅賓漢」。這部電影,影評給的評價普通,但當年卻非常賣座,也算是羅賓漢電影中,相當著名的一部了。

Robin Hood (1973)


Robin Hood User Rating: 7.5/10
Director: Wolfgang Reitherman
Writers: Larry Clemmons, Ken Anderson

Cast:
Brian Bedford... Robin Hood (voice)
Phil Harris... Little John (voice)
Andy Devine... Friar Tuck (voice)
Monica Evans... Maid Marian (voice)
Carole Shelley... Lady Cluck (voice)
Peter Ustinov... Prince John / King Richard (voice)
Terry-Thomas... Sir Hiss (voice)
Pat Buttram... The Sheriff of Nottingham (voice)
Roger Miller... Alan-a-Dale (voice)
George Lindsey... Trigger - a Vulture (voice)
Ken Curtis... Nutsy - a Vulture (voice)

不過,這部電影,一點也不像「羅賓漢」。最剛開始設定的主角,是法國的紅狐狸 Reynard,後來迪士尼覺得 Reynard 在美國沒什麼知名度,因此硬加進了羅賓漢的人物進去,而成了這一部很奇怪的羅賓漢電影。

電影裡,羅賓漢沒有綠林好漢,只有一個搭擋小約翰;他也不是攔路打劫的強盜,而是花言巧語的騙徒。他的神射技巧,只有在射箭大賽時才出現,其他時候,他是靠變裝和耍嘴皮子來對抗敵人。

Fox The Split

劇情沒什麼邏輯,愛情故事一點也不感人,壞人很傻、很笨, 好人也不怎麼神勇、威風,最終的結局更是莫名其妙。

劇中的瑪莉安是一隻雌狐,而她的父親約翰親王,卻是頭獅子(而且像是頭母獅?)!反正卡通嘛,不合理也無所謂。

電影中的角色,不見得和羅賓漢傳說中的人物能對應,不過我還是擷了圖作比較。

人物群像

↓ 瑪莉安(Maid Marian):雌狐
Vixen
↓ 獅心王理查(King Richard):雄獅
King Richard

 

↓ 小約翰(Little John):熊
Bear
↓ 亞倫.戴爾(Alan a Dale):公雞
Alan a Dale
↓ 塔克修士(Friar Tuck):獾
Badger
 

反派人物:

↓ 約翰親王(Prince John) :獅
Lion
↓ 諾丁漢郡長 (Sheriff of Nottingham):狼
Wolf
↓ Sir Hiss :蛇
Snake
 

Fafner's Rating

總評價:★★½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令我哈欠連連的羅賓漢。 或許這比較接近 Reynard 的故事吧?可是我對 Reynard 一無所知,自然無法喜愛這部電影。

 

本來覺得動畫的表現還算不錯,但看了 Wikipedia 的介紹,發現連這方面都是新瓶裝舊酒的產物。就算以迪士尼的標準來看,這都不是一部值得驕傲的片子。但為何 IMDb 的評價還那麼高呢?是我童心已死嗎?




20 意見:

天馬 提到...

唉啊!原來是這樣,我還在想這動物版的羅賓漢是怎麼回事。
這部作品算是迪士尼公司自記策劃做的吧!華特‧迪士尼生前做的遺作是1967年的「森林王子」。好像1970年的貓兒歷險記他也有策劃,只是1973年的這部,我想如果他還活著,也許不會這麼做。
改編自Reynard,中文翻成「列那狐的故事」,這我沒看過,如果有這本故事書,我會去找來看看。
會不會是故事性質太類似了,所以變一下,改編成動物版的羅賓漢。
說實在的,我還真想看是人類的,因為羅賓漢本來就是人類的故事,又不是動物的故事,改成這樣我是覺得很奇怪。不過好像也很有趣的樣子。
像是1967年的森林王子,我是認為改編的很有趣,少了很多原作的黑暗面,嚴肅的熊巴魯,變成了個傻大個,嚴肅的角色改由黑豹巴吉拉擔任。
以我來說,我有在收集一些迪士尼的經典動畫電影,但不是每部都有收集,像電影太頻繁的同個角色就不太會收集,像是小熊維尼、米老鼠的同伴擔任的電影系列。但像美女與野獸、獅子王等雖然有3部,但是最後是完結篇啊!現這種是會收集的。小熊維尼和米老鼠的電影就不知道有幾十部,這是永遠收集不完的。要不就一集結束,不然就在某集結束,有的第二、有的第三就結束了。
我是從小看迪士尼的阿拉丁時就迷上了,所以我也算是迪士尼的影迷,我也看過很多迪士尼的經典電影。這部羅賓漢上映時我還沒出生呢!其實也是,如果我看過,那看阿拉丁時我就一定有年紀了,就不可能是小時候看的。
哈哈!謝謝你分享這故事內容,說真的迪士尼在泰山賣座之後,電影就走下坡了,近年來還出什麼3D動畫電影,弄得一點也不好看,動畫還是手繪風格比較好看,今年還出什麼某個電玩改編的3D電影無敵破壞王,看這名字和人的長相真不想看,人長的好怪啊!感覺每個人都像人偶一樣,根本不是動畫的樣子。只能期待之後還推出2D電影,故事好,讓大家都喜愛。

Fafner 提到...

哇!您的留言比我主文寫得還要多呢!真是謝謝您分享的意見。

我算是守舊派的,所以實在看不出這部「羅賓漢」的價值,但這也只是我的個人意見。

迪士尼近年的片子嘛,我還蠻喜歡《魔髮奇緣》的,陪我小姪女看了好幾遍了。我是不在乎他們玩什麼新花樣,但先決條件是要先把故事給弄好,感人的故事加上動聽的歌曲,這才是迪士尼電影受歡迎的重要元素。

歡迎有空再回來分享您的感言。

天馬 提到...

哈哈!謝謝,您喜歡魔髮奇緣啊!但把原本長髮公主裡的王子改成通緝犯,讓我不是很喜歡這樣,而且這種小混混能娶公主,實在是一個大顛覆。雖然之後有推出小短篇,長髮公主和那小混混結婚了,不過長髮公主結婚後應該變成女王,那個小混混當國王,實在無法想像,光是想像王國可能就慘了,這不同於阿拉丁。人物的描繪,尤其是歌黛兒(葛索)感覺她好像地獄新娘。
其實魔髮奇緣會變成這樣,多少有受到皮克斯喜愛大顛覆的影響,畢竟皮克斯被迪士尼併購了。
我記得吟遊詩人艾倫‧阿戴爾也算是薛伍德森林的綠林好漢,小約翰本身就是、塔克修士也是。
故事理事少了麵粉店的兒子穆奇、紅衣威爾、吉斯朋的蓋伊等人。
說到羅賓漢動畫,我記得以前美國好像有做以人為主的羅賓漢電視動畫,我的印象是羅賓漢和塔克修士都是年輕人,看起來只有20來歲或著更年輕。令我最有印象的一集是,羅賓漢在釣魚,由於沒有釣魚竿,所以他脫下一隻靴子並用繩子綁在自己的腳趾上釣魚,結果釣到一半時,他的靴子被別的動物叼走了,羅賓漢看到了就趕快去追,他可不想赤腳走路。不知道是哪一家出的動畫影集,以前在卡通頻道上有播過,要不是現在卡通頻道變爛了,我還不想承認他們有播過這一部呢!不管怎麼樣就是找不到,好像從世界上消失了。
至於迪士尼的動畫,我也不是對魔髮奇緣有批判,其實說真的,自1999年以後,迪士尼公司的動畫品質已經下滑,現在依然如此,對於他們的花樣,我也不是要說他們不好,只是已經沒那麼感動了。1999年周華健唱泰山的所有曲目,最近再聽時,實在是太感人了。1997年大力士海格力斯的歌曲,由當年過世的張雨生唱歌真的太好聽了。魔髮奇緣的歌曲,我聽了感動不起來,原因之一我對演唱者不熟,歌曲無法達成共鳴。1967年的森林王子的主題曲中譯「生活必需品」,好輕快的歌,失意時唱一唱心情就會很愉快。1991年的美女與野獸的主題曲很感人,阿拉丁的主題曲也是一樣「一個嶄新的世界」很好聽呢!1994年的獅子王開頭也是。最令人感動的迪士尼歌曲,1990年代左右開始的小美人魚到泰山,實在是迪士尼的顛峰時期,但之後的看了電影無法有那樣的感動。我試著看一部3D的雷霆戰狗,可是歌曲聽了無法感動,因為實在太普通了。
我發現迪士尼早期的電影歌曲,就連最初白雪公主,歌曲看是普通,可是打動我的心,尤其是1940年小蟋蟀吉米尼唱的「向星星許願」非常感人,曾經有一段時期,迪士尼電影開頭的藍色音樂城堡就是用這首歌的音樂當配那配樂。
抱歉,又說了那麼多,但既然說到羅賓漢,那可否請您幫我找找看,感覺那好像還不錯。

Fafner 提到...

您好,我簡單談談我的觀點:

《魔髮奇緣》裡Flynn Rider是個混混,這種人要搭配女主角,當然不配。但電影中安排了他兩次銳變,第一是當他捨棄王冠時,表示他已經擺脫掉貪財的過去;第二是當他捨命換取Rapunzel的自由時,這時的他已是高貴且無私的。不管是他被囚禁,還是死亡又復活,這都和我常提到的「千面英雄」裡的「英雄旅程」很符合,這種「英雄」的塑造方式雖然老梗,但卻是自古到今不斷重複的形式。

另外您的擔心應該不會成立,如果Rapunzel即位成女王,那她就是女王,不可能又跑個國王出來。可曾聽過現在英國有個國王冒出來?沒有王室血統,要當國王只能靠造反了。

羅賓漢的故事我在網誌裡介紹很多了。您提的卡通,不知是不是 Young Robin Hood?這是1991年的電視節目,您可去YouTube搜尋影片,看看是不是 。

歌曲部分的話,《魔髮奇緣》的歌曲創作者Alan Menken是迪士尼的王牌,您提的那些感動的歌曲,許多是出自他的手筆(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阿拉丁、風中奇緣……)。好不好聽可能見仁見智,我那小姪女倒是看過一、兩遍後,就咿咿呀呀地哼了起來,喜歡的要命。

迪士尼的卡通電影,原本就是以音樂劇的形式來呈現,歌曲向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一直以來都是迪士尼電影的開場樂,這應該還沒換吧?

天馬 提到...

唉啊!謝謝你,就是這一部,真是太好了,我查一下這只有26集耶!雖然集數少,但如果台灣有代理,我真的很想收這一部。真的太感謝你了。我兒時的記憶都回來了。如果台灣有,我真的很想買。
至於歌曲的部分,很抱歉,應該說是中文版的唱著我不認識,但是英文版那可能就不一樣了。
你提到的,艾倫‧孟肯的歌曲,沒錯他是迪士尼音樂的活招牌,所以當然很好聽。
哈哈!這麼說吧!其實我當時看的是中文版,中文版也許真的唱得不好,話說艾倫‧孟肯是在做完大力士的13年後才又擔任迪士尼的動畫,也許要聽英文版才會有感覺。
但我提到的白雪公主(當時艾倫‧孟肯還沒有出生呢!)、森林王子、花木蘭、泰山,並不是艾倫‧孟肯的,但是歌曲也真的很好聽,獅子王也不是。
當然歌曲好不好聽見仁見智,英文版其實2007年的真人電影曼哈頓奇緣,其實音樂就是艾倫‧孟肯做的,吉賽兒公主唱歌真的很好聽的。
中文版的歌曲,我看算了,從泰山以後中文版就沒有讓我動聽的了,我以前還被宮崎駿的幽靈公主這歌給感動地久久不能自己的地步。
你說的沒錯,音樂電影方式的呈現,可是華特迪士尼在做白雪公主時就有計畫的,所以之後就以這方式傳承下來。
說說2009年的公主與青蛙,歌曲據說不如預期來的動聽,也許魔髮奇緣這電影改變了這一切。
至於像星星許願那首歌,目前的3D虛擬城堡好像也是這音樂,不過其實應該說,我比較喜歡藍色光慢慢出現的音樂城堡,配上這音樂,那藍光城堡我還是比較喜歡,雖然現在換成3D虛擬城堡的樣子,也很好啦!但還是比較喜歡藍光城堡的標誌。
好吧!我就看看以後,迪士尼還能做出什麼花樣,但今年的這一部電影,台灣不是今年底就是明年初上映。據說明年的是改編自安徒生的冰雪女王的雪后,但是他們打算要以3D方式呈現。還請了在曼哈頓奇緣裡演南西的(最後和愛德華王子在一起的人)來擔任雪后唱歌的配音。
會提到這個混混成為國王的事情,是因為阿拉丁啦!阿拉丁裡好像沒有說茉莉會成為女王的事情,只說成為皇后,阿拉丁雖然不是王室王子,但最後他的大盜之王父親出現了,結果他是大盜王子。應該和魔髮奇緣的小混混完全不同,他也不是大盜王子。當然長髮公主一定是成為女王了。
在看迪士尼的魔髮奇緣前,其實我也看過很多長髮公主的卡通,也許應該說長髮姑娘,很多版本她父母只是平民百姓。很多版本是說長髮姑娘的母親,想吃隔壁老婦種的某種菜,那老婦的真實身分就是個巫婆,長髮姑娘的父親去偷摘,不巧有一次被巫婆發現了,和她達成協議的條件,就是要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最後長髮姑娘的母親生下小女娃,巫婆前來應邀,帶走孩子。有個版本巫婆還有好心的說,你們以後會生更多的孩子,雖然長髮姑娘被帶走了,但長髮姑娘的父母之後孩子膝下成群忘了長髮姑娘。長髮姑娘因為孤單,隨時在唱歌解悶,有一次吸引一位王子前來,結果他們趁巫婆不在時幽會,但有一次被巫婆發現了,生氣下巫婆把長髮姑娘的頭髮拿剪刀剪斷,並把她丟了。巫婆之後設計把王子變成瞎子,隨後過了好幾年,有一個孩子來幫助他,那個孩子其實是長髮姑娘的孩子,最後他帶他去見長髮姑娘,在長髮姑娘的淚水滴在王子的臉上後,王子終於可以看見了,最後帶著小王子和成為王妃的長髮姑娘回城堡。而照顧長髮的巫婆就沒聽說了。哈哈!不自覺講了起故事來。迪士尼裡剪斷長髮的頭髮的不是巫婆,而是小混混。
說真的,也許長髮公主的故事,比起迪士尼的我比較喜歡其他版本的,當然喜歡一部電影見仁見智囉!

Fafner 提到...

如果您是說中文版的歌曲,那我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我從不聽這些歌,所以搭不上話。

Rapunzel的故事要講的話可以講很多,我曾花過時間小小研究過。最早的起源可能來自義大利,我們現在說的,多是格林童話中的版本。這篇故事常被拿來討論,是因為在格林童話的初版時,「原汁原味」的情節是Rapunzel未婚懷孕,這才引得她後母大怒,我記得初版中的後母是精靈,不是巫婆。

未婚懷孕的情節從格林童話的第二版起被改掉了,這也是許多人會幫初版格林童話披上神秘面紗的原因之一。

民間故事或童話,常有一定程度的隱含意義,這些隱含的意義不見得符合現代觀點,因此要把這些故事搬上銀幕,勢必要經過改寫、重新塑造。這不光是在說《魔髮奇緣》,其他包括羅賓漢故事也是一樣。

天馬 提到...

您好,其實我網上搜尋過Young Robin Hood在想其中譯可能是直譯的「少年羅賓漢」,結果發現台灣真有其DVD,就是您告我那版本的,但是看過收錄內容後發現那只是散版的,裡面只收錄12個故事,還沒有照美方的播出順序收錄。但美方有26集,然而台灣卻只有12集,真想不到他們當初是怎麼弄的。這樣我只能當台灣沒代理囉!而且只有國語發音,也沒有收錄英語發音,像迪士尼動畫都會收錄雙語,可以供買方選擇。國語配音我還不知道是不是卡通頻道當時配的,這種事情讓我不敢去買。
對於歌曲的部分,當然外國電影當然是要聽原文,就像日本動畫當然要聽日語的,我之前說的意思不是說我不在乎原文,其實我是很喜歡原文才說的,我還想找完整版的「像星星許願」的原文版,因為很好聽。聽中文版完全只是為了覺得適不適合罷了,不只中文版,在日本也有為迪士尼動畫翻唱的歌。像為白雪公主配音唱歌的Adriana Caselotti,歌聲就很好聽。中文版是洪瑞襄唱的,日文版就不知道是誰。當然還是原文版好,因為是原產地。
至於長髮姑娘的故事,我有看過日本做的「新格林名作劇場」的動畫長髮姑娘,故事內容就是我上次說的那種。但我還想起我看過一種版本,畫風也是美國的,前面的部分大都一樣,但我記得裡面女巫說的一句話,好像是咒語這樣的「那托王,那托王,請你把長髮放下來,讓我攀上這金色的樓梯。」 ,女巫是晚上出去,早晨回來,這是不變。有一次女巫說的咒語,被不巧經過的王子聽到,後來王子效仿,長髮姑娘不疑有他,結果拉上一個王子,讓他非常吃驚,一開始長髮姑娘拒絕,但後來日久生情。由於長髮公主得意忘形,有一次忘了照顧她的女巫,結果把女巫拉上來時,她說了「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親愛的」,女巫聽到後,就問她說「誰是妳親愛的」,女巫很生氣就把她頭髮剪斷。不知情的王子,之後為了見長髮姑娘,就又說了那髮梯咒語,女巫就把長髮姑娘的斷髮丟下讓他上了,之後把王子變成一隻小鳥。變成小鳥的王子到森林去找被女巫丟在森林自生自滅的長髮姑娘,最後是找到了,長髮姑娘的一個吻,就讓王子恢復了原樣。可是結局很奇怪,王子帶他回城堡,長髮姑娘的頭髮卻復原成原來的長髮了,就好像沒有被剪過一樣。那個女巫真的就不見了,這個版本因結局奇怪的頭髮復原,讓我印象深刻。
也謝謝你找了那麼多和長髮姑娘有關的故事,最初是義大利啊!我知道後我本以為是巴西雷的五日談裡的故事,但是沒找到。
像灰姑娘有巴西雷的「灰姑娘之貓」、佩羅的「灰姑娘」、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童話相似的故事大有人在,灰姑娘最早可以追尋到「葉限」。但灰姑娘童話通常都是用法國佩羅的版本,因為佩羅的是玻璃鞋,格林兄弟的是金鞋。巴西雷的灰姑娘還有殺了第2後母的情節。
我了解,童話故事到現代改編也是不勝枚舉,當然為了符合現代,也不得不改變。不過倒覺得魔髮奇緣受到史瑞克的惡搞影響也不少,看起來有惡搞的成分在。
那就這樣了,如果之後還有相關話題,我可以再像您討論吧!

Fafner 提到...

您好,Basile 就是義大利人啊!您提到的咒語,應該是翻譯者的誤譯吧,中文維基的「長髮公主」條目裡就有提到巫婆喊的話(其實那不是咒語):「長髮姑娘,長髮姑娘,放下你的長髮,讓我爬上這座金色的梯子。」

初版格林童話,Rapunzel和王子的姦情被發現,是因為她天真地問巫婆說:「為何我的衣服變得很緊……」

您說《魔髮奇緣》有惡搞的成份,這點我非常同意,為了男性市場,連電影的名字也改成比較中性一點的Tangled,裡面的笑料安排,也比舊時代的迪士尼電影要多許多。Rapunzel的故事,以後有空再談吧!

天馬 提到...

嗨!您好,最近我才正式看了這動物擬人化版的羅賓漢,之前我只是稍微看了一下,這幾天完整把它看完了。
故事架構,對於如果是遵循羅賓漢的故事按部就班走,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很無聊,而沒有看的動力。
我也看過您寫的2010年羅素‧克洛版的羅賓漢,說真的要他演羅賓漢,我是覺得太老了,因為羅賓漢給人的感覺應該是個青年的感覺,但是羅素‧克洛那時已經是中年人了,為了突破年齡的限制,而改了很多地方,包括瑪麗安小姐也已經結過婚了。這就好比史恩‧康納萊65歲了還演第一武士裡的亞瑟王,那時他的年齡都可以演巫師梅林了。
說真的這迪士尼動物版的羅賓漢,是覺得就當是看了場喜劇。也許是為了給小孩看的,多數暴力打鬥的場面都被改寫。
不過由於不是人,而是以動物呈現,所以當說到理查國王(獅子)是瑪麗安(母狐)的叔叔時,會覺得莫名其妙,以人來表現就不會有這種突兀感了,因為畢竟都是人,不像都是動物,那會很奇怪。
還有我看了之後才明白,原來神父可以結婚,我以前本來以為只有牧師可以結婚,但沒想到神父也可以這麼做。因為裡面的老鼠神父居然有妻子,後來查了才知道,東正教的神父可以結婚,但是羅馬教的不行。
本來稍微看時,我還覺得不錯,但是看完後,我就沒多大喜歡了。
要說迪士尼擬人化很成功的,還是迪士尼歷久不衰的三人組米奇(老鼠)、唐納德(鴨子)和高飛(狗),還是他們比較有趣。而這部羅賓漢我就當作是看了場喜劇,就這樣。

Fafner 提到...

您好,我應該是還沒寫過羅素.克洛版(或說是雷利.史考特版)的《羅賓漢》,每次都看到睡著,好不容易接力看完,卻怎麼樣也提不起精神來寫心得。

「羅賓漢」的故事大家都在改,但再怎麼改,總是會有一些「傳統」是堅持不變的,像是「劫富濟貧」一定要有,而「綠林好漢」也不能不提,否則就不是羅賓漢了。

這一版卡通造型的羅賓漢,我覺得只是借用了「羅賓漢」的名,其內容一點也不羅賓漢;不過就算是以一般喜劇的標準來看,其故事好像也稱不上「精彩」就是了。

天馬 提到...

喔!這樣啊!可是我看到http://fafner-hideaway.blogspot.tw/2010/05/who-wearing-tights.html的頁面裡關於羅素‧克洛演的羅賓漢的報導,以為是您寫的,因為下面還有您的印記。
也許迪士尼動物版的羅賓漢,其實也有劫富濟貧,像是那頭獅子約翰親王壓榨百姓的錢,而羅賓就和小約翰去打劫約翰親王,把錢分給窮苦的百姓。
綠林好漢,小約翰、塔克修士、吟遊詩人艾倫阿戴爾,都是「綠林好漢」的成員,而在羅賓漢帶走瑪麗安時,出現在夜晚的雪伍德森林的人(母雞克拉克、狗鐵匠奧圖等),這些出現在那裡,可能是想表示他們支持羅賓漢。綠林好漢只剩下書裡基本的三人,所以可以說等於沒有。
我發現原來史恩‧康納萊也演過羅賓漢,當時45歲,天啊!也很老,可是看照片,史恩的頭髮和鬍子都白了,不會吧!記得他30多歲時演的詹姆斯‧龐德(007)時還黑髮不留鬍子呢!
未來或許還會有人翻拍羅賓漢的電影,我也很期待未來會改成怎麼樣,畢竟從小到大,聽到羅賓漢的故事知道他是一個劫富濟貧的義賊,打擊壞人,最後抱得美人歸,理查國王最後要封他為貴族,他婉拒了。
我記得1990年日本有做過一套關於羅賓漢52集的動畫,裡面的羅賓漢本名為(羅伯特‧杭丁頓),原本就是個貴族,被某貴族陷害,而看表弟妹們逃到雪伍德森林,到那裡才遇到一堆綠林好漢,只是那裡面羅賓漢和小約翰等地綠林好漢都是小孩子。
說真的這部羅賓漢叫「羅賓漢大冒險」(ロビンフッドの大冒険),台灣有代理,只是現在DVD難找了,而且還是不知名的公司出的。對這部我目前沒有太大的興趣,但說不定未來有一天會去看。

Fafner 提到...

《誰穿了緊身褲》那篇是我寫的呀!但那篇只是外型比較,並沒有故事簡介和心得。我想,總有一天我會克服瞌睡蟲,把那一篇心得寫出來。

史恩.康納萊演的羅賓漢電影是《羅賓漢與瑪莉安》,我網誌裡有詳細的介紹,有人說這部片很沉悶,但我很喜歡。

天馬 提到...

您好!看過您介紹史恩‧康納萊演的「羅賓漢與瑪麗安」後,我和多數人一樣不能接受這類的英雄的死,就像沒有人希望超人死掉一樣吧!誰都不願意心中的英雄死去。另外我最近終於了解您為何對於迪士尼這部「羅賓漢」的反感了。最近看了迪士尼的「風中奇緣」後,我終於了解為何?風中奇緣的主角是「寶嘉康蒂」,她是歷史上存在的人物,如果牽扯到歷史上的人物,而編的故事和史實有差異,那是會遭到大家的批評的,所以做到歷史人物時,勢必要細心考究才是。而在前一年的「獅子王」,內容其實是改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故事形式算是「動物界的哈姆雷特」。這部迪士尼的「羅賓漢」開頭說了什麼?「動物界的羅賓漢」。如果「獅子王」的標題有說到這是「動物界的哈姆雷特」,還用了哈姆雷特的人物名的話,那可能票房就會低落,並大肆批評說亂用莎翁的名作,也會有一堆反浪聲出現,還好獅子王沒有這麼做。「風中奇緣」因為用了「寶嘉康蒂」的名字做標題,結果發現內容有很多和史實不合之處,而造成批評。
如果迪士尼的「羅賓漢」,沒有搞怪,都用人物來演「羅賓漢」,我想你應該不會反對。如果真要用動物,那就演成「列那狐的故事」就好了,說不定演了,那故事說不定會大賣呢!所以還是別跟本是人物的「羅賓漢」牽扯,那會比較好。
說道以擬人動物為主角的「妙妙探」是以「貝克街的巴索」,這故事原本就是以老鼠為主角的老鼠偵探,所以沒多大問題。可是「羅賓漢」不僅借了人物名,還改成動物,真的落差很大。而在2004年出的迪士尼動畫影碟是以迪士尼三元老(米奇、唐老鴨和高飛)演出改編自大仲馬的「三劍客」的「米奇唐老鴨高飛三劍客」,故事都是主角的名字,沒有用上三劍客(阿多斯、阿拉米斯、波多斯),所以爭議不大,也好讓人接受。

Fafner 提到...

您好,

雖然我是「守舊派」,但我不會老古板到反對一切加入新素材的改編,我所注意的一直都是故事本身的吸引力。

現今許多改編自傳統題材的電視、電影,有太多都是導演或製片們「為改而改」的成果,我覺得他們對手上原始素材的理解程度不夠,卻一心只想要標新立異,在舊作中貫注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個人設定」,於是原始精神喪失,新加的設定又顯得幼稚可笑,在我來看這些才是失敗之作。

我寫過「小氣財神」系列,我對迪士尼米老鼠版的小氣財神印象不錯,布偶版的也認為改得相當成功;連「芭比娃娃」版的我都還給予不錯的評價。我不否認,您提的「搞怪」,的確會影響我對一部片子的觀感,但我覺得這不是必然的。

我很喜歡黑澤明的《蜘蛛巢城》,這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馬克白》。這別說是名字了,連發生地都搬到了日本,主角也變成了日本戰國的武士。不過,黑澤明是真的「懂」《馬克白》的故事(我覺得),他加入的場景和設定,加強了原故事中不完善、不盡合理之處,讓整個故事更加震撼有力。黑澤明沒有原版照抄,也沒有忠於原著完整呈現,但我會說他拍了一部很成功的改編劇。

米老鼠的三劍客我應該看過,但現在不太想得起來它在演什麼……

天馬 提到...

喔!我也不是說反對改編名作的,因為其實迪士尼動畫從「白雪公主」至今都是改編自經典的故事書,像是米奇他也有演過改編自原作「傑克與魔豆」的「米奇與魔豆」,這是用主角的他自己的名字,並沒有用原作「傑克」這名字。
但「風中奇緣」(Pocahontas)卻是改編自歷史上的人物「寶嘉康蒂」,但那又是不一樣的,因為真實存在人物不像故事書一樣,有很多版本可循。歷史人物只會去考究真實與否,如果錯了可是會遭致批評的。
不過1998年的「花木蘭」那卻又不一樣,她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女英雄,但她的真實與否或是哪個朝代,都是個謎,因為如此,所以更好改編,迪士尼動畫把這改編的很有趣呢!
你說的黑澤明導演改編莎士比亞的「馬克白」的「蜘蛛巢城」,對日本來說這種叫「翻案」吧!日本的翻案做我也自己也看過很多,像把雨果的「悲慘世界」改編的「噫無情」、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改編的「巖窟王」、馬洛的「孤女努力記」,日本當時譯成「雛燕」等,所有的人名和場景都轉移到日本,連所有角色都改成日本人的名字了。
當然電影的故事走向不一定要照本宣科,不然沒意思,要不然那就會延伸所說的抄襲懸疑。
至於米奇版的小氣財神,這確實用的是小氣財神原作裡的名字,還有加些原作沒有新角色,不過這部因為很多都是一些經典電影的角色來演,可能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他們都演得不錯,再說我也非常喜歡他們這些老牌演員。由於故事緊湊,又不拖泥帶水,所有的精華都演出來了,自然我也覺得很好,不過只有25分鐘,這能算電影嗎?我覺得剛好適合當一集卡通的番外篇這樣的故事。
當然,每個人看法不同,我也是認真看了迪士尼的羅賓漢後,才發現故事真的沒有很好,因為行俠仗義的場面不多,因該多讓羅賓漢有許多表現才是。而迪士尼本人也不會希望做成這樣,如果他當時還活著的話。像是「森林王子」的故事,開始到結束並沒有照書本方式來走(我看過原作,是很不一樣),而又在2003年出了補完的續集故事,故事內容都改編的很精彩。
而1996年的「鐘樓怪人」的原作是黑暗的,就連結局也是悲劇,可是迪士尼動畫卻改成喜劇,讓加西莫多和愛絲梅拉達得以存活,費比斯也不是花花公子。也許是為了怕小孩子不能接受悲劇而更改的,結果改過後就出現了續集。其實「小美人魚」本身也應該和「鐘樓怪人」一樣都是悲劇,也是同個理由而改編了,所以有了2部續集還有電視動畫影集出現。
說來說去,要改編一部作品,那一定要對作品的內容很熟稔,雖然不用全部改編,但有保留其精隨,還有一些新加的內容,故事說不定會大受喜愛,但也要個會懂得導演那是很重要的。

Fafner 提到...

除了導演本身對題材的了解程度以外,我覺得題材本身的適用性也很重要。以「羅賓漢」來說,動畫或真人來拍都可以,但拍成十幾、二十幾集的影集會比較合適,拍成電影的話,時間太趕,人物的塑造就無法深入(這時就要「去蕪存菁」)。

「三劍客」或是「劫後英雄傳」,大概就是三、五集的影集或是上、下集電影;一般的童話故事,三十分鐘左右的卡通就差不多了,要變成九十分鐘的電影的話,就一定得大幅改寫加料,否則拖不了那麼久。

我想,我不喜歡這部「羅賓漢」,是因為電影的時間本來就不長了,而該著重的部分又都沒提到或輕描淡寫(變成「去菁存蕪」了!)。老實說,A 片的「羅賓漢」都還比這部更像是「羅賓漢」呢!

天馬 提到...

您好!好久不見了。最近我看了日本NHK在1990年製作的「羅賓漢大冒險」,我覺得你也可以寫一篇關於這篇的故事。
這或許可以改觀您對羅賓漢卡通的刻板印象,因為我知道您覺得美國迪士尼做的羅賓漢很失敗,但這「羅賓漢大冒險」對您來說應該會不錯,網路上很容易找到片原,最早台灣引進的時候,還翻譯成「瀟灑小遊俠」,但是日本在1992年10月播出後面的第40話到第52話後,台灣後來就改成現在的「羅賓漢大冒險」,正好是日語「ロビンフッドの大冒険」的直譯,不過此作品據說是「大仲馬」的「俠盜羅賓漢」改編的。
故事主角那方的人物都被改成大約15歲左右的少年少女。羅賓漢的名本名是「羅伯特‧杭丁頓(Robert Huntingdon)」,瑪麗安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千金、小約翰是山賊頭子,自稱「大約翰(Great John)」、馬奇是磨坊主的兒子,他還有母親,他自己說他是離家出走的,並不是孤兒。
羅賓有些堂兄妹,威爾弗雷德(Wilfred),愛稱威爾(Will)、溫妮芙蕾德(Winifred)和芭芭拉(Barbara)。
所說的綠林好漢,看來就是小約翰的山賊集團了。
故事裡主要的大反叛角色是阿爾溫男爵(Baron Alwine)和希爾福特(賀爾福特)主教(Bishop of Herefort),因為前39話結束時,通常大家都知道的羅賓漢反派角色約翰親王(Prince John)根本都沒有登場,理查國王的出場也是一樣。
塔克修士是個中年大叔,不過年紀在他回憶時判別20年前大約是17、18歲的年紀(阿爾溫的父母親說的),因為他當時和羅賓的父親喬治、母親瑪麗還有尚未變壞的阿爾溫是好朋友,四個人年紀差不多,只是塔克當時並不是修士喔!他是個普通的男孩,也不知道為何20年後他會變成個怪修士。所以雖然中年,他年紀大概是在38歲左右的樣子。不過他老是發明一堆破銅爛鐵,最希望變成小鳥飛翔,卻總是失敗,還看過幽浮。
至於吉斯本的蓋伊,我知道普通故事版本裡,他是個爵士(Sir),可是這故事裡變成賞金獵人,沉默寡言,還是三人組,在故事裡受雇於阿爾溫男爵去殺羅賓漢,最後被笑蕈弄失敗,而且只登場一話,還真可憐啊!
吟遊詩人艾倫‧阿戴爾、諾丁漢侍衛長都沒有登場,雖然裡面有諾丁漢士兵的隊長,不過無法當成諾丁漢侍衛長匹配的人物。
這「羅賓漢的大冒險」的故事雖然大多是發生在雪伍德森林,不過這裡的諾丁漢城堡也是主要故事發展的地方。
這故事很不錯喔!希望推薦您去看一看。有國語版本還有日語版本看您選擇,我是認為改編的不錯,改得很有趣。

Fafner 提到...

我記得有不少童書的羅賓漢故事,是依大仲馬的版本所改寫的。日本人根據外國文學名著所改篇的卡通,水準都還蠻不錯的,像我不久前才陪我姪女看完的《小天使》,比原著還要精彩得多了。

謝謝您的推薦,您說的《羅賓漢大冒險》,我有空會去找來一看。52集的話,差不多就是《小天使》卡通的長度,要看完的話,還挺費時的。

天馬 提到...

喔!別客氣,您說的「小天使」是「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就是宮崎駿的那部早期動畫吧!我也很喜歡,這部卡通到現在都快要40年了吧!如果將來去瑞士,我一定會想去阿爾卑斯山海蒂的故鄉看看。
這部「羅賓漢大冒險」是日本1990年做的,原本一開始只有39話的,後來1992年追加13話就變成52話了。
對了我把那主教的名字說錯了,是「Bishop Of Hereford」(希爾福特主角),就是您在2010年介紹「羅賓漢歷險記」的「赫瑞福德」。我查過那是個地名,但那地名好難唸,因為發音有好幾種,我不知道為何日本那版翻成「ヒヤフォード」,但因為平常她們都是用「ヘレフォード」標記,懷疑當時的翻譯人員把那個地名拆成「Here」和「Ford」。台灣配音版他被譯成「夏福特」,助於那主教到底怎麼唸,我不知道,目前我唸成「希爾福特」(由於Ford被譯成「福特」,因此習慣這麼譯了)。
其實日本在1989年也另外有做過「森林王子」52集的動畫版,叫「森林王子 少年毛克利」(ジャングルブック 少年モーグリ),台灣居然譯成「森林小泰山」(無言)。
總之,日本是有改編很多不錯的名作改編的作品,尤其是日本現在卡通也還是以手繪為主,總覺得比現在美國的3D動畫要來的漂亮。
我是希望您看完後寫一篇,不過我也不是閒著在等,因為不久前我才完成這「羅賓漢大冒險」的維基介紹,真是花了我好多時間,看了3天52集才完成作品,名字介紹雖然和動畫版翻譯有些出入,不過我都是找適當的名字做為中文翻譯。
好了,那就等候您看過後的消息了。

Fafner 提到...

Hereford是地名,可上Wiki查,英文的網頁上有發音的聲音檔,Wiki的中文翻譯為「赫里福德」。

我說的就是宮崎駿的《小天使》,我小時候只看過幾集,總覺得那是「女生」看的,長大後才多看了幾集重播,前一陣子才從頭到尾完整看完。

「羅賓漢大冒險」有空我會看,如果我姪女有興趣的話,我會看國語配音版,這樣會比較有看的動機;若是自己看的話嘛,一次52集還真的有點難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