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之夜:Bee Gees - Nights on Broadway

quill mark

Bee Gees 在 1970 年代末發展出的「假聲」(falsetto),後來成為了一種時代標記,它加速了 Bee Gees 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但卻也讓他們的形象,深深地烙進了那個迪斯可風行的年代裡,並與之俱存共滅。

Bee Gees - Nights on BroadwayBee Gees 的這段「氦氣年代」(The Helium Years),始於 1975 年的  "Main Course" 專輯;或更確切地說,是始於這張專輯中排在第一首的開場歌曲 "Nights on Broadway"。

連續第二首 Top 10

"Nights on Broadway" 被選為專輯 "Main Course" 的第二首主打單曲,於 1975 年 10 月發行。繼首支冠軍單曲 "Jive Talkin'" 之後,這首歌在美國 Billboard 單曲榜的最高名次是第 7 名。

同張專輯出現了兩首全美 Top 10 歌曲,這還是 Bee Gees 自 1968 年 "Idea" 專輯之後的頭一遭——當年從 "Idea" 中所推出的 Top 10 單曲是 "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和 "I Started a Joke"。

"Nights on Broadway" 的排行成績雖然不像 "Jive Talkin'" 那般耀眼,但 Bee Gees 本身對此曲的評價甚高,而且經紀人 Robert Stigwood 也對此曲讚賞不已。

值得驕傲的歌曲

Robin Gibb 這麼說:「此乃我最愛的 Bee Gees 歌曲之一!出自 "Main Course" 專輯。這首歌因為幾點因素而變得十分特別:一、它開啟了我們與製作人 Arif Mardin 這段持續、長遠的合作關係;二、它讓 Bee Gees 得以回歸到我們節奏藍調與靈魂樂的根基之上,這在過去一直被我們所忽略;三、我認為這單純就是一首精心宏構的歌曲及唱片!而或許我可以這麼說……是一首值得驕傲的歌曲。」

Billboard - 1975-11-15這首歌在初錄時,就包括了曲中那段慢版的部分(I will wait...... takes a life time.),但在正式錄音時,他們為了讓曲子更加緊湊,就把那段給刪掉了。

但後來 Robert Stigwood 知道了,堅持他們一定要把這段他所謂的「夢幻樂段」(the dreamy part)給加回去,於是製作人 Arif Mardin 就只好想盡辦法,在多音軌的母帶上重新插進新錄的段落,這以當時的科技水準來看,算是非常浩大且冒險的工程。

後來,沒有「夢幻樂段」的短版本,被發行成「電台宣傳版」,只提供給電台播放,而商業發行的,仍是有著「夢幻樂段」的長版本。



 

Nights on Broadway

(B., R. & M. Gibb)

Here we are
in the room full of strangers,
Standing in the dark
where your eyes couldn't see me

Well, I have to follow you
Though you didn't want me to.
But that won't stop my lovin' you
I can't stay away

Blaming it all
on the nights on Broadway
Singin' them love songs,
Singin' them straight to the heart songs.
Blamin' it all
on the nights on Broadway
Singin' them sweet sounds
To that crazy, crazy town.

Now in my place
There are so many others
Standin' in the line;
How long will they stand between us?

Well, I have to follow you
Though you didn't want me to.
But that won't stop my lovin' you
I can't stay away

Blaming it all
on the nights on Broadway
Singin' them love songs,
Singin' them straight to the heart songs.
Blamin' it all
on the nights on Broadway
Singin' them sweet sounds
To that crazy, crazy town.

I will wait,
even if it takes forever;
I will wait,
even if it takes a life time.
Somehow I feel inside
You never ever left my side.
Make it like it was before
Even if it takes a life time,
takes a life time.

Blaming it all
on the nights on Broadway
Singin' them love songs,
Singin' them straight to the heart songs.
Blamin' it all
on the nights on Broadway
Singin' them sweet sounds
To that crazy, crazy town.

百老匯之夜

(貝瑞,羅賓與模里斯.吉布)

我們在此
這滿是陌生人的房裡
於黑暗之中佇立
在這裡你看不見我

啊,我得緊跟著你
雖然這並非你心所願
但這不能阻止我對你的愛
我就是離不開你

把所有的錯 
都歸咎於百老匯之夜吧
對他們唱著情歌
對他們唱著那些動心的情歌
把所有的錯
都歸咎於百老匯之夜吧
對他們唱著美妙的歌聲
歌頌這又瘋又狂的城市

我現今所在之處
這裡還有許多其他人
大家排隊而立
他們還要擋在我們之間多久?

啊,我得緊跟著你
雖然這並非你所願
但這不能阻止我對你的愛
我就是離不開你

把所有的錯 
都歸咎於百老匯之夜吧
對他們唱著情歌
對他們唱著那些動心的情歌
把所有的錯
都歸咎於百老匯之夜吧
對他們唱著美妙的歌聲
歌頌這又瘋又狂的城市

我會等待
即使是永永遠遠
我也會等著
即使要等上一輩子
但在我心裡,感覺
你從不曾離開過我身邊
讓一切都回到最初
即使要等上一輩子
等上一輩子……

把所有的錯 
都歸咎於百老匯之夜吧
對他們唱著情歌
對他們唱著那些動心的情歌
把所有的錯
都歸咎於百老匯之夜吧
對他們唱著美妙的歌聲
歌頌這又瘋又狂的城市

中譯:Fafner

 


創作背景

"Nights on Broadway" 錄製時,Bee Gees 正處於整個 "Main Course" 錄音時程當中最具創意的時期,當經紀人 Robert Stigwood 再度到邁阿密來探視他們的狀況時,他們把剛錄好的 "Nights on Broadway" 放給他聽,Robert Stigwood 大感驚奇地說:「哇!這是一首舞曲!」

更驚奇的是 Bee Gees,因為他們並不知道他們已經創作出了舞曲,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他們玩音樂玩得正盡興時的作品。

Bee Gees 的成員表示:「聽 Robert Stigwood 這麼說我們才猛然發現,在我們嘗試著多種不同的風格、動感的音樂、享受歡樂時光,並努力創作出有活力的歌曲的同時,在最終的成品當中,有一、兩首歌曲是可以用來跳舞的。我們真的不是刻意要這麼做的。」

歌詞分析

從歌詞來看,"Nights on Broadway" 的故事,有點像是現代陳世美的男、女倒轉版。

男主角和女主角應該是舊情人,女主角來到百老匯逐夢,一舉成為音樂劇紅伶,此後這位百老匯巨星,便與沒沒無聞的男主角劃清界線,不願與他再見面。而難捨舊情的男主角,只能和成千上萬的歌迷們一樣,夜夜來到劇院,擠在眾人之間遠遠地遙望女主角,聽上一曲她迷人的歌聲。男主角把一切不幸,都怪罪到那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百老匯之夜,都是這種繁華與墮落的環境,讓一段純愛褪了色,讓他的愛人變了心。

當然,男主角也可能是只是一個迷戀音樂劇女伶的變態跟蹤狂,歌曲中所唱的,是他對某個紅牌女星單方面的愛,而這份愛是得不到任何回應的。

演唱與編曲

Barry Gibb 用原音主唱第一段,第二段由 Robin Gibb 獨唱前二句,後來加入全員的三部和音(還加入一點假聲);而副歌部分,則從第二次起加入了 Barry Gibb 搶盡風頭的假聲幕後助唱,此後假聲的演唱就成了全曲的靈魂了。

Bee Gees 在這首歌曲當中,首度使用尖銳的「假聲」,這獨特的「假聲」,是在什麼樣的情形下被發掘出來的呢?製作人 Arif Mardin 曾經這麼回憶:

mardin 當時我們會做各種不同的嘗試,像是電子合成樂器的使用。可能是我曾與亞瑞莎.法蘭克林(Aretha Franklin),以及那些偉大的節奏藍調藝人們合作過的關係,我說:「Barry,你在這裡可以唱些高音嗎?」他回答:「好的,我試看看」,而那就是第一個假聲。那是在 "Nights on Broadway" 曲中所唱的。這不過就是在一個平常工作日當中所發生事。所以當人們問:「你是如何創造出假聲的?」我必須說,那是我們一起共同激發出來的。

Arif Mardin 在另一次訪談中,也有提到「假聲」的來龍去脈,這段敘述,和上面的回憶有一點小差異:

mardin 我對 Barry 說:「你何不用高八度的聲音來唱?我覺得這個地方需要更多一點活力,」而 Barry 說:「但我已經唱不上去了!」

所以我說:「那用假聲試看看吧」—— Barry Gibb 一直說這句話是我說的,他都這麼說了,顯然事實就是如此。但我只記得我說:「升高個八度音來唱。」而他只能用假聲才辦得到。從此之後,一種特定的風格就誕生了。

而主唱者 Barry Gibb 個人的回憶則較為詳細,他說:

Barry Gibb Arif 對我說:「你會尖叫嗎?」我說:「那要看情況,」他又問:「你能叫出音調來嗎?」我說:「嗯,我得試試看才知道。」然後他說:「那去到麥克風前,試著在 "Nights on Broadway" 裡加上即興樂句,看你有沒有辦法用假聲般的音樂來唱,也就是用尖叫似的聲音。」……我是唯一敢上去試唱看看的人,而這一試之下,有點像是發現了這個隱藏的聲音。我開始用心鑽研,並且用假聲來演唱真正的歌曲,而不光只是用來即興尖叫。假聲就是從這裡發展出來的。

在 "Nights on Broadway" 裡的假聲演唱,只是牛刀小試而已,一種新型態的演唱、和聲方式,正在 Bee Gees 的作品中醞釀,而終於成為他們日後主宰樂壇的註冊商標。




Category: 5 意見

5 意見:

海天一色 提到...

拜託你一定要繼續完成 別以為沒人看阿 跪求您了 稍晚 我補一些心得 再貼上來

海天一色 提到...

1、您有關Bee Gess之專題,是我看過最詳實最具體的,還有「創作背景、歌詞分析、演唱與編曲」等,真是可以出書了,我一定會買好幾本留念,真的。在所有部落格有關 Bee Gess報導 我幾乎都看過了,但都沒留言(年紀有了--懶),我特留言,拜託你一定要繼續完成,別以為沒人看阿,跪求您了。
2、但版主所使用的部落格好似較冷,痞客邦就不錯 ---無冒犯之意,先致歉(要留言很麻煩耶,要驗證,看也看不怎麼懂,還要猜幾次才行)。
3、初聽Bee Gess音樂是在1978年(我高一)吧,不知版主有無這樣經歷,國中、高中這六年(頂多加小六 )所聽過的流行樂、電影,會深深烙印在心靈,隨時會激起漣漪,那就是青 春的記憶,尤其第一次所心儀者,更是無可救藥的難以取代。就好比我喜歡那時國片愛情文藝甄珍、鄧光榮搭檔,勝過二秦二林的道理一樣。
4、高一 二時開始喜歡聽西洋流行音樂(但我那時讀的是軍事預備學校,不說那一所了,在鳳山),所以週一至週六要都在學校,週日放假(那時還沒有週休二日),看電影、聽音樂,就是週日休假外出。所接收之外界娛樂訊息會落後一些,但在休閒時、下課、用餐等時間,學校廣播(有類似主持之播音員哦)會放歌曲,常放中西流行樂,Bee Gess 及ABBA的歌常放哦(那時就這二團在台灣最紅),聽久被「洗腦」也非意外。
5、那個年代流行迪斯可,不論是舞蹈、音樂或服飾,都是迪斯可,那是一段五年級生的共同黃金記憶阿,不多提了,回不去的青春經歷最是傷感!電影周末的狂熱1978年在台上映,我的訊息是落後的,根本不識此部,沒看首輪,等對Bee Gess音樂愈發接觸後,我竟趕上了第二輪播映,看完我癡迷不已,腦中迴旋都是Bee Gess的插曲及約翰屈伏塔的舞步與服裝,斯時我才瞭解,大家跳舞的基本舞步,都是源自這部電影,即使這部電影內容平平,但它賣的是Bee Gess及約翰屈伏塔,之後幾部以跳舞為主題的如閃舞、混身是勁、熱舞十七,到最新的歌舞青春、舞力全開等,即便插曲什錦豐沛,舞技華麗炫彩,在我心中,都不及周末狂熱,記得那時二輪播放時,我先後看了三遍。
6、1978、1979年,我才高一、二,有些事物是懵懂的,也因都只能在學校,對外界事務的確
接收很慢(那是個無電腦、沒手機、有線電視尚未誕生的時代阿,真是幸福),我喜聽Bee Gess的歌,但對其瞭解還是陌生,我就聽不出這個團與Andy Gibb的Shadow Dancing、Yvonne Elliman的If I Can’t Have You、Samantha Sang的Emotion、Rod Stewart的Do Ya Think Im Sexy,有何不同?都是極似女聲阿!當然後來才知道Bee Gess是三人兄弟團體,我所聽的是「假音」,搞了半天,我知道自己很喜歡這味。再之後,也瞭解到他們出道很久了,原音所唱的一些六0年代歌曲,也是耳熟能詳耶,這證明了Bee Gess以前用原音所唱的歌,在台灣是有市場,且很吃的開。很可惱的是,為何在彼時沒請他們來台開唱呢。所以現會有兩派,一派喜歡六0年代類民謠抒情曲風,一派則熱愛七0年代中期假音型態,我呢,兩者都愛,但如真要取捨,我選後者,因Bee Gess假音型態是我第一次接觸的濫觴。
7、基於前述,1975至1979年所發表的專輯:Main Course、ChildrenOf TheWorld、Saturday Night Fever、Spirits Having Flown 等是我的首選,尤其是後二張,等於我是從後二張聽的,反推到前二張,再逐漸追溯到六0年代。在這四張中,多首歌曲曲風是不同的,我發覺有一種曲風,是散發濃郁BG味(真假音切換,混搭三人合音、幫人合音、作品…都算),很是迷人,稍歸納一下(所謂BG味即等同標示,除此一家,別無分號):
(1)迪斯可:You Should Be Dancing、Stayin' Alive、Night Fever、More Than A Woman(此首可惜,Bee Gess如有發單曲,再加宣傳,會否接續Night Fever,再創一支冠軍曲呢)、Tragedy
、Love You Inside Out 。
(2)全套假音抒情:Love So Right、Too Much Heaven(堪稱此類型巔峰之作)、Reaching Out
(3)BG味:Fanny(最被忽略的一首濃郁BG味輕版,聽此曲猶如早晨於街頭咖啡用餐時,和著春風,慵懶輕沐初陽)、You Stepped Into My Life、How Deep Is Your Love、If I Can’t Have You、Spirits Having Flown(又是一首被忽略的神采飛揚之作)、Don't Throw It All Away、I Just Want to Be Your Everything、(Love Is) Thicker than Water、Shadow Dancing、Emotion、Woman in Love。
(4)為何我只提這四張專輯?因為再寫下去,我就寫不完了。
8、我大概到1980年高三快畢業了,迷上了Billboard、Cashbox排行榜,整週會關心耶,年終排行更是關注阿,然後接觸著會想知道之前排行歷史,天哪!我查到1978年是所謂Bee Gess年,其作品長期盤踞排行前十名,我甚至到舊報攤書店,去蒐購1977年到1979年幾本音響雜誌,因它們會有一部份篇幅來報導西洋流行樂及排行榜動態(余光音樂雜誌是之後才開辦 應在1981年以後),這下我更拜服,很希望自己回到1977年,補我一個不懂與未知的Bee Gess當世音樂狂潮,而不是重啃歷史。附帶一提,我對排行榜的熱情到1986年就停了,我記得當時年度總冠軍是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合唱曲),拿過四週冠軍,怪怪,四週冠軍就可以拿總冠軍,呵呵。為何對排行榜不再有心?說不上來,看過電影阿甘正傳嗎?阿甘路跑好幾年,想停就停囉。對西洋歌曲聽是聽,但已無關Billboard了,進入九0年代,不確定是何時,當美聲或少男團體、Rap、Hip-hopu躍為美國流行樂主流時,並連帶影響台灣流行樂受聽習慣,我已無心西洋流行樂,不聽了。原來我的音樂思緒還一直停駐在1978年。
9、我雖在七0年代晚期接觸西洋流行樂,但之後陸續一些六0、七0年代的的歌,我發覺整個七0年代(部份六0年末期)的流行樂是我最喜歡的,它可說是萬流薈萃百家爭鳴的黃金歲月,八0年代也不錯,是我認知的頂峰期,但為何獨愛七0年?真要講原因,可能還是回到前頭我講的,少年十五、十六被孕育的歲月,成了永哺反思的源頭。
10、敬愛的Fafner,當我看到您在發表專文時,還檢附Billboard榜單時,我看了都要熱淚盈眶,這是歷史的印記阿,即或我當時也未即時親歷,然仍悸動不已呢。不知不覺寫了很多,只是要告訴您,有人支持並感動您的Bee Gess系列專文,並滿足吾人少時青春紀憶之羈拌,拜請繼續完成,萬分感謝。

Fafner 提到...

謝謝海天一色前輩的讚美與鼓勵,您的留言我逐條回覆如下:

一、我寫的東西很小眾,也不喜歡用一些誇大聳動的標題,看的人少我早有心理準備,所以 Bee Gees 專題我會寫下去的——只不過若沒人催稿,很容易就會習慣性、無限期地拖稿,這個毛病恐怕不容易改了。

二、網誌是架在Blogger上的,這曾是世界上最多部落客使用的服務。Blogger的留言系統一直不算好,但近年來已有大幅改進。我使用的是第三方的模版,又加了一些個人的設定,因此並沒有隨著改進更新,留言不便,尚祈見諒!

三、從經歷來看,您是我的前輩,您所謂「青春的記憶」,我非常同意。

四、那個年代是台灣西洋音樂的黃金年代,廣播電台、電視、大街小巷的商店、唱片行,常常可以聽西洋流行音樂的播出,像我之前就回憶過一首歌(This Night Won't Last Forever),那還是被鄰居所洗腦,而令我一直念念不忘。

五、「週末的狂熱」我是八○年代中期某個週末,才在電視台的「週末電影院」節目看的。小螢幕、爛音效,還不時被廣告切斷,讓我看完之後大失所望。而多年之後我重看一次,對此片的評價也大幅改觀,也終能體會當年電影會如此轟動的原因了。這部電影等到日後有空再敘。

六、Rod Stewart 的聲音應該很容易分辨吧?同時代的歌曲,很容易因為整個氛圍的近似,而產生相同的認知,進而觸發了類似的情緒反應。那時期是 Bee Gees 創作的顛峰期,隨手拈來,就是傳染性極強的曲調音韻。

七、我聽 Bee Gees 的歌也是倒著聽的。嚴格說起來,當我初聽他們六○年代的老歌,心裡很是失望,直到「麻州」歌聲一出,才算被他們徹底收服。您的歸納分類,我差不多完全同意,您對 "Fanny" 一曲的形容,和我正要寫的介紹幾乎一模一樣!我守著收音機的八○年代,基本上很少有機會聽到 Bee Gees 的歌曲,但有一次就在星期天的早上,ICRT播著 "Dick Clark's Rock, Roll & Remember" 這個節目,我忽然聽到了 Bee Gees 的 "Fanny",這首歌我雖然早已熟悉,但這卻是我第一次從眾多其他風格的歌曲當中,毫無心理準備地聽到 Bee Gees 的歌聲,搭配著那天早上悠閒的心情,真的就如您形容的「和著春風,慵懶輕沐初陽」一樣。

八、買舊雜誌這種事我也幹過,我買過的有當年最有名的西洋音樂雜誌「滾石雜誌」,還買過「時代雜誌」的創刊號(1977年八月的樣子)。對排行榜的關注,我一直持續到九○年代初,後來Billboard採行sound scan系統,整個排行生態大變,一夕之間舊紀錄變得不值錢,我的熱情也就減弱了;當然,這和年紀增長,大環境曲風的改變也很有關係。

九、一九八○年代因為MTV電台開播,流行樂的樣貌有了改變,這情形在八○年代還不明顯,但到了九○年代以後,MTV世代逐漸變成為歌曲創作人後,音樂的重心已經不在音樂之上,而轉而強調視覺、感官的新奇與震憾,音樂變得不那麼好聽、耐聽了。這是我個人的觀感。

十、我放榜單的目的,就是想強調那首歌的「歷史印記」。現在一切都數位化後,紙本媒體或是唱片封面這些「印刷品」越來越少見,以前那種看到白紙黑字的「感覺」,或是觸摸到唱片,將它放上唱盤,小心放上唱針的那種實物的觸感,也消失殆盡。一種風潮或是一種次文化的流行,是一種真實的存在,而不只是一段在螢幕上閃爍個幾秒的光點文字敘述。

最後,再度謝謝您那麼長的留言,歡迎您有空多多留下您對網誌文章的意見。介紹 Bee Gees 對我而言,是有點「超齡」的(超過我年齡的能力,因為七○年代我還小),有些東西的「感覺」可能並不精確,需要前輩們實際經驗的分享與指導。

海天一色 提到...

一、感激Fafner詳盡之覆文,真是不敢當,我發覺「第一次」都比較難,跨過去後,容易許多,譬如我在部落格的留言。看到您又有新文,很是歡欣,但因Fafner的覆言,又激起我一些感想,為求連貫,我還是放在Nights On Broadway這一篇。另我年紀雖長,但純是流行樂閱聽人,相較您之素養及研究,「前輩」冠稱萬萬擔當不起。
二、就我印象所及,1977年中到1980年中,我在鳳山的這三年,週日休假外出中,高雄市區是同學們常去的,那時高雄不像現在,最熱鬧的的就屬大統百貨及高雄地下街這二個商圈,地下街位於愛河旁,1978年10月蓋在地下的商場(後來被一場大火終結掉,是很熱門的新聞,目前該地是公園),服飾店及唱片行都放當今熱門曲,有時都在比放大聲的。那還是個無版權什錦唱片及卡帶的年代,一張唱片,囊括所有熱門歌,本以唱片為主,後來被卡帶取代(還很流行代客錄音),之後連卡帶都被消滅了。我要講的是,逛唱片行及書店是很當下的消遣。
三、電影「週末的狂熱」我還是有一些心得想講,以後再敘。
四、我會把Bee Gees的歌跟一些歌搞混(非歌者),是之前提到,我要到1980年以後迷上Billboard、Cashbox排行榜,才慢慢接觸流行樂典故,1978、1979年就是聽或被洗腦,以那時似懂非懂的的情狀,Shadow Dancing、If I Can’t Have You、Emotion幾似同人所唱;而If I Can’t Have You又與 Night Fever、More Than A Woman同一個曲風;另Shadow Dancing與Emotion,是英文老師帶班上去視廳教室,吹冷氣聽英文歌曲時首次收聽,有發覺到都屬同一類迷人的假聲合音嗎?(而Andy與Samantha聲線恰與Bee Gees類同),那時還不知假音這回事,更不懂要把主音與和音分開辨識,現今想想如這兩曲把合聲拿掉,肯定效果減半。我有買Saturday Night Fever原聲卡帶,當然不是原版,一堆版本好幾款,卡帶把演唱者印為「蜜蜂合唱團」,大名頂頂的Bee Gess變成蜜蜂了,妙吧!1979年我又買了「Spirits Having Flown」這卷卡帶,這兩卷都伴隨了我好一段日子,「Spirits…」中,當然Too Much Heaven、Tragedy更是主聽。有次學校晚會,班上同學四人被推派上台跳迪斯可,歌曲是「Do Ya Think Im Sexy」,那時我連Bee Gess都一知半解了,怎知有Rod Stewart此人?我對此曲印象極深,一樣濃烈的貝斯節拍、厚實的鼓點、尖銳的吉他旋律,音樂節奏強,流行感十足,尤其是開音前奏、兩次夾伴電子間奏及拉長重覆尾奏,其旋律真讓我難以忘懷,我起初還真以為是Bee Gess的Tragedy?!也許就是你講的---傳染性極強的曲調音韻。附帶一提,我買「Spirits Having Flown」卡帶時,我聽了三回,就是聽不到Shadow Dancing、Emotion、Do Ya Think Im Sexy這三首,可見我當初真認為都是他們唱的。

五、先脫離一下Bee Gees,我在校時,於寢室會有同學彈吉他唱歌,有一位鄧姓同學,最常唱The Eagles的Lyin Eyes及The Marmalade的Reflections Of My Life(那時當然也不知誰是原唱),簡直洗腦到無以復加,大家都會附和唱著,但您知道的,唱也只會跟著唱副歌:Lyin Eyes「You can't hide your lyin' eyes,And your smile is a thin disguise,I thought by now you'd realize,There ain't no way to hide your lyin eyes」,Reflections Of My Life「All my sorrows, Sad tomorrow,Take me back to my own home,All my cryings (all my cryings),Feel I'm dying, dying,Take me back to my own home」,過往情景已難重覓!這兩首歌分別是1975、7970年,那時的台灣接收美國電影、流行樂可沒有同步這回事,所以在1978、1979年還唱著這兩首,說明除了不同步以外,14—18歲才是西洋歌曲啟蒙的年齡,要不然年紀未到,即或當紅歌曲也未必受用。但到30、40歲對各式流行樂曲的評價態度會不一樣的,也就是14至20為啟蒙,20至30為成長,30至40為成熟。怎麼說?我要以The Eagles說起。

六、Lyin Eyes是The Eagles初聽曲,如此而已,後來我在音響雜誌看到1977年20屆葛萊美獎專題報導(1981年買的的舊雜誌,所以算是在啃歷史),知道The Eagles此團以及他們的Hotel California,這屆很特別,有天團Bee Gees、The Eagles、Fleetwood Mac及天后Barbra Streisand角逐。後來漸知The Eagles是美國天團,Hotel California更是經典曲,我買了一卷什錦卡帶,理面就有Hotel California,慕名之下重聽三次,以後不聽了,那年我不到21歲。約莫32歲再聽時,天阿,搖滾神曲,至此開始膜拜;40歲時我又把Desperado列為與Hotel California同級的作品(事實上,此曲在普羅鷹迷中也足堪經典),並連帶推崇One Of These Nights此曲。我介紹了這些歷程,來佐證各式曲風在不同年齡層中傾心之轉變,The Eagles是七0年代名團,而我自稱七0年代末熱愛西洋流行樂,卻遲到九0年代才真正識其內涵,我的膚淺落後由此可見。有一些觀點:
1、在台灣七0、八0年代,大家愛聽的還是抒情曲風,Easy Listening、Soft Pop、頂多Soft Rock,即或美國市場曲風多元豐富,此類歌型也是主流,時間點對了,很容易拿下排行冠軍,所以搖滾在台灣很難有市場,到現在也還是。The Eagles的歌曲要「識貨」的愛樂人士才會青睞,並死忠一世,崇拜一生。進入二一世紀,台灣接受程度範圍寬了很多,但搖滾還是無解,當然少數偶像樂團例外。

2、Bee Gees、The Eagles都是我喜歡的樂團,有發現同共同點嗎?合聲是也,沒稱頭的合音難上大樑,而既是樂團,那它的成功要件就出來了:(1)歌曲創作(2)優秀合音(3)精彩演奏能力(4)舞台魅力,而前二者必備,有第三項就是加分。樂團團員如無協、合音能力,何必組團,雇樂隊即可。我要簡單講台灣樂團,真正讓我心儀的是紅螞蟻(大推),早期伍佰&China Blue(以樹枝孤鳥這張專輯為分界)亦佳,其他沒了。當前國內有一支號稱天團者,並不討我喜,我說的成功要件,都沒有,它還兩個吉他手,有聽到一些特別Solo嗎?有引人耳際讚嘆的合聲曲目嗎?主唱聲線永遠是那麼稚嫩輕薄,我真的不解為何當紅不衰?

七、1977年(20屆)、1978年(21屆)葛萊美獎,主要獎項分別為:
1、1977年度最佳專輯Rumours (Fleetwood Mac)、最佳唱片Hotel California(The Eagles)、最佳歌曲Evergreen(Barbra Streisand)、You Light Up My Life(Debby Boone)、最佳樂團Bee Gees(How Deep Is Your Love)。
2、1978年最佳專輯Saturday Night Fever(Bee Gees)、最佳唱片 Just The Way You Are (Billy Joel)、最佳歌曲Just The Way You Are (Billy Joel)、最佳樂團Bee Gees。
3、有發現到嗎? Evergreen、You Light Up My Life以現今的眼光來看,能否在排行榜稱冠尚有疑問,焉能並列最佳歌曲,打敗同被提名的Hotel California?兩者的級別差太多;1978年也是, Just The Way You Are連番擊退同被提名的Stayin' Alive,竟能連拿最佳唱片、最佳歌曲,未免過譽,Just The Way You Are 是Billy Joel匠心獨運、巧奪天工的作品,但曲風仍是保守的Pop,相較之下Bee Gees的Stayin' Alive其編曲、協奏、開創性,成就了當年叫好叫座的迪斯可頂峰曲,我特別提出來為Hotel California與Stayin' Alive抱憾,竊認當年這些投票委員還是保守取向,不樂見為搖滾、迪斯可曲加冠。

八、但這也是我之前說的,抒情曲風、流行輕版在那個年代特別討喜,台灣更是如此,1977年冬天到1978年夏天,You Light Up My Life、Dancing Queen是同學間的轟動曲,無疑1977到7980年中,高中三年是幸運的,那時也是校園歌曲的黃金期,換句話說,整整見識到西洋迪斯可、台灣校園民歌的風起雲湧,呵呵。
九、您的This Night Won't Last Forever,查了一下也是1978、1979年的歌,很抱歉耶,我不識此曲,但我能體會對你所代表之深刻記憶。

Fafner 提到...

以下逐條回覆:

一、因為有人盯,所以小的不敢再偷懶,趕忙送上一篇。這幾篇拖得有點久,原因之一是找不到榜單可貼,最後只好從缺了。

二、「服飾店及唱片行都放當今熱門曲,有時都在比放大聲的」看到您這句話,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沒錯,當時就是這樣!那時也只有西洋音樂才能夠播來互嗆,國語歌都太軟調,拼不起來的
。八○年代初我曾在高雄住過一個暑假,剛去就被帶到太統,然後就是地下街。坐公車經過愛河時,靠窗一邊的乘客很有默契地一齊關窗,令我印象深刻。當時愛河已在整治,可看到一堆機具在河邊挖淤泥,所以才會惡臭四溢。

三、「週末的狂熱」,我再四首歌就要寫到了……

四、當年「滾石雜誌」還把 Bee Gees 翻成「蜜蜂.馬兒」合唱團咧!影評人焦雄屏在評論 Bee Gees 1979 年 Spirits 演唱會時,是翻成「畢吉斯」。比吉斯這個譯名應該是八○年代才慢慢成為固定的譯名。認錯演唱者的事這很正常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 Emotion 是 Andy Gibb 唱的,還在唱片行裡拼命找 Andy Gibb 的選輯,但就是找不到這首歌。Rod Stewart 的 Do Ya Think I'm Sexy 有一陣子還成為台灣百事可樂的廣告歌,而且還填上了國語歌詞,不過我忘了歌詞在唱些什麼了,好像是在說可樂的口味創造流行之類的吧。

五、其實一直到八○年代晚期,民謠吉他教本裡也都是那些六○年代末、七○年代初的歌,因為那時是民謠的頂盛期,太搖滾的歌,一般原音吉他彈不出來。年齡的差異會影響流行的品味,是千真萬確的,但我覺得現今年輕人、知識份子的品味(不論國內國外)越來越倒退,這令人感到失望,舉例來說,我很難想像七○年代的大學生,會把偶像團體的商業音樂當成主要娛樂,而現在這種情況似乎已經很平常了。

六、以評論的觀點來看,美國樂團的評價向來比不上英國團,這在七○年代也不例外。Eagles 在我看過的當年台灣音樂雜誌裡,是被歸在流行搖滾之列的,離所謂「天團」的地位還遠得很,但這已是美國團的代表。當年比較受推崇的,多是英國的重金屬和前衛團體。我有個感覺,Eagles 是解散後才越來越紅,不知老樂迷們同不同意?

1.) 個人認為您可能沒料想到 Eagles 在台灣的受歡迎程度,我記得在九○年代 Eagles 復合之前,有一次和飛碟唱片的人聊天,得知 Eagles 是當年他們旗下最長賣又賣得相當好的藝人,您所說的 Easy Listening、Soft Rock,也差不多是在 Eagles 的守備範圍之內,那首 Best of My Love 幾乎是抒情選輯的必選作品,還有淒美的 I Can't Tell You Why, 這些都很合台灣歌迷的口味。

2.) 台灣的問題,還是在媒體吧。才一點斤兩,就被捧成天團、天后,加上前面所說的,年輕人、知識份子的品味倒退,盲從加上瞎捧,就這樣創造出他們眼中的經典與傳奇。

七、我很早就不管葛萊美獎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評選標準。Hotel California 有拿到年度唱片已經很厲害了,年度歌曲主要是給創作者,其中歌詞的創作也很重要,那種詞意雋永、用字優美的歌,總是特別容易得到青睞。「加州旅館」的歌詞難解,隱喻不明,投票者寧可選個沒有爭議的比較穩當吧。另外,美國藝人會擁有不小的地主優勢,這也是左右得獎名單的另一要件。

八、抒情曲悅耳動聽,無論什麼時代,都擁有相當大的市場,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台灣現在還有其他樂風生存的空間,這比起過去是很大的進步,但抒情曲仍是男女老少的最愛。Paul McCartney 在 1976 年的 Silly Love Song 中不就說了嗎,"Love doesn't come in a minute/ Sometimes it doesn't come at all/ I only know that when I'm in it/ It isn't silly, no, it isn't silly, love isn't silly at all." 就是因為情歌好賣,他們才會一首又一首的錄,而他們還會說 "what's wrong with that?"

很羡慕你們經歷過校園民歌的時代,也很可惜後來市場炒起來之後,商業的介入讓民歌整個發生質變,變到後來和一般流行歌曲沒有兩樣,校園民歌就消失了。

九、就是因為那首歌不夠流行,所以才會讓我找那麼久。有時候,喜好的東西比較與眾不同,這是很麻煩的事。

忽然想到,其實 Bee Gees 在很多國內外的樂評人眼中,也是俗不可耐的團體呢!他們的銷售成績在七○年代末達到頂點,但他們的評價在八○年代則跌到了谷底,九○年代他們的聲望才有漸漸回歸之勢。或許我們在這裡談 Bee Gees、談當年的流行風潮,許多資深樂迷會嗤之以鼻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