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XBM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XBMC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XBMC Dharma Beta 1 - 達摩版現身!

quill mark

還真是奇怪,前一陣子常常上 XBMC 官網查看 Dharma 版的進度,但它就是不出現;最近才幾天沒去,竟然就跑出來了!

發表的日期,應該是 8 月 31 日,但我是剛剛才發現,新聞連結:Finally out the door: Dharma Beta1

我正在下載中。有在用這個軟體的朋友,可以去到官網的下載網頁下載。另外,可別指望我會有什麼值得參考的測試心得,我最多只寫得出很粗淺的使用感想而已;現在 XBMC 對我來說,只是個久久才用一次的老東西。

這一版應該還不算正式版,不想當白老鼠的,可以再等看看。

Category: 0 意見

XBMC 的 Dharma 版 - 達摩與太極

quill mark

最近處理一些私事,加上天氣炎熱,於是就好一陣子沒來更新網誌。

從去年(2009)11 月 22 日起,一直到今年 6 月 30 日止,我總共連續寫了: 221 篇網誌(9 + 31 + 31 + 28 + 31 + 30 + 31 + 30),這是我個人的紀錄,以後應該不會有機會去破了。

覺得我電腦裡的 XBMC 已很久沒更新了,就上到 XBMC 官網看了一下,最新版應該不久後就會出現了。官網上的訊息,新版的名字,是為 Dharma,應譯為「法」或「達摩」;我想,「達摩」比較順口,以後我會以「達摩」來稱此版。

官網的新聞,請見:Dharma Branched

官網上放了太極圖,這可能是這個版本的 Logo 吧!(圖取材自 Wikipedia

 

XBMC 正式版的代號,從「亞特蘭提斯」(Atlantis)、「巴比倫」(Babylon)、「卡米洛」(Camelot),到即將問世的「達摩」(Dharma),也就是從 A 到 D。再下一版 E 字頭的話,不知他們會用什麼?會不會是 Eleusina

Category: 0 意見

XBMC 正式向 XBOX 說再見

quill mark

XBMC 官網上的消息:Farewell XBOX

大意是說,自從 XBMC 開始發展跨平台後,對於 XBOX 的支援,就已經是由一位叫做 Arnova 的網友負責。

因為硬體的限制,使得 XBOX 版的 XBMC,其開發空間非常有限,故 XBMC 開發小組決定,為了不影響 XBMC 未來的發展,他們正式宣告與 XBOX 版分家。未來 XBMC 會將重心放在每半年一次的正式版本上,而不再過問 XBOX 的支援問題。

以後,XBOX 版的 XBMC,會以新的 project 名 xbmc4xbox 另起爐灶,好像還是會由 Arnova 來負責。

這個當初用在 XBOX 主機上,以 XBMP 為名的軟體,經過了多年來的演進後,終於要和他們原先的平台說再見了。沒辦法,時代在進步,老舊的硬體,早就無法應付日新月益的科技進步了。

無論如何,感謝 XBOX 和 XBMC,陪我渡過了這麼多年的影音歲月;更期待 XBMC 的下一版,會有突破性的發展!

Category: 0 意見

XBMC - 被雷打到了…

quill mark

這兩天要上 XBMC 的官網或論壇,主機卻一直沒有回應;今天再上,發現網頁上有一句簡短的聲明:

Site down due to lightning strike at datacenter. Back soon.


原來是他們的資料庫慘遭雷擊,難怪上不去。本來興致勃勃想找新版本試看看的,這一拖又不知要什麼時候才會想下了;我現在不是常常上去看資料的說。

被雷打到,算是很衰的事吧!希望沒什麼其他的意外才好。

Donner Swinging His Hammer,  Arthur Rackham
Donner Swinging His Hammer

Category: 0 意見

XBMC Nightly Builds 讓你夜夜不寂寞

quill mark

我這應該算是後知後覺吧,今天逛 XBMC 官網時,才發現下載網頁裡,有個 Nightly Builds 的連結,裡面有著 XBMC 每天編譯出的新版本下載。

Nightly Builds 下載網頁:http://mirrors.xbmc.org/nightlies/

這些版本雖是官方的,但他們也說,穩定性不敢保證。我想,這些版本適用於有勇氣,敢嘗試,而且急性子的人。

我下了目前最新的 xbmc-r26973 這一版,簡單用了一下,效能好像比 Camelot 正式版要好些,以前叫過幾次外掛程式後,XBMC 就變得卡卡的,現在是比較不會了。之前有聽說 IMDb 的介面有小改版,所以 IMDb 的 Scraper 失效,不知這一版有無修正。

現在 XBMC 可支援的平台多了,問題也分成好幾種,Linux 的,OSX 的,Windows 的,XBOX 的,所以搜尋問題又常常找不到最想知道的。這一版到底改了什麼,我也不清楚,一切都是用了再說吧!

對了,上次說過的繁中語言字串,這次已經更新了,應該還是 dog099 的手筆。不過我好像仍看到不少英文的選項,或許是 Confluence 本身所含的字串吧!

Category: 0 意見

XBMC 9.11 Camelot 初探

quill mark

說過要寫「一點點」新版 XBMC 9.11 Camelot 的心得,以下就是那一點點的小心得。

下載後,安裝。在選擇安裝的位置後,會有一個詢問視窗出現,要你「Choose Profile Path - Choose where XBMC should store it's data.」(選擇資料儲存路徑)

  • Store data in 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Aplication Data\XBMC\ Default mode. XBMC stores all data and plugins in the user profile directory.
  • Store data in XXXXX (你所選擇安裝的資料夾)
    Portable mode. XBMC stores everything in the XBMC installation directory.
    Note: This will require XBMC started with administrator rights.

我是選第二,也就是說,XBMC 會把所有東西都放在和主程式相同的資料夾中,這是所謂的「可攜版」XBMC。我喜歡所有設定檔都放在與 XBMC 一樣的資料夾內,這樣要改東西,就不用找來找去了;這應該是從 XBOX 時代留下的習慣。

安裝完,我是先執行看看,然後跳出,進行中文化。中文化的步驟仍和過去一模一樣,copy 一個中文字型,更名為 arial.ttf,取代掉 XBMC\media\Fonts\ 裡的 arial.ttf,這樣就行了。記得進到 XBMC 後,要從「系統設定」->「外觀和主題」->「international」去選擇語言和區域,然後再到「桌面」->「桌面字型」去選擇你剛剛取代的 Arial 字型。

Setting Font

Category: 0 意見

XBMC 9.11 Camelot 正式版翩然來到

quill mark

XBMC 9.11 Camelot 正式版,隨著耶誕老公公的腳步翩然地來到了!

官網:http://xbmc.org/team-xbmc/2009/12/24/xbmc-9-11-camelot/

請至官網下載區下載。過幾天,我會寫一點點(真的只有一點點)小小的心得。

為了湊字數,貼上官網的 condensed changelog,也就是濃縮精華版的更新變革。純英文的,不想看的就不用點「繼續閱讀」了……

Category: 2 意見

XBMC 9.11 - 又搞了個 RC1 測試版…

quill mark

以為新的正式版 XBMC 要出來了嗎?

再等等吧!看來,最快也要差不多要等到耶誕節,再趕不及的話,就只能當新年賀禮了!

RC1,是 Release Candidate 1 的意思,也就是「一號候選發行版」。假設沒什麼大問題的話,這將是最後的一個測試版(官方說法)。

請大家支持一號候選人!拜託!拜託!

不過我還是不為所動,要等正式版再說。

就這樣。

官網消息連結:XBMC 9.11: RC1 ready for testing

Category: 0 意見

XBMC 9.11 Beta 2 已經準備好了!

quill mark

XBMC 官網的消息:XBMC 9.11: Beta2 ready for testing

據說這個貝塔吐從貝塔萬中殺掉了 200 隻蟲!下載點:download

最近可能比較沒空弄這個,希望正式版晚一點出。

字數太少,怪難看的,貼一下從 T3CH 找來的 Changelog,不過這只是 XBOX 版的。

Category: 2 意見

大毀滅計畫中止 -- 再見了,Project Mayhem III…

quill mark

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中,那個反社會組織所進行的破壞計畫,就叫做 "Project Mayhem" -- 「大毀滅計畫」。而玩 XBMC 的社群裡,也有一個「大毀滅計畫」,這個計畫,是官方桌面(skin)的名稱。

Project Mayhem 桌面共有三代,說真的,我對一、二代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好不容易從舊網誌裡,才找到幾張擷圖,但我已忘了那是一代,還是二代了。

↓ Project Mayhem,這可能是一代,也有可能是二代:

↓ 系統設定的畫面:

Project Mayhem 的一代和二代,大約是在 2005 年 4 月下旬停擺,全面由三代的 Project Mayhem III 取代,這個三代的大毀滅計畫,一發動就是四年半……

Category: 0 意見

XBMC 9.11 Camelot 已經阿法吐了…

quill mark

新版 XBMC(9.11)的代號將是「卡美洛」(Camelot),也就是傳說中亞瑟王(King Arthur)和「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居住的城堡。XBMC 第一版叫做「亞特蘭提斯」(Atlantis),第二版則為「巴比倫」(Babylon),很好奇再下一版輪到 D 字頭時,會用什麼代號?

現在 Camelot 版還在測試階段,11月4日出現的是 Alpha1,兩天前 Alpha2 也已經放上官網提供下載。下載網址為:http://xbmc.org/download/

我會等到正式版推出時再安裝試用。以上資訊,僅提供給有冒險精神的勇敢騎士們。

在進到 Camelot 之前,先聽首 Camelot 之歌吧:

Category: 7 意見

XBMC 開發人員會議

quill mark

XBMC 官網上最新的訊息,幾位來自各地的開發小組成員,日前聚會討論了一些 XBMC 未來的發展走向。詳情請見報導網頁:Results of XBMC Developers Conference

其中幾項重點,歸納如下,包含一些我的看法:

  • 影片資料庫(Video Library):未來會把現有的「檔案瀏覽」模式和「資料庫」模式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更有效率的瀏覽介面。我個人非常期待這個發展,以我從 Windows 系統(或說從 DOS 時代起)就培養出的瀏覽習慣而言,現在的資料庫模式常會讓我找不到檔案,或是在瀏覽的過程中「迷路」。若能結合兩者的優點,我想會是一個對使用者非常便利的改變。
  • 附加元件(Addons):這一點並沒有具體的作法,開發人員只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方向。以往 XBMC 的附加功能,多是以 Python Script 的外掛來執行,但是很雜亂,而且更新的腳步常常跟不上實際的變化,最令我感到困擾的,是往往到了想用時,才知道 Script 已經過時不能用了,久而久之,對該功能的依賴性就打了折扣,最後連用都不想用了。另外,就是看到很有意思的 Script,興沖沖下載安裝,卻發現早就過時不合用。總之,開發小組說會重視「更新」的問題,是一件好事。
  • 網頁瀏覽器和 Flash 功能的整合(Web browser and Flash Integration):這點還在評估中,而且並不是要在 XBMC 增加瀏覽器功能,要主要仍是增強從網頁中擷取 Flash 以供附加元件使用的能力。
  • 發布時程表(Release Schedule):維持現有半年一版的行程,但可能會加入一個月的內部測試期進去。這點我沒什麼意見,有興趣的,就每天自己下載來玩看看,懶一點的,等穩定版出來就好。
  • 翻譯(Translation):現在的流程是怎麼樣我不知道,由誰負責我也不清楚。大體上,版本裡所附的翻譯尚還可用,當然能更精確點是更好。

大概就這樣。

Category: 0 意見

XBMC 9.04 (Babylon) 已經推出了!

quill mark

XBMC 9.04 Babylon 正式版已經發表,並提供下載。

新聞連結:XBMC 9.04 ‘Babylon’ released, ready for download

Windows 版載點: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downloading.php?group_id=87054&filename=XBMC_for_Windows-9.04.exe&a=28873948

版本介紹:http://xbmc.org/trac/milestone/9.04

好像是從 Alpha 1 時,就已經加入了 RMVB 的支援,但我從來沒試過。剛才安裝之後小試一番,是可以播的。

有發現新的好料再說,也歡迎有新發現的朋友,留言告訴我。(我現在對 XBMC 的了解,和新手沒什麼兩樣!)

Category: 3 意見

XBMC Babylon Beta 1 and ESPN Video Plugin

quill mark

XBMC 在4月23日發表了測試2版的 Babylon Beta 1,詳情請見:XBMC 9.04 (Babylon) Beta 1 released。想到我最近的所謂「測試」和「心得」,幾乎都是在打混,這次想要痛改前非、重振雄風,就特地找了Changelog 來好好研讀,希望能得到一些值得提出的更新資訊。

怎知狀況外太久,現在的 Changelog 對我而言已經像是天書了,耐著性子看了十幾行,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麼跟什麼。從前那種每天看 Changelog ,下載原始碼編譯、更新、測試、惡搞所累積下來的功力,已經一點兒不剩。

測試 Script 的心得

好久沒玩 Python Script ,也不知道移植到 Windows 系統之後,還有多少 Scripts 可用。這次我的重點,就是找個可以推薦的 Script,然後貼幾張圖交差了事了。未來,我想我可以提供的心得,恐怕也就是類似這種簡單的 Script 心得了。

這次找到的 Script,是 ESPN Video。以下請看圖:

↓ 安裝後選取執行。我裝了兩個影片的 Plugin,另一個是歷史悠久的 Apple Movie Trailer。ESPN Video

Category: 1 意見

XBMC Babylon Alpha 1 中文影片資料庫模式

quill mark

改換解析度重新擷圖,這樣貼在網誌上,裡面的中文字會清楚一些。還有,也試了一下手動編輯資料庫,把對岸的翻譯名詞改成台灣的翻譯名詞,目前看起來,手續還算簡單。

我也更換了幾張「縮略圖」和「同人誌」,並在 MediaStream 之下採用「媒體預覽」的資料庫模式瀏覽。

↓ 圖比較大一點,翻譯也手動改成《海綿寶寶》了。
screenshot054

Category: 4 意見

XBMC Babylon Alpha 1 試用心得

quill mark

這是今天安裝 XBMC Babylon Alpha 1 後的簡單心得。

既然是叫 Alpha 1,就還不是正式版,算是測試第一版吧!所以本來不抱什麼太大期望。但使用過後發現,這個版比起之前的 Atlantis 版要好用多了,一些我期望看到的功能都能正常。啊,RMVB 我還沒試,下次想到再測好了,反正我幾乎不用。

首先,字幕的編碼問題解決了,我用 Big 5 或是 UTF-8 的 srt 字幕,都能夠正確顯示,這對中文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另外,DVD 的播出也比上一版穩定一些,這方面我並沒有測試太久,但應該比較好用。

資料庫效果不錯

講起來,我真的沒測很多東西,因為我發現一個很好玩的東西:Scrapers。這個功能不是新的,但我以前從沒看過有中文的 Scraper,這次終於看到有兩個中文影片資料庫的 Scraper,真的是蠻高興的,而且試用了一下,效果還不錯。有點「可惜」的,這兩個都是簡體中文,繁體中文方面,一來好像也沒有像樣一點的線上電影資料庫,二來也沒有高手願意寫 Scraper 腳本,當然就只能乾瞪眼了。

我試了一下 IMDb.cn 這個 Scraper,不知是不是我沒設好,並沒有抓到資料;改用 Mtime,就很順利了。我把抓到的簡中轉成繁中,就變成以下貼圖的樣子了。還是看圖說故事吧!

先聲明,以下的影片,我其實只有 Jana Cova 那片,另外的全是臨時新建資料夾做成的假檔。為何要做假檔呢?因為我最近都看老片,若以硬碟裡的老片來測試資料庫 Scraper,實在沒什麼意義(很多都找不到資料吧!)。我自製假影片檔,可以分別弄一些不同種類的片子,可以滿足不同的測試需要。

↓ 我先測試的是 DVD Adult Movie Empire 的 Scraper。弄一片還算「近期」的 Jana Cova 的片,順利從該網站抓出資料和封面,但沒有人為這片做Fanart:
screenshot046

Category: 3 意見

XBMC Feature Freeze: 9.04 Babylon 版倒數中…

quill mark

XBMC官網最新消息:

XBMC hits feature freeze for 9.04

By jmarshall, posted March 26, 2009 2:54 am

Over the weekend, the VDPAU branch was merged into the main trunk, signalling the time for another feature freeze to give devs and users a chance to focus on fixing bugs ready for the next major stable release, 9.04.

As predicted by many, the codename for this next release is Babylon.  New in 9.04 is the VDPAU code (hardware decoding of h264 and VC1 on recent nvidia GPUs on Linux) worked on by motd2k, and the path cleanup work (XBMC will no longer steal all those drive letters on Windows), in addition to all the usual improvements that you’ve come accustomed to expecting.

We’ll need help to get things nice and stable for release.  This means taking time to test things thoroughly, helping developers reproduce problems, identifying any holes in the current documentation and so on.

Let the bug-bashing begin!

重點:

  • XBMC進入功能凍結期,全力除蟲,為下一穩定版本9.04做準備。
  • 下一版預定的代碼名稱為「巴比倫」(Babylon)。
  • 其他的我也看不太懂,畢竟已經沒有持續更新了。等正式版出來再用看看了。

Category: 0 意見

XBMC移除IMDb電影資訊擷取功能

quill mark

我最喜歡XBMC的一項功能,是它能幫我從IMDb擷取電影資訊,然後利用它資料庫(library)的瀏覽介面,可以很輕鬆地從同類型、演員或導演的作品中,找到自己想要欣賞的影片檔。雖然市面上,有其他的商用軟體也可以做到,但多只是分類、整理的軟體,不像XBMC,本身就是功能強大的播放器,找到檔案後,隨選隨播,非常方便。而且,XBMC可以直接以檔名或資料夾名稱,來當成搜尋的關鍵字,省掉不少自己手動輸入的時間,也讓查、找資料的效率大大地提升。

↓ 這是我很久以前貼過的圖,是舊版的電影資料庫瀏覽介面。

↓ 這是比較新一點的瀏覽介面。

很遺憾,這個功能從近期的XBMC中消失了。大概是因為有人在IMDb的網頁上看到了使用條款,上面明文禁止使用者使用未經授權的的擷取資料功能,而XBMC開發小組為了避免涉入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已經先把這個功能從新釋出的原始碼中移除,他們也去函IMDb,希望能得到相關的授權,而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收到IMDb的回音。

詳細情形,可至XBMC官網討論區的這個主題:"Does XBMC and XBMC Media Center end-users have permission to scrape imdb.com website?" 看到相關的討論。

XBMC利用到其他網路資料庫的scraper,目前還是可以使用,但IMDb事件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相關使用規定應已存在多時,而過去是被一般人(包括XBMC開發小組)所忽略,未來是否有更多的相關使用規定被「發現」,值得觀察。

Technorati Tags: ,,,

Category: 0 意見

MediaStream v1.00正式版

quill mark

MediaStream的開發小組Team Razorfish在12月4日於網站宣布,正式版的MediaStream v1.00已經完成,現在開放使用者下載使用。上次附在XBMC Atlantis正式版裡面的,好像是0.98 Beta版,也就是我之前貼圖所用的版本,後來曾經有0.99 Beta推出,我也下載更新,原本就想寫一點心得,但說實話,那真的就是「一點點」心得,覺得不寫也罷。現在進入v1.00正式版,大概看了一下,仍是沒什麼特別的感想。但因為這是正式版,所以我想,還是在這裡提一下,當成是訊息傳達。

我這麼說,並不是認為MediaStream沒什麼長進,而是對大部分使用者而言,這幾個版本的更新,多是一些操作介面的小改進。總而言之,這個桌面已經相當成熟,應該不會像之前的某些桌面(例如MC360)一樣,蟲子滿天飛。

MediaStream開發小組官網(首頁有下載連結):

http://www.teamrazorfish.co.uk/mediastream.html 


這次的除了正式版的推出外,也公開了來源碼。XBMC桌面,本就是透過xml檔來設定控制,平常就可以進去修修改改,所以除了程式設計者外,應該很少人會對天書般的來源碼有多大興趣。不過,因為來源碼裡,有著本Skin所使用的全部圖檔,想進一步替換桌面圖檔的人,可以試著將其改為自己喜歡的介面。圖檔所在的連結,請點這裡。texture檔的編譯方式,不知道有沒有變,我可能也要翻一下我自己的舊文,才想得起來當初是怎麼弄的。(太久沒碰了!)

Category: 6 意見

XBMC Media Stream 初用與中文化

quill mark

XBMC Atlantis 在前兩天脫離「Beta」版,以正式版的面貌供使用者下載。安裝時,就已經注意到,又多了一個 skin 可選了,就是過去一直有不少朋友提及的 MediaStream。

XBMC 把這個 skin 加入正式版,可見其支援程度應該已經相當完備,所以我也就樂得嘗試新玩意兒。最先要做的,就是「中文化」了。

先講點題外話,字串的翻譯,不論是 XBMC Atlantis 或是 MediaStream,都有了比較新的版本出現(開啟檔案來看,應該都還是 omenpica 翻譯的),雖還沒有跟上最新版本,但已經很難能可貴了!不過,新字串的翻譯,和以往既有的高標準相比,是有些落差存在的,可能是翻譯者自己也還沒完全摸熟新的功能吧。

更換中文字型

有了新一點的字串之後,我們一般使用者,只需要換上中文字型,就可以完成中文化。這個 MediaStream 桌面,除了加入不少專有的字串外,還另行設定了新的字型,所以呢,我們在把中文字型更名為 arial.ttf,並取代掉原本「XBMC\media\Fonts\」裡的 arial.ttf 後,還不算大功告成,還必須進到「XBMC\skin\MediaStream\720p\」,去修改其中的 Font.xml 檔(以上是針對寬螢幕的使用者而言,若是 4x3 顯示器,「有可能」是要去修改「MediaStream\pal\Font.xml」,我自己沒有試過,因此也有可能不是),把<fontset id="arial">到</fontset>之間的所有<filename>設定為 Title.ttf TitleCaps.ttf 的,全部改為 arial.ttf。如此一來,中文化就完成了。改完後的 Font.xml,arial 部分如下:

Category: 8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