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本網誌網友「海天一色」兄所寫。他信中交待:「看是貼在哪一篇文的留言欄,都由您處理囉。」
由於我還沒寫到《週末的狂熱》與相關的歌曲,所以找不到適合的地方來放;況且,這麼精彩的文章,放在留言欄裡,也太委曲了點。
現我以網誌文章的型式轉載此文。文字部分,我沒有做任何增、刪,只將其中所用的引號,改為網誌中慣用的格式,而連結和圖片,也是我自己另行加入。這些部分若有不妥或錯誤之處,是我的責任,與作者無關。
以下是全文。
我心目的經典電影《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憶往及雜感
文/海天一色
壹、緣起
值逢 Fafner 有關 Bee Gees 音樂的回顧,並談及《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 )此部電影,也因我在 1977—1979 年,恰是整個高中三年,那是一段很有記憶點的青少年歲月,亦為追逐流行與時髦的青春期,見證這部電影引起的風潮,是很有不帶成熟世故的偏好觀點。
貳、電影評價之我見
一、《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在我心中,是經典電影,「經典」一詞,若查詞典,會很沉重,並捲入學術性判斷的爭議。所以要用現代流行觀點,而我用我自己的觀點,「經典」就是「影響」,講長一點,即為「引領風潮,帶動流行,產生倣效」,當然,如要更狹義地說《週》片是舞蹈音樂經典影片,我也沒意見。
二、《週》片知名度是高的,1977 年的作品,到現在都已 36 年,但只要談到相關議題,一定會提及此片,這就是流行之後的影響(容後敘及),我看過一般的評語,大抵不脫「影片普普(爛片?也有),重點是看約翰屈伏塔,聽比吉斯」,其實,對所有影藝作品評論,固然要給予尊重,但我自己也有另一種看法。我要破題的是:再過 10 年,會有一堆人也說《阿凡達》電影一般而已。同理,在 70 年代多部至今尚列為偉大名片如《教父》、《大法師》、《大白鯊》、《星際大戰》等,以現今眼光來看,根本不堪一論,論幫派、說宗教鬼譚、編恐怖災難、創科幻冒險等,都有好幾輪片更加新穎才是。當然,「週」片成就與地位遠比不及前述名片,想強調的是,輒以現代眼光來鑑論,而忽略「影響」本質,會很容易陷入時空的偏頗。
三、先說說影片導演及男主角:這是導演約翰巴漢(John Badham)第二部作品,巴漢其後幾部如《藍色霹靂號》、《戰爭遊戲》、《霹靂 5 號》市場反映及評價都不錯,算是主流導演;男主角約翰屈伏塔在本片演出,曾獲得當年奧斯卡男主角提名,世人嘗云:「奧斯卡獎只是一般,別過度迷信」,我只同意一半,奧斯卡得獎者不能視為當年電影作品桂冠,但被提名者,也不絕非爛片一枚,屈伏塔雖是提名個人獎項,倘該片真為不堪,根本無緣所有獎項提名才是。美國電影學院會員或有私心運作得獎傳聞及可能,但也不容拿專業開玩笑,胡捧劣片提名上殿堂!
四、《週》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業片,沒有「影以載道」的著眼,更談不上要搞影史成就,純以「跳舞」為主題,就是給普羅觀眾看的娛樂片,上檔+賺錢+下片,就這樣。但至少 90 分鐘影片都要跳舞嗎?當然不成,所以有要有一些內容才行,劇情上有幾個點是可看的,而非通篇不知所云。
參、劇情片段觸發之偶思
一、家庭、個性及認同追求
1、電影中屈伏塔所飾之東尼,是義裔藍領階層的青年,教育程度不高,只能在五金行打工,與家人用餐的幾幕,道盡藍領家庭生活瑣事及工作不順的煩燥,且因他有一位好模範當神父的兄長法蘭克,東尼自是受家人輕蔑,而終日憤沮;東尼曾這樣形容:「若你沒那麼棒,我就沒那麼壞」,的確引人寬憫;但他本性還算良善,其專長只會跳迪斯可舞,舞藝高超,也只有在舞廳中靠精湛舞技,得到同伴及其他舞客偶像似的擁捧,而獲致虛榮的滿足。片中有帶到東尼房間掛有法拉佛西與李小龍的照像,配合梳髮、練身、換裝等舉措,交待了一位普普青年崇拜偶像、追求時髦,以及渴望異性愛慕的心性,對照那個年代青少年都會在臥室張掛偶像巨照,相信所有 20 到 16 歲的觀眾看了是很有感的;另外像照中也出現艾爾帕西諾與席維斯史特龍,分別是電影 "Serpico" 及 "Rocky" 的造型,都是那時「文青」們的偶像,而且還都是義裔的電影明星,可見編劇的巧思。附帶一提,電影《洛基》(Rocky)正是前一年 1976 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同樣以現今眼光來挑剔,此種拳擊勵志片何其多,連提名都成問題呢?屈伏塔所演的青年東尼一角,帥勁、活力、膚淺,其實是很生動自然的,且明星氣質散發,魅力彰顯,被提名不算過譽。
2、當神父的兄長法蘭克是東尼所崇敬的,舞技獲兄欣羨時,東尼自是喜樂獲得認同,但當法蘭克表達要離開教會返回尋常生活念頭已久時,東尼及家人亦覺愕然,突感人生無常多變。是阿,世間事總是預料不及,即親如兄弟,也難探知內心轉折,無法預料的還有其後布魯克林大橋悲劇不也如此?
3、東尼送法蘭克遠行時,曾玩笑式說可留錢下來,但法蘭克卻留下當神父所需佩掛的領巾,領巾代表嚴肅、拘謹,但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枷鎖?但法蘭克心嚮自由卸下了,卻又滿心希望東尼自持,東尼把玩了一下,突作勒脖狀,不啻對宗教束縛的反諷,畢竟這可是一部發揚迪斯可舞蹈主旋律的影片。
4、我很喜歡看東尼與家人(奶奶、父、母、妹)的互動,尤其是相關演員都極其平易自然,不似作戲,深得我心。
二、男女情愛及性
1、女主角凱倫蓮葛妮(Karen Lynn Gorney )飾演史蒂芬妮,比東尼年長,舞藝的匹配,在特殊氛圍下,互有情愫很正常,但男女間結合只能靠舞嗎?兩人思想、個性、教育程度及生涯規劃差太多,東尼就是帥會跳舞而已,即使片尾兩人互表諒解,並以純交朋友為前提,在 "How Deep Is Your Love" 歌聲中擁吻結束,但請注意,畫面上是芬妮驅前擁吻東尼的哦,東尼一夜驚魂後,還是像個做錯事的稚男般,迎著一位成熟女子宛如母愛的呵暖。導演用這樣的樂曲結束全劇,而不必多作交待,深獲吾心,東尼與芬妮會結成正果嗎?Who Cares?
2、「性」這東西,是人類原始本能,青(少)年時期下的心性,有誰堪的住?另一位女角安妮特熱烈追求東尼,東尼忍受不住之餘,卻要女方先完成避孕措施才願意,就表達出那個年代青年男性只享性而不願愛(負責)的態度,有一幕東尼拒絕安妮特後,安妮手上拿著一堆保險套傻眼表情,不禁莞爾。另一幕友人在車內與女伴作愛過久,男稱「她還沒有高潮」,東尼脫口:「你在乎嗎?」,道盡年輕人對性刺激的需求是遠大於性愛。我17歲觀影時,對幾幕有關性的著墨,反應是隱誨低調,但以現今年歲來看,倒也把它視為呈現一般青年心智的現象,而無關是非道德評斷了。
3、東尼協助史蒂芬妮搬家時,遇有男子藍傑(此名?),說穿了,他正是芬妮剛出社會時的上司(或前輩?),同居一段時間,以現代話語來說,芬妮剛進職場時,就遭到「潛規則」對待了。對照幾個上下關係,藍傑在上位,依序芬妮、東尼、安妮,無論人生方向、男女主導關係上,都是如此順序,身份地位主導一切,包括「性」,一直都是如此。芬妮面對東尼幾段的質問,我特愛看女主角的表情。
三、年少輕狂歲月
東尼與幾位死黨同伴終日相偕而聚,此乃每個同年齡層會群聚的生活型態,都是你我曾經有過的「荒唐歲月」,當然偶間還是會點出一些階層苦水。很多人會好奇,沒事幹為何晚上常去布魯克林大橋嘻戲,是不是太幼稚阿?哈哈,千千萬萬不要用年過 30 的年齡來看待過往的青春,比這種荒唐的破事只怕更多吧?!有看過侯孝賢電影《風櫃來的人》嗎?一群等抽籤兵單的青年終日冶遊,不是在海灘泡水嬉鬧就是想看「小電影」,即為此等寫照。
肆、有關跳舞這件事兒
一、前述是我整理出的電影劇情小感,來說明此片並非毫無內容,但光這樣就能算經典嗎?當然不,「迪斯可舞」+「歌曲音樂」才是靈魂!
二、先要講「跳舞」這件事,先把它釐清了,才能帶到正題。這裡談的是年輕人舞蹈,非屬中壯年期的社交舞。跟「性」一樣,古往今來,年齡層到了,就會欲迎還拒的接觸「跳舞」,但它可不像吃飯一樣開口就會,這涉及到手腳律動,天生的,改變不了,所以又作個分類:
1、舞技超群(舞棍即為此類)
2、跳很好
3、跳普通
4、不會跳,但愛看
5、不會跳,不愛看
那麼 1 到 4 類年輕人就是對舞及相關樂曲會感興趣的,為數不少。在國內 70 年代初、中期,我才國小、國中,那時年輕人都以慢舞為主,基本款就是慢三步,簡單易學,放膽牽女生手,不要踩錯腳便是,套句現代話就是享受那個 Fu,你要說那是社交、調情、探索男女界線,都可以(那個年代娛樂選項不多,沒電腦哦,要想當宅男宅女也不容易),因此有幾首歌曲在台灣相當轟動,The Carpenters "Close to You"、"Yesterday Once More",Lobo "I'd Love You to Want Me"、"How Can I Tell Her",Morris Albert "Feelings" 等等,歷來舞帶曲,曲襯舞,只會更加緊密。
伍、影響
一、引領迪斯可舞的流行風潮
1、迪斯可在 70 年代中期就已經流行了,其特色在音樂節奏強烈,沒有規定動作的即興式自由舞蹈,當然它也有很難的高級動作,但基本上,只要肢體靈活,佐以身形律動,都能沉迷在音響之中,扭動起舞,所以前面我講的跳舞分類 1 到 4 種,是很容易學的,更會形成「全民運動」,這點很重要。
2、電影《週末的狂熱》主打迪斯可(也有探戈、拉丁、哈娑),大家會想去看電影是怎麼跳的,那時 Bee Gees 的熱門曲已相繼在 Billboard 稱冠,原聲帶更長期盤踞 Billboard 200 冠軍榜,美國市場都已燒起這股熱潮,台灣當然也如拉枯摧朽般被征服。電影 1978 年在台上映,我因住校,只有假日能外出,訊息是落後的,根本不識此部,沒看首輪。但我已藉由同學知道迪斯可,並跟隨同學去接觸,以當時年紀來說,這是一種時髦,舞步就跟著跳,跳幾次就會一些基本動作;電視台也會播,只要有迪斯可的節目及歌曲,搖控器保證定住不動,看完為止,不看你就落伍了;那時還只有三台,有線電視、小耳朵(衛星電視)連個影都還沒有,連帶迪斯可歌曲焉能不紅,一般家庭音響會放(買音響在 70 年代也很流行)、廣播、電視、冰室、舞場、溜冰場、夜總會、服飾店、唱片行、學校、機關、公司行號(在某些時段),反正你能想到地方都會播放,甚至一些娛樂場所就直接在招牌冠上「迪斯可 Disco」(那時還沒有夜店稱謂),我講了那麼多,只是見證迪斯可在 70 年末期真是火紅,決非傳說而已。
3、後來我對 Bee Gees 音樂愈發接觸後,竟趕上了第二輪播映,看完我癡迷不已,腦中迴旋都是 Bee Gees 的插曲及約翰屈伏塔的舞步,天阿,我才瞭解大家跳舞的基本款,都是源自《週末的狂熱》。
4、進入80年代以後,霹靂舞、街舞、嘻哈等各種舞風不斷出現應世,舞蹈級數越來越高,會跳的鐵定要「天賦異稟」才行,否則跟本無法親自下場,而只能觀賞,試問:有幾個人可以把頭放地板旋轉?所以幾部以跳舞為主調的電影如《閃舞》、《混身是勁》、《熱舞十七》,賣座也很好,插曲亦佳,但論影響之風潮都不及《週末的狂熱》,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片中主角珍妮佛貝兒、凱文貝肯、派屈克史威茲等所跳的舞,一般人學得來嗎?No!那已是職業舞者水準了,買票觀眾欣賞舞技就好,自己不跳了,學也學不來,其間差別就在「共鳴」。最新的歌舞青春、舞力全開等影片,即便插曲什錦豐沛,舞技華麗炫彩,都只當電影觀賞了,想學著跳?下輩子投胎看有無此本領吧!
5、《週》片在二輪戲院播放時,我先後看了三遍,並非不清場所累計次數哦,是隔幾天再花錢買票的,總共三遍,論電影,我也看不少,能讓我買票重看者,不會超過 6 部,而《週》片恰是一般評價普普,哈哈,只能說觀點不同,感受有異。
二、影響服飾裝扮的的流行時尚:
年輕男生足靴、穿大領襯衫、著喇叭西褲是標準配備,有點錢,冬天再外加黑皮衣夾克。有沒注意到,在 70 年代男藝人或團體,都以長髮、蓄鬍為主流,晚期還是留髮,但會稍加整燙,且已不再蓄鬍,約翰屈伏塔片中的造型已成標示。我在高一時,同學假日外出,裝扮就是前述,有部份同學其實還未發育,個頭很小,但照常襯衫、喇叭西褲、馬靴,一付小大人模樣,真是會令人發噱。
三、帶動迪斯可歌曲成為流行樂主流
我在鉅亨網有看過〈迪斯可萬萬歲〉(楊琇羽 2012 年 6 月 6 日 )專文,它有談到:迪斯可音樂魅力與狂潮在 70 年代中後期狂燒, 1977 年 7 月到 1979 年 8 月之間,美國告示牌 Billboard 流行音樂排行榜冠軍單曲,38 首裏面就有 30 首就是迪斯可音樂唱片(我沒去算,估且先用)。迪斯可舞與樂曲,必然要成套搭配,這樣跳舞的 Fu 才會出來,這部電影如沒有 Bee Gees 的音樂幫襯,其成效還真是未卜,所謂「經典」,就是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做對的事而產生精彩火花之結晶。據說 Bee Gees 要為電影寫曲係臨時獲知,三首主要曲子也花不到三個星期就完成,竟成了日後登峰造極之梯,妙哉!
陸、經典片段
我稱此片經典,那就要有幾幕經典畫面,按照前面所說,「影響」或「引領風潮,帶動流行,產生倣效」定義,分別用文字整理,且都由歌曲來帶動。但是我要先講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MJ 無疑是 80 年代流行樂天王,且深深影響後期年代,他的音樂、舞蹈,配合 MV 運用,又起了革命性的發展,我想了一下,是 50 年代貓王之後首見,而發動者正是 1983 年的 "Thriller" 這張專輯,所不同的是,它並非靠電影,而是藉由 MV 來改變流行樂,只有歌沒有舞,絕無成就,"Beat It"、"Thriller" 這兩張單曲 MV 造就了麥可,麥可帶領舞者一段段的排舞,就是經典畫面,引領世人模倣("Billie Jean" 在摩城唱片25 週年演唱所展現的月球漫步也是),有注意到嗎?很長一段時間綜藝節目舞蹈的編舞型式,都看得到這些基本舞步,這就是經典的魔力!而麥可演唱會模式,也進入到「演」加「唱」的境界,流行樂已不是用聽的,而是用看的了。我繞了一圈談 MJ,就是要指出電影《週末的狂熱》+約翰屈伏塔+比吉斯,也同樣奠立經典地位。
一、Stayin' Alive,演唱 Bee Gees,經典+經典
1、電影開場曲。約翰屈伏塔足紅靴、穿大翻領紅襯衫、著喇叭西褲、套黑皮衣夾克,生姿若舞漫步街頭,配著 "Stayin' Alive" 歌曲,等於宣告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此畫面甚是經典,這身打扮及歌曲,竟影響了全球年輕人的穿著、舞蹈、聽樂習慣以及休閒娛樂等,不消多久,就被大量模仿運用。
2、Billboard 4 週冠軍曲,年終總排行第 4,而在 Cashbox 年終排行是第 2 名;此曲無論是合聲、編曲、協奏都已巔峰,是迪斯可音樂旗艦曲,也為日後多部電影所引用作為插曲或背景音樂,足見其地位。
二、Night Fever(出現兩次),演唱 Bee Gees,經典+經典
1、首次出現在屈伏塔所飾東尼於臥房梳整畫面,並帶入一小段夜總會舞客群舞,喜歡迪斯可的觀眾一定會興奮,因為一些熟悉舞步已經呼之欲出了,右手指天、左手點地、扭臀、雙手轉圈等。
2、第二次出現於東尼進夜總會一人帶兩女起舞揭開序幕,這段與眾舞客的排舞甚是經典,所有迪斯可基本舞步,除前述所提動作外,還有擊掌、扭腰、雙肩聳動、手肘展翅、左右前後旋轉、走方位等,都是當下要學舞年輕人必看之教學示範,足以比擬麥可 "Beat It"、"Thriller" 這兩張單曲 MV 所肇生之影響。
3、"Night Fever" 晚 "Stayin' Alive" 發行單曲,拿下 8 週冠軍,竟比 "Stayin' Alive" 的 4 週還好,除了電影、原聲帶專輯聲勢正旺外,此經典畫面的必看性,絕對大大加分。Billboard 年終總排行第 2,Cashbox 年終總冠軍,可見當年熱門程度。
三、A Fifth Of Beethoven,演奏 Walter Murphy,經典
1、東尼等人初進夜總會的背景音樂,也為電影首次出現的跳舞場景。
2、此曲發表於 1976 年,將貝多芬古典名曲,以迪斯可型態改編,大膽巧妙,曾拿下 1 週冠軍,製作人選為電影配樂,眼光獨具,此曲流傳性甚高,也豐富了電影、原聲專輯的內容。
四、Disco Inferno(出現兩次),演唱 Trammps,經典
1、首次為東尼與配角安妮共舞,第二次是東尼與另一女康妮,以第一次最為經典。
2、東尼與安妮這段,配合著其他舞客也分別是男女雙舞,是迪斯可中典型男女對舞必備的舞型,在這一曲都可盡窺。
3、此曲在電影出現 2 次,算是對它青睞有加,Trammps 1976 年就已發行僅獲第 53 名,隨著電影熱映,重新推出單曲竟能拿下第 11 名。
五、If I Can't Have You(出現兩次), 演唱 Yvonne Elliman,經典
1、第一次是夜總會附設酒吧,脫衣舞孃獨舞,東尼、安妮談話的背景曲;第二次為舞客群舞、脫衣舞孃獨舞、東尼帶兄法蘭克到店之背景樂曲。
2、Billboard 排行 1 週冠軍曲,係電影迪斯可中,兩首輕快柔美舞曲之一(另一首 "More Than A Woman"),作者 Bee Gees 交 Yvonne Elliman 來唱,真是稱職成功,亦是最佳的背景歌曲,倘設單獨拿來作為男女對舞也極其對味。
六、More Than A Woman(出現兩次),演唱 Bee Gees,經典+經典
1、第一次是東尼與女主角凱倫所飾史蒂芬妮練舞,版本是 Tavares。第二次則為男女主角比賽,Bee Gees 所唱,第二次的這段是經典+經典,迪斯可男女對舞抒情慢版,是所有男女倘佯舞林的必殺技,配合 Bee Gees 輕柔假音,雖是抒情舞風,但約翰屈伏塔與凱倫蓮葛妮對舞,男生黑色大翻領襯衫、全白西裝,瀟灑帥勁,女生則是粉白露肩洋裝小禮服,輕舞翩旋,賞心悅目,流傳度甚廣。
2、男女主角對舞這一段,也是電影主要宣傳海報之一,眾所熟知;但眼尖的我,發覺電影女主角洋裝明明是粉白色,但海報卻成紅色,真是怪哉,我自己猜想是海報採用紅色系才能達到視覺效果,純粹是廣告策略。
3、男主角約翰屈伏塔於本片以及日後影壇地位,都已為世人皆知,不再贅述。我要稍談一下女主角凱倫蓮葛妮(Karen Lynn Gorney),在片中葛妮所飾史蒂芬妮年齡大於東尼,而電影所呈現的影像也確是如此(就是一臉「臭老」),我查了一下資料,葛妮生於 1945 年,演本片時已 32 歲,真吃驚。我高中初看電影時,只覺女主角就是一般美國女影星,氣質溫婉,稍有姿色,但絕難達美豔地步,真正重心還是男主角屈伏塔。大概我過了 30 歲以後,益發覺得葛妮順眼,此與這幅電影海報中她伴在屈伏塔之旁的翩姿甚有關係;套句時下流行「輕熟女」一詞,其所演角色隱有輕熟女之風,"More Than A Woman" 比賽共舞片段及海報之印象,深植內心許久,隨著自己年歲增長,不知覺的讓我心儀傾慕。
4、Tavares 演唱的版本,不是純然 Disco,還有 Funk、Soul一些元素,排行榜最高 32 名,成績普通,反倒是作者 Bee Gees 的版本未發行單曲,實在可惜。
5、我在高中時,一再把 "Night Fever"、"If I Can't Have You"、"More Than a Woman" 這三首搞混,因 Bee Gees 的假音乍聽下就是女聲,加以曲風相似,都有類同重覆之副歌,與 Yvonne Elliman 音頻一中和,就「混為一歎」了。
6、我很喜歡 "More Than a Woman" 此曲,甚至認為 "More" 傳唱度不遜於前兩首,但只因沒有單曲成績,所以被忽略。就演唱部份,它也較好發揮。"Night Fever" 非常人能唱也,一開歌的 "Listen to the ground……" 超尖高音,根本難以駕御,等你矜住完一節,第二小段轉 "And that sweet city woman…"低音,大概就低不下去,準備要破功了。"If I Can't Have You" 開音就是十足的中低音,低不下去或沒有寬廣音域,即使到了精彩的副歌 "……If I can't have you I don't want nobody baby If I can't have you ah ah " 也會唱的無味。"More"開歌的旋律就很適中,除合聲的效果外,全曲沒有很突兀或尖銳的假高音。
七、You Should Be Dancing,演唱 Bee Gees,經典+經典
1、屈伏塔在夜總會的獨舞,標準個人秀,你能想像到的迪斯可個人舞姿,都在這一幕,還有幾節高難度地板動作(以現今眼光,當然談不上高段),是迪斯可中流傳度最廣的,可媲美 "Night Fever" 那一場景。
2、"You Should" 在 1976 年就已發行,是 1 週冠軍曲,電影再選入成為屈伏塔獨舞曲目,我可大膽說,如此曲係新作,以在電影中主角標誌印象及流行熱度之拉抬,必然也是首冠軍樂門曲(發行策略允當否?或有無疲乏疑慮?暫不細想,反正都是假設)。
八、How Deep Is Your Love,演唱 Bee Gees,經典
1、在夜間布魯克林大橋悲劇後,東尼身心俱乏搭電聯車+東尼與史蒂芬妮互衷心事+片尾 曲。
2、作為片尾曲,導演分段釋出,而非伴著劇情從頭到尾把曲放完,我認為很允當,"How" 開頭一個溫暖的前奏,一段合聲哼吟後,Barry Gibb 以其一貫清澈的嗓音,輕柔吟唱 "I know your eyes in the morning sun" 開始,就準備將迪斯可狂熱及深夜悲歌的劇情收尾了(前奏很像該團另一首 "Fanny" 處理模式)。當第二段兩人雙手一握時,前奏樂再起,我很有溫沁的感覺,直將全部劇情畫面連接,並隨歌曲流瀉,漸達沉澱;此曲確有烘托氣氛 的作用,並撩撥日後情感記憶。這段影歌畫面雖沒任何迪斯可舞步,卻仍是影歌迷心中的經典。
3、"How Deep Is Your Love" 與 "Stayin' Alive" 同列 Bee Gees 招牌歌曲,前者還是最先發行單曲,傳唱度很廣,但聽來聽去,還是大推原唱 Bee Gees,因為這首歌不好唱,別以為是抒情小品就簡單。首先主歌音色要亮,不亮保證平淡無奇,精彩的 "And it's me you need to show How deep is your love" 一定要合音,而且是假聲,做不到這點,先失敗一半,第二大段看起來最平的 "How deep is your love, how deep is your love I really mean to learn",輕低音唱不下去,就宣告陣亡。也許是這首歌的名氣,很多素人參加歌唱比賽喜歡選唱,但都慘不忍賭,原因就如前述,成名歌手重唱都遜掉了,一個素人單刀匹馬,更無人力協唱及器材製作,率爾迷信經典名曲,實無自知之明及缺乏選歌智慧。
4、這首歌是 Billboard 3 週冠軍曲,它也創下一個新紀錄,停留前 10 名達 17 週,為當世之最,流行悅聽之軔性驚人,但我很不解的是,這張單曲小唱片只拿金唱片,而非白金唱片。
柒、結語
一、就一個 40 年代到 60 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電影《週末的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是一部 名片,因為都趕上迪斯可年代,而在我心中,它是我的經典電影。
二、電影《週末的狂熱》的價值在「影響」,影響「年輕人服飾裝扮、迪斯可舞蹈、流行樂(迪斯可歌曲)」。以上三者不是此電影所誕生,而是由它發揚光大,成為舉世風潮。試問其後的哪部電影能作到?
三、電影捧紅約翰屈伏塔,也讓 Bee Gees 成為流行天團,但到底是誰幫誰?我也很難判斷,就像魚跟水的關係,機運就那麼剛好,我查了一下資料,"Saturday Night Fever" 專輯 1977 年 11 月 15 日發行,電影是 1977 年 12 月 14 日,應該這麼說,Bee Gees 的音樂功不可沒,與約翰屈伏塔同列為電影的印象,而電影本身又正是定義迪斯可的流行標記,共同成為 Disco Music 熱潮推波助瀾的功臣。
四、時代的巨輪是永不無修止的轉動,「流行」一詞也是無解,進入 80 年代,樂風改變了,風光的迪斯可歌曲終走入盡頭,其實也是必然,但這段經典歲月著實讓人懷舊緬懷,成為鮮明感情停駐的符號,偶有敘及,仍會心動不已。
捌、補充淺談《火爆浪子》(Grease)
一、為何要提電影《火爆浪子》?因為也跟《週末的狂熱》有關,都是電影+原聲專輯造成轟動,1978 年上半年是《週末的狂熱》,下半年則是《火爆浪子》。
二、電影公司 Paramount 及製作人 Robert Stigwood 眼見電影 "Saturday Night Fever" 空前的成功,馬上如法泡製下一部同樣結合舞蹈、音樂的電影,約翰屈伏塔是必備人選,女主角是樂壇甚有名氣的奧莉薇亞紐頓薔(Olivia Newton-John),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整個投資、選角及企圖更大,遠甚《週末的狂熱》。此為 1978 年的盛事,電影在 6 月 16 日推出,也立刻獲得成功,不管是票房、評價或日後影史地位都高過《週》片,原聲帶專輯也同樣賣座,僅次於 "Saturday Night Fever", 70 年代最暢銷專輯第二名。
三、《火爆浪子》在台上映時,班上同學(包括我)都還浸淫《週末的狂熱》及迪斯可的餘威,當然都趕時髦去搶看屈伏塔要跳哪一種新舞步?那段時間,這張電影專輯幾首歌曲也是隨時可聽,一時也成熱門金曲。女主角紐頓薔甜美、金髮,又會唱,是同輩們的偶像。
四、我在電影未上映前,在報紙有看到報導,仿《週末的狂熱》模式,由 Bee Gees 為火爆浪子音樂操刀,我印象很深刻;那時對西洋流行樂還是懵懂,可能未詳看清楚,直到數年後,我才知曉事實與記憶相差甚遠,Bee Gees 的 Barry Gibb 只寫了首同名主題曲 "Grease",交由 Frankie Valli 演唱,其他都無關。但我也喜歡 "Grease" 此曲,每次前奏響起,都會想手舞足蹈起來,很像 "Stayin' Alive",且恰好同是片頭曲,隱有電影《週末狂熱》的鑿斧痕跡。
五、我與同學看《火爆浪子》時,雖是興致高昂,但看過後,總覺得不似看《週》片給我們滿滿的感覺,請注意,《火》片在美國票房及地位遠高過《週》,那時才高中生,視野有限,多年後我才能推敲原因。
1、《火爆浪子》(Grease)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有歌有舞,但卻不是專跳迪斯可,反而為 50、60 年代的的復古美國風,搖滾、爵士、迪斯可都有,可說包羅萬象,這與我們這群高中生學自肯德基那句——「這不是 Disco」,是有落差的。
2、片型為歌舞片,是以歌唱與舞蹈貫串劇情的電影類型,這跟「週」片以跳舞為主題的劇情片有很大不同;談到歌舞片,就台灣觀眾口味來說,並不太接受,雖然還是有些名片如《西城故事》、《窈窕淑女》、《真善美》等,但那都是 50、60 年代的事了(國片歌舞片型最佳代表就是黃梅調電影,也在同年代)。就我記憶的 70 年代以後,歌舞片不僅非主流,尚有成為票房毒藥之虞。所以囉,《火爆浪子》實在運氣很好,搭上順風車,不光美國叫讚,連近乎歌舞片沙漠的台灣都很捧場。2013 年有部電影《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歌唱比重更誇張,完全取代對白,竟在台北大賣座,似有異曲同工之妙,什麼是「工」?風潮是也,知名度高,話題性強,廣告效益大,還是有人進戲院,反正先看再說吧!
六、我提電影《火爆浪子》(Grease),倒不是刻意抑貶或評論,而是因與《週末的狂熱》有這樣連動,基於同為當下之記憶,一併表述心情,以為紀念。
(全文完)
最後,感謝「海天一色」前輩提供這一篇精彩的萬言書,這還真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樂迷才寫得出來,很榮幸能轉貼這麼深入又富情感的文字。
14 意見:
一、萬分感謝Fafner整理並成為網誌文章,我是愧不敢當,出乎我的本意甚多,不安又驚喜:不安於劣文豈能上殿堂?驚喜在Fafner的巧編及圖片,把原冰冷文字幻化如斯。
二、整個80、70年代是我的青年及少年,進入80年代我還未成年(20歲才算吧),但我特愛70年代,不光流行樂,所有事物都是,以後有想法能觸發我回憶的,再提一提。
您太客氣,有好文讓我轉貼,我是求之不得。現在我「反主為客」來發表意見了……
文章中說到 How Deep Is Your Love 時有言:「但我很不解的是,這張單曲小唱片只拿金唱片,而非白金唱片。」
我個人猜想,How Deep Is Your Love 是抒情曲,而且早電影近三個月前推出,它靠的是歌曲本身的悅耳、動聽才奪冠,並沒有沾到電影太多光。而電影原聲帶上市時,很快造成轟動,因此專輯的買氣反倒影響了單曲唱片的購買意願(反正都要買專輯了,單曲就省下來了)。
Stayin' Alive 和 Night Fever 都是舞曲,尤其是 Night Fever,可說是專為跳舞所寫,一般人有了專輯,還是會再去買單曲,因為開派對、舞會時要用到;而且小唱片容易磨損,過用過一段時間後又得再補貨。就這樣大家猛學電影跳 Disco,小唱片就一張又一張地賣出了。
打一下廣告,文章中所提 Walter Murphy 的 A Fifth of Beethoven,我在三年多前介紹改編自古典音樂的流行曲中,有過介紹:
貝多芬第五交響舞曲 - A Fifth of Beethoven (Walter Murphy)
週末夜狂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約翰屈伏塔認為自己沒有跳得比另一組好。我看這電影時大概是高中,那時候對我而言真是個劇情大轉折...
一、湋兄所說「約翰屈伏塔認為自己沒有跳得比另一組好」之轉折。我初看也是如此想。但年紀大些時,我會理解導演這樣處理,如此才能鋪陳到下一個悲劇情節。不過編導如能再充實這個轉折,費心一些細節,會更合理化;但此片畢竟是低成本作品,初衷並無過多的企圖心,就這樣了吧!
二、初看時覺的東尼任性些,專作沒意義事;後來我倒覺的,這不是也顯現東尼膚淺但良善的本性(膚淺會改變的,不會是永遠)?
三、東尼與快舞組(忘其名了),以舞論舞,是不好比,一慢一快的型態很難評,Disco不是完全都快舞,東尼組有創新及感動,其間不是也獲得很多掌聲?快舞組的舞藝超群,技術一流,各有千秋吧。但我較喜愛東尼組,如文章之介紹。
一、Fafner的想法很特別,合理耶,我倒沒想過,研判的很有道理。這讓我聯想到排行榜以及銷售的話題。
二、「排行榜成績」與「銷售」按理要成正比,前者反映受歡迎程度並以數據來統計,後者是賣座狀況,消費者要真槍實彈掏錢出來買。銷售狀況易統計,也較無爭議。排行的學問就很大,最簡單道理,標準在哪兒?有名的Billboard Hot 100,其中Hot一詞就是「熱門」之意,要怎樣才算熱門?因此綜合銷售及電台點播的加權比例,就當作熱門排行的依據了,其中電台點播應是反映民意的機制,要不然還真不好具體化實行(點播的人為操控缺失暫不設想,否則就扯不完了),但這兩種比例要怎麼分?又很難一刀切!因為:
1、你心目中熱門的排行冠軍曲,「是很想聽,但卻不花錢買」?或是「我花了鈔票去買這首單曲唱片,但卻不點播它(不點播,就統計上,即是不想聽)」?
2、一首銷售佳的單曲,如不能引起點播熱潮,這還算熱門單曲嗎?
三、在美國的流行歌曲排行榜,最有名的是Billboard及Cashbox,前者就是綜合銷售及電台點播(早期是點唱機)的加權比例,而點播所佔比例遠高過銷售;Cashbox一直以銷售成績為依據,70年代末期起也加入點播率,但還是以銷售佔較高比率。故可看出這兩份刊物統計排行結果偶有差異,如能在兩榜中同登首位,無疑是名符其實的冠軍曲,兩邊稱王週數同步愈多,真大熱門也。「How Deep Is Your Love」Billboard 3週冠軍,在Cashbox 是4週,在以銷售為主統計的Cashbox依然流行阿!惟僅獲金唱片也是事實,只能說熱門依舊、詢問度也高,如Fafner所想,要達到白金程度的買氣都移到專輯去了。有一個很妙的例子,1985年「We Are The World」,它並非跨年曲,知名度高,新聞話題強,當初賣了800萬張,創了單曲銷售紀錄,算多白金唱片了吧。Billboard 4週冠軍,年終總排行第20;而在Cashbox是 5週冠軍,年終總冠軍,看得出玄機了吧,一張賣破紀錄的單曲,在Billboard年終前15名都排不上,這跟點播是否持續、在榜上停留時間之加權,都有關係,在1985年它最賣座,但在Billboard年終排行的定義,它不是全年最熱門的歌曲。
四、唱片銷售的統計相對簡單很多,最權威的是RIAA(美國唱片工業協會) )認證,單曲銷售量超過50萬張為金唱片(Gold),超過100萬張為白金唱片(Platinum),故有時看到註記是金唱片的歌曲,至少都賣出50萬張。以現在眼光來看,這種銷量實在嚇人。進入數位資訊時代,網路下載把實體唱片行都打垮了,單曲唱片已今非昔比。
五、單曲再怎麼宣傳賣破百萬,還是無法與流行專輯動輒500萬張起跳的銷售相比,其實有不少行家看重的是Billboard200,歌手也是,因為專輯才能代表整體作品;單曲唱片重要功用是促銷專輯,有些很有個性的歌者根本就不發行單曲唱片,或不看重(如Led Zeppelin)。但我認為透過單曲發行並獲得佳績才是有效途徑,因為它會帶動專輯買氣。以一位急欲成名歌手而言,專輯要拿全美冠軍太難了,但單曲拿到Top10以內,名氣就有了,圈內會定位成Top歌手(團體),有助於站穩腳步;如運氣好一點或宣傳成功,能再拿冠軍曲,不僅預約下一張專輯,也在史上留名。
六、承上,Billboard Hot 100實質意義已不大,只剩排行成績當作史上記錄存封。
七、就關注西洋排行榜的人來說,對Billboard Hot 100興趣還是高過 Billboard200專輯榜,有心者會想先知道當下最熱門歌曲是那一首?目前戰況如何?有無創紀錄的事情發生?台灣尤其如此,在資訊貧乏的70、80年代,知道最近的Top10Singles是一種流行,冠軍曲更獲注目,那時還真不流行專輯,也無授權代理這回事,都是什錦選集當道,這也點出一個問題:「我愛聽這首歌,但專輯裏其他歌不愛聽」,就唱片商來說,這些排行榜歌曲一定放進來,而冠軍曲必選,壓成唱片或卡帶,配上一些文字說明,簡述了排行榜名次,就成了陪伴樂迷的記憶。「Saturday Night Fever」原聲帶是整個拷進來,版本有十幾家,「海盜」之名其來有自。
八、近20年來,幼童自幼稚園、國小起學英文,在我的70年代,可是從國中開始,沒人會在國小學英文,小六下學期只擔心二件事,「上國中會如何?要開始學英文?」。在國一、二,沒人會主動「烙英文」,不要說唱西洋歌曲,連聽都會認為是「程度很高的假敖」。國三倒是個很奇妙的階段,已開始大量看西洋電影,且被西洋歌曲吸引。國一、二時,有次我跟一位曲性同學回家路上,傳來George Baker的「Una Paloma blanca」歌聲,老曲稱這首是全美排行冠軍曲,這位同學英文程度很好,在班上經常拿滿分,他這樣說,我只有佩服的份並暗自羞愧,他竟會講我不曾聽過而又很有吸引力的見聞,「全美冠軍曲耶!」,我的同齡同學程度真高,還知道美國目前流行的熱門曲!「Una Paloma blanca」確實在那一陣子很流行,我到現在聽這首歌,都還會想起國中的歲月,而曲同學向我說「全美排行冠軍曲」,是我第一次聽到西洋歌曲排行榜。日後進入資訊時代,我在網路查到此曲,什麼「全美冠軍曲」,它在1976排行成績是第26名,差很多吧,但它也是成人榜冠軍,哈哈,好像也對吧?!我同學英文程度好,早開竅,但畢竟也是國中生,恐怕還過濾不了太多。另外網路資料也寫到此曲在台灣非常流行,隨處可聽,這也與我認知當年在台灣熱門的記憶相符,歌詞簡單、旋律輕快悅耳,很容易在本地風行。
九、我約在進入80年代初迷上排行榜,那時因住校,資訊相當落後,每週排行榜的來源是聯合報的影劇版小專欄,版面不大,所引用的正是Cashbox,幾行文字簡析該週戰況及前10名榜單,每週也看的相當滿足,同學喜看影劇要聞,我則專挑此欄。在那個年代,台灣民眾資訊的來源主要還是電視及報紙,電視只有無線三台,報紙也是三大,分別為聯合、中時、中央,後來多個民生報。很奇怪,西洋歌曲排行榜除了聯合報那麼一小欄外,其他電視、報紙皆無,那時我一直認為喜歡西洋流行樂的人決非少數,而同我一樣關心排行榜的也不少,怎的都不受重視?我後來又知道Billboard也是排行指標,而且「權威性」還高過Cashbox。漸長後,我大概推敲出一些原因,傳媒雖只一家報紙有刊Cashbox,但主要電台及唱片行運用的卻是Billboard,而電台及唱片行正是西洋流行樂的大本營阿,自然也成為愛樂者吸收養份的搖籃;Billboard地位於台灣始終都在,只是我孤陋寡聞而已。基於Cashbox特重銷售狀況,所以也被樂壇專業人士看重並視為短期性熱門賣座的指標。但Cashbox只有歌曲排行,不像Billboard還有個重要的專輯榜及其他各式分類榜,號召性還是稍遜,直到1996年停刊,Billboard順理一統流行樂排行的天下。
十、Fafner之前「A Fifth of Beethoven」的文章,我有拜讀,很佩服Walter Murphy那麼巧妙!同時怎麼發覺某些曲風讓我聯想到Van McCoy 的「The Hustle」?我愛迪斯可。Fafner其他專欄文並沒有全部細看,要找時間慢慢爬文了。
一、那只是亂猜的啦。在 1989 年之前,單曲鍍金要一百萬張,鑲白金要二百萬張;有可能一張金單曲賣了一百九十萬,而另一張白金單曲賣了二百一十萬,說起來是沒相差多少的。
二、講到排行統計,我有近二十年沒碰過了。印象中,Billboard 的排行是有歷史的,可想見在很久很久以前,當唱片銷售量不高,而且統計資料匯整不易(美國太大了……)時,電台的播出次數就是相當重要的依據了,一路演進下來,才會變成後來的模樣。到現在,應該已經廢除單曲銷售,而改以網路付費下載數了吧?
1) Air Play 是播放次數,不見得是聽眾主動「點播」。播放的曲目,電台DJ握有相當大的主導權,但若是你不傾聽民意,老是播一些不熱門的歌,聽眾可是會轉台的,所以還是得順應大眾的口味才行(可視為間接民意)。
2) 對唱片公司和藝人來說,銷售佳是他們出唱片的目的,賣得好就已經足夠了。
三、您 We Are the World的例子舉得很好,這就是 Billboard 排行的盲點。Billboard 排行最古怪的,一直是他們的「年終金榜」,由於受其結算時間的關係,會有今年初看去年的年終榜,冠軍竟是前年歌曲的怪事。而他們的統計方式,是把每週的排行名次換算成積分,最後再以總積分來排名次。所以短期內超高銷售、超高播放數的歌曲,在這種模式之下吃足了虧。而在排行榜停留的時間久,在年終結算時就很吃香了。
四、這個數字有點變動。我們所談的七、八○年代,單曲要上百萬才鍍金,二百萬才升級白金。
五、我記得單曲的售價不到一美金一張,而專輯唱片要至少要八、九塊,賣單曲的確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六、我不知道您說的對不對,我個人是早不關心排行成績了,但這和實質意義沒什麼關係,純粹就是沒興趣而已。
七、當年的無版權專輯,特別是後來卡帶流行之後,往往和原版專輯不盡完全相同,因為卡帶一面是三十分鐘,而正版專輯有的一面才二十分鐘,所以好心的出版商還會自動幫忙加歌。但若碰到像「週末的狂熱」這種雙專輯,那就糟了,我當年擁有的是從朋友哥哥那裡幺來的卡帶,就被兩張縮成一捲卡帶,好幾首歌被刪掉了。
八、「白鴿」當年好流行。以前的資訊不發達,我們也天真的以為在台灣流行的,一定是紅遍美國的。
九、聯合報在七○年代也是採用 Billboard 排行,我記得是在一九八○年左右才改為錢櫃,好像是說要和別家媒體有所區別的樣子(不確定)。我不知道錢櫃雜誌長什麼樣子,聽說只是薄薄的一本,而 Billboard 倒是有一陣子每期都在翻。事實上,Billboard 不是給一般消費者看的雜誌,它的主要閱讀群應該是唱片業者、經銷通路商和媒體,這種雜誌能存活,靠得是提供詳實的資訊,Billboard 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而且一直在進步,所以才沒有被淘汰。
十、舊文裡,關於 Bee Gees 歌曲的,好像只有芭芭拉.史翠珊的 Woman in Love 和 What Kind of Fool。說「拜讀」不敢當,還請多多指教。
一、單曲金唱片、白金唱片的認證標準,我在80年代的印象也是同Fafner所說的100萬、200萬,那時有看資料(就是專輯的乘2,很好記),過了好多年,我再看時,已變50萬、100萬,變就變吧,反正就是調整,常有的事。進入網路時代,有時會看資料,為何相關100萬、200萬曾有過的標準都沒提過?這種變革,在眾網頁中,應會帶一下吧?沒有,我都已懷疑自己的記憶,難道以前我是作夢的嗎?在寫回應文前,我上網再查了好久,沒有,沒有相關的顯示,我死心了,不提那一段,以最新的標準就好,今有Fafner說明,稍感寬心。
二、進入90年代,已逐漸與西洋歌曲疏遠,自然也沒再關心排行榜,但對80年代之前的排行榜名次還是會很計較,因為執迷過、經歷過,沒事就拿來回憶講古一下。談到講古,之前有提1985年「We Are The World」,就以1985年年終金榜來說,總冠軍是Careless Whisper,第3名是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當年我滿是不爽,生氣個好幾天;如要以「個人好惡」為原則,在只能「選冠軍曲」前提下,當年年終前3名我會選Foreigner的「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Dire Straits的 「Money For Nothing」 ,REO Speedwagon的「Can't Fight This Feeling」 。但如以我過了40歲以後,再拿來比又變了,前三名是「Money For Nothing」、」 Mr. Mister的「Broken Wings」、「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哈哈,還是有稍微不同。
三、當初我買「週末的狂熱」卡帶也是一捲搞定,但該有的歌都有耶(也許冷門歌沒放,我沒注意),廠商把比吉斯翻成「蜜蜂」,日後我可以理解,Fafner之前有提到還有翻成「蜂馬」,是何意呢?「馬」?
我想我們都該認清已經老化的事實。這些舊紀錄、舊標準,都已是二、三十年前的往事了,現在在網路上找不到資料,好像也很正常。像上次我寫到 I Just Want to Be Your Everything 的排行前十名週數,上 Wiki 找 Billbaord 的紀錄條目,此曲已經不知道被擠到第幾名,看不到了。
金唱片、白金唱片的標準,在 Billboard Hot 100 榜單下方都會註記。以下是 1977 年時的部分註記:「… ● Recording Industry Assn. Of America seal of certification as "million seller." (Seal indicated by bullet.) ▲ Recording Industry Assn. Of America seal of certification as "two million seller." (Seal indicated by triangle.)
Gee 在英文口語中可以是「馬」的意思。我印象中有雜誌譯為「蜜蜂.馬兒」合唱團。
昨天上午在電視影有看這片,讓我回想當年迪斯可風靡台灣而中視與台視的五燈獎也辦了舞蹈比賽!!!記得中視節目馮雲鐘(好像叫這名字)主持的"電視介紹"片頭就採用NIGHT FEVER...
謝謝您的留言。我的迪斯可的印象很模糊,小時候只覺得那是很新潮的詞,我記得中視曾播過「我愛迪斯可」,好像是美國的迪斯可競賽節目,這大概是我看過唯一和迪斯可有關的節目。
一、今年以來,有線電視電影頻道又播了好幾回「週末的狂熱 Saturday Night Fever」,我記得從去年就陸續重播了,Cinemax、好萊塢電影台、HBO都有,還是看HBO較好,沒插播廣告,才是王道阿!我實在很搞不懂幾家的電影頻道為何都不學HBO,按理電影頻道是全天候播放,片源很需仰賴舊片「填塞」,死腦筋的穿插廣告,只會讓觀眾又看又罵。全程播畢,留個20-30分鐘的墊檔時間播廣告不行嗎?
二、舊片重播很奇怪嗎?是這樣子的:80年代,錄影帶盛行,我想找「週末的狂熱」就是找不著。台灣有線電視(第四台)的發展應是90年代了,電影台陸續開設,舊片重映是必要之舉;但「週」片硬是沒有,真是很奇怪的事兒。倒是今(2014)年就看了好幾回。重看了幾次,說實在的,有幾幕的對白煞是有趣,可以用「饒富意味」來形容了。劇情上,對性、失業、職場、宗教、同性戀、不同族群移民衝突等,大概都有點到,並隱涉若干觀點。對一部已超過30年的片子來說,我還是不吝嗇的給予「週末狂熱」肯定的好評。倒是「火爆浪子」很少見其重播,就再觀察吧,說不定哪一天又密集冒出來了。
三、有線電視的版本,就是36年前我看過電影的版本(PG級?)。因我有本片DVD,一比較就知,少了粗俗語言、脫衣舞孃露上空及露骨性愛場面。講到DVD還是有氣,我是透過網購獲得,進口版,399元,不便宜,也確認是繁體中文。收到後看畢,我發覺它是屬於香港代理,部份的文字翻譯都是港人說話的方式對白,殊難意會。我有留言表達不滿,獲得這樣的回覆:「經洽廠商,有關翻譯問題,台版與港版同一版本 翻譯一樣」,過後不久,又獲公司專人親自來電稱:該影片都是香港代理,並無另一種台灣版本……等等。但我還是不解,有線電視台播放的版本即為數十年前在台上映的版本,究是從何而來?
四、我看了資料,Emotion、If I Can't Have You(Bee Gees版本)、(Our Love) Don't Throw it All Away、Warm Ride等都是因應電影需要,但最終未被採用的歌曲。我想了一下,「事後諸葛」幻想當導演時,我會如何做?
1、Emotion:個人極愛,私心作祟,兩者選一:
A舞蹈比賽後,東尼在車上想強硬求歡史蒂芬妮,遭拒並被掌摑離開後之插曲,不要長,不超過1分鐘。
B加一段東尼與史蒂芬妮在夜總會的慢舞,她倆除比賽外,還沒有在夜店共舞。不要長,有交待就好。
2、If I Can't Have You(Bee Gees版本):放棄了,Yvonne版已出現二次了。
3、(Our Love) Don't Throw it All Away :放棄了,沒有適合的橋段。
4、Warm Ride:東尼一行人到夜總會、或開車的背景歌曲,應可以吧?
Fafner大
老問題 麻煩您 在這個版上 另已不太敢重新傳送數次 一次就知有沒有
我猜電影公司在賣片時,就已經因應電視播出的尺度,而準備了比較「清新」的版本來賣。而各電影台,有的也會自己動刀或消音,以符合播出時段的尺度要求。
Emotion 已經給了 Samantha Sang,就不太可能出現在電影裡,因為這張單曲唱片,並不是 RSO 發行的。我十幾年前寫過 Emotion 的介紹,這幾天一直想把舊文找出來湊數,但不知存到哪裡去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