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看由 Photoshop 「大師」 Bruce Fraser 所著的 "Real World Image Sharpening with Adobe Photoshop CS2" 這本書。
接著看的是多階段銳化的作業流程。以下是我的重點筆記,大部分是重點摘譯,我的想法和推測,則放在羊皮紙圖框包起的 box。
影像來源最佳化(Optimization for the Image Source)
受到兩個因素的支配:噪訊的特質,和系統可記錄的細節總量。
第一輪銳化的目的,是要製造一個便於後續進行「內容銳化」和「輸出銳化」的影像。
建議:一切主要的色調修正工作,要在銳化和除噪之前完成。
以數位相機拍攝的影像而言,第一步「影像來源最佳化」,就等於是「數位擷取最佳化」(Optimizing Digital Captures)。完成之後,再接下來進行「影像內容最佳化」(Optimizing for Image Content)。
所用的工具乃以 Unsharp Mask (USM) 為主,先複習一下 Capture NX 2 的 USM 設定方式:
- 濃度(Intensity):銳化效果的總量(Photoshop 稱為 Amount)。
- 半徑(Radius): 銳化效果的直徑(大小)。
- 臨界值(Threshold):需執行銳化效果的相鄰像素間之色階差異值。
數位擷取最佳化(Optimizing Digital Captures)
系統記錄影像細節總量的決定因素之中,光學低通濾鏡所占的比重,要遠大於鏡頭。
這個銳化的特點:
- 銳化的 radius 值調到相機所能處理的最低細節的程度。
- 銳化只在亮度混合模式(luminosity blend mode)下執行,以避免可能的色偏。
- 銳化只著重在中間調(midtones),在色階低於 25 或高於 200 的部分,並不加以銳化。
影像內容最佳化(Optimizing for Image Content)
其效果比「來源最佳化」顯著,即便是縮圖後也是如此。銳化同樣是執行於亮度混合模式下,以避免色偏,而且只專著於中間調的銳化。色階低於 25、高於 200的部分,是不被銳化的。這階段的銳化,radius 值是依你想強化的影像內容來決定,而不是如同上一階段,是以感光元件的能力決定。
Use-Neutral Master Images
「來源最佳化」加上「內容最佳化」,製造出「中性可用主影像」(use-neutral master image)。這個影像,可以縮圖或放大,再視不同的輸出媒介,予以不同程度的輸出銳化。
到此,第一階段的銳化就完成了。到這個階段,影像都還是原尺寸的「主影像」,它已經過了兩次銳化,一是針對各相機像素和低通濾鏡強度,所進行的「擷取最佳化」,再來是針對各別影像的特性(高頻率或低頻率),所施行的「影像內容最佳化」。
這兩種銳化的處理方式類似,差別可能只在於 USM 的 Radius 設定值的不同(Amount 可能也會不同?)。「擷取最佳化」使用的設定值是固定的(每台相機不同,Jason Odell 的建議銳化值請見:〈Capture NX 2的USM銳化設定建議值〉一文),而「影像內容最佳化」則是每張相片可能都不太一樣(或許可針對高頻率或低頻率影像,各找出一組設定值來套用)。
Bruce Fraser 說的「亮度混合模式」,在 Capture NX 2 裡,可能可以在「亮度與色度」(Luminance and Chrominance)裡,將「彩色頻道」的不透明度關閉(設為 0 ),而只調整「亮度頻道」的不透明度。
「創意銳化」是視各別需求而做,就不在討論之列。
固定輸出銳化(Fixed Output Sharpening)
前面兩步驟的銳化,已針對來源和內容進行過最佳化處理,所以在最終的輸出銳化時,就不必去考慮其他因素,只對輸出媒體、紙張種類、尺寸大小等變數加以調整,而給予固定的批次銳化。
若考慮到輸出後的效果,Bruce Fraser 強調,雖然說,把螢幕上看起來很醜惡的影像丟出來列印或輸出,是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根據他的經驗,如果在螢幕上看來沒有非常「脆」的像素,印出來之後,其結果往往是銳化不足。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