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相機的「自動ISO」(ISO AUTO, Automatic ISO, or Auto ISO),是一個非常方便、好用的功能。一般的情形下,只要設定好所能接受的最高 ISO 值,和你所要的最低快門值(通常是安全快門),相機就會視拍攝狀況,將 ISO 調整至能獲得正確曝光的 ISO 值。
就憑著這個「粗淺」的認識,我就放心地把 ISO 交給相機處理,只專注於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但是後來出現一些我不能理解的現象,例如說在室內使用閃燈,來拍好動的小孩子,又不想讓太慢的快門造成「牽絲」的人影,於是就把自動 ISO 的最低快門值調高,希望相機能幫我在快門太慢時拉高 ISO。
但在實地操作時,卻得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快門速度仍是停留在預設的1/60,而且 ISO 值也一直沒變。但我明明就把最低快門設高了呀,為何自動 ISO 不會把我的 ISO 調高,以獲得我想要的快門速度呢?
從手邊有的資料,加上網路搜尋,我大概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根據 Thom Hogan 的說法,「如果你使用閃燈和自動 ISO,相機會採用你先前使用的 ISO 值!除非相機認為已超過了閃燈的照射範圍,否則ISO 不會升高……」
所以,一旦使用閃燈,自動 ISO 就不再以你設定的快門速度為變動標準,而改以閃燈的 GN 值為準(應該可以這麼說吧?)。仔細想想,這的確比較合理,使用閃燈時,快門速度只控制背景亮度,有了聰明的 TTL 加持,我們可假定拍攝主體已得到正確曝光,那自然是採用最低的 ISO 值,來獲致最佳畫質;只有在拍攝主體距離過遠,超過閃燈 GN 的極限,此時才有升高 ISO 值的必要。
希望我的理解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