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漫畫50年史》出版於 1995 年,書上把第九章所談論的事件當成是「歷史」,而在第十章所要探討的兩項事件,則是發生 1990 年代,是處於「現在進行式」的事件。
第十章 1990 年代的兩個事件
這兩個事件,第一是手塚治虫漫畫中的黑人歧視事件,第二是漫畫中不合適的性表現。
手塚治虫的歧視事件,發生在他過世後的第二年(1990 年),位於堺市的一個團體「消除黑人歧視會」,對當時出版手塚治虫漫畫的出版社提出抗議,他們認為手塚治虫的漫畫裡(如著名的《森林大帝》)存在著對黑人的歧視,希望出版社能妥善處理。
名著也遭殃
在手塚治虫作品被點名之前的那幾年,日本社會就已經瀰漫著一股檢討的風潮,這種現象乃受西方國家積極弭平種族歧視的作為所影響。
一些存在許久的世界名著都難逃過這種批判,比較著名的像是 Helen Bannerman 的繪本《小黑人桑寶》(The Story of Little Black Sambo)和洛夫廷(Hugh Lofting)的《杜立特醫生的故事》(Doctor Dolittle),都因為用語的歧視,或是畫法的模式化,而被迫出版新的「修改版本」,或是直接讓其「絕版」。
1989 年「堺市女性團體聯絡協商會」舉辦了活動,《每日新聞》報導了這項消息,報導中指出:「……世界知名的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將皮膚雪白、眼睛大大、眉毛長長的白雪公主當成『美女』,這是認為白人高人一等的表現,和黑人歧視有關,所以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