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讀三國故事,我覺得官制、軍制以及各州、郡地區的大概地理環境,是必先要有概念的。以下是我蒐集的資料,略加整理,以供日後查閱。先從陳致平先生所著的《中華通史》當中,擷取的通論性資料,下面就是「中央官制」的部分。
兩漢三國時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節 官制(行政制度)
談到我國的政治制度,從秦以前,是上古時代;從秦以後是中古時代。上古時代事多渺茫,史料缺乏,真偽互見,考據困難,所以我們對於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能了解的有限,而且問題很多。自秦以後,史料明晰,又信而有徵,所以中古以後的政治制度,比較清楚得多。秦制固源於三代,而創制亦多,兩漢制度又沿襲秦制而來,以後雖然代有更革,大都以秦漢制度為根據。所以秦漢政制,實在是我國中古以後,歷代政治制度的基礎,這是一個極重要的段落。不過政治制度,仍然是歷史上 一個最複雜的問題,不僅其中組織變遷之繁,千頭萬緒,並且許多制度,名實不能相符,如要詳確瞭解,是屬於斷代分類研究的專門問題,在通史中僅能做一個最簡單的輪廓介紹而已。 現將兩漢三國時代的行政制度,綜述如下:
一、中央官制
(一)兩漢中央官制
兩漢仿秦制,皇帝之下,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是丞相(或稱相國),丞相一人或兩人(左右丞相);次於丞相的有太尉與御史大夫,分掌軍政與監察。後丞相又改稱大司徒, 太尉又改稱大司馬,御史又改稱大司空,合稱三公,三公之上有上公(太師、太傅、太保),為榮譽職,不常置。三公之下,分設九卿,總管庶政,又有九卿以外的列卿宮官,與將軍尚書臺,茲列表並分別擇要說明如下:
兩漢中央官制簡表
類別 | 官名 | 秩祿 | 職守 | 備考 | |
初置 | 後更易 | ||||
上公 | 太師 | (未常置) | 萬石 | 西漢末平帝元始元年一度置。 | |
太傅 | 太傅 | 萬石 | 初置後罷,哀帝時復置,東漢因之。 | ||
太保 | (未常置) | 萬石 | 西漢末平帝元始元年一度置。 | ||
三公 | 丞相 | 司徒 | 萬石 | 天子輔貳總理庶政 | 自西漢哀帝後丞相更名司徒,東漢皆稱司徒至東漢末獻帝時又復稱丞相。 |
太尉 | 司馬 | 萬石 | 全國軍政 | 漢武帝時初置大司馬之號冠將軍之上,東漢時司馬與太尉迭置,靈帝末司馬與太尉並置。 | |
御史大夫 | 司空 | 萬石 | 中央監察 | 自成帝時更御史為大司空,其後司空御史之名常更迭置之。 | |
九卿 | 太常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禮儀祭祀 | 即秦之奉常景帝時更名太常。 |
郎中令 | 光祿勳 | 中二千石 | 掌宮殿門宿衛 | 即秦之郎中令,武帝時更名光祿勳。 | |
衛尉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宮門衛屯兵 | 即秦之衛尉,景帝時一度更名為中大夫令,旋復舊。 | |
太僕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輿馬 | 即秦之太僕。 | |
廷尉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刑獄 | 即秦之廷尉,景帝時更名大理,武帝時復為廷尉,哀帝時又稱大理,後漢復為廷尉。 | |
大鴻臚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賓客朝覲與歸義蠻夷 | 即秦之典客,景帝時一度更名太行令,武帝時復為大鴻臚。 | |
宗正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王族親屬之事 | 即秦宗正,平帝時更名宗伯,東漢復為宗正。 | |
大司農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錢穀(財政) | 即秦之治粟內史,景帝時更名大農令,武帝時更名大司農。 | |
少府 | 同左 | 中二千石 | 掌山澤租稅與宮中供奉 | 即秦之少府。 | |
其他列卿與宮官 | 中尉 | 執金吾 | 中二千石 | 掌循徼京師主領北軍 | 即秦之中尉,武帝時更名執金吾。 |
將作少府 | 將作大匠 | 二千石 | 掌治宮室 | 即秦之將作少府,景帝時更名將作大匠。 | |
水衡都尉 | 二千石 | 掌上林苑 | 漢武帝時初置。 | ||
將行 | 大長秋 | 二千石 | 掌管皇后宮中事 | 即秦之將行,景帝時更名大長秋,以中官充之。 | |
太子太傅、 | 太子太傅、 | 二千石 | 轉導太子 | 為古有之官。 | |
將軍 | 大將軍 | 秩比三公 | 諸將軍皆掌征伐 | 自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霍去病為票騎將軍,其後霍光以大將軍輔政,直到東漢將軍皆為顯職,然無定額,其建置亦無常規。東漢時大將軍與太傅、三公,合稱五府。 | |
票騎將軍 | |||||
車騎將軍 | |||||
衛將軍 | |||||
前後左右 | (不詳) |
|
| ||
尚書臺 | 尚書令一人 | 千石 | 主領尚書 | 尚書原屬少府,自漢武帝後尚書之權漸重,後逐漸擴大編制,成為一獨立機構而有尚書臺之組總,尚書之權漸至無所不統。 | |
尚書僕射一人 | 六百石 | 佐尚書令 | |||
六曹尚書共六人 | 人各六百石 | 分主各曹文書 | |||
丞郎令史五十餘人 | 丞郎四百石,令史二百石 | 分司庶務 |
(甲)三太的榮譽職:
三太就是太師、太傅、太保,又稱為三師。本是周朝的古官名,到了秦漢成為一種榮譽職,位尊而無權,所以優待那年高德劭的元老功臣,並無實際職務,僅為天子的高等顧問。皆金印紫綬,地位在三公之上,故又稱「上公」。然上公之官常虛而不設,唯太傅常置。東漢時百官見天子皆北面,唯獨太傅見天子則東面。東漢時常有以災異策免三公,未聞以災異策免太傅,其尊顯可知。在西漢末平帝王莽當政時,曾以王莽為太傅,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號為四輔,這是王莽所謂復古改制的一時措施,不得列為漢制。
(乙)三公與大司馬大將軍及兩漢相權之轉移: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又改稱司徒、司馬、司空,漢時稱為三公。三公同為皇帝之輔佐,故常稱三公並相,而以丞相之地位為最高,亦即首相。三公都有衙門機構,各自辦公,稱為三公開府,亦即丞相府、御史府與太尉府,後來太傅大將軍亦開府,遂成五府矣。
1. 丞相:
(1) 丞相,金印紫綬,秩萬石,掌「丞天子,助理萬機(見《漢書百官公卿表》)」。據陳平說丞相的職掌是:「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宜。」(見《史記陳丞相世家》) 按古無丞相之官,丞相之官名始於秦,而漢承秦制。丞者,丞辦也,就是執行任務之官(如御史中丞,郡丞等);相者,輔相也,古者輔佐天子之大臣,皆稱相。所以丞相就是輔助天子,掌管天下國家大事的最高行政長官。又漢人的政治思想,講天人之際,政治要順天應人,所以陰陽不調發生天災,丞相等也要負責,故有以災異策免三公之事。此所謂協理陰陽。
(2) 丞相府的辦公處稱為黃閣,丞相府的構造宏偉,西漢長安的丞相府有四門,儼如一座小朝堂,丞相府中的重要僚屬有「司直」一人,秩二千石,掌糾舉不法,監督一般官吏。下有「長史」二人。秩千石,掌領導群僚。再下有「徵事」若干人(秩比六百石)、「史」一二十人(秩四百石),再下有「少史」「屬」「屬史」共約二三百人,秩自四百石至百 石。丞相府的組織分為十幾個部門,稱為「曹」(如今部院中之司科)有「東曹」、「西曹」、「議曹」、「辭曹」、「賊曹」、 「決曹」、「戶曹」、「法曹」、「兵曹」、「倉曹」等,時有增減,各曹的主管稱為掾,多由「丞相史」兼任,稱為「掾史」。而 「掾史」一名,又常為漢代無論中央或地方之基層行政幹部人員的通稱。
(3) 漢初丞相之權極大,這與當時人事有關。蕭何是第一任丞相後升稱相國,曹參繼為相國是第二任。按蕭、曹都是漢高祖劉邦最親信的故人。劉邦建國之初,經常在外督師作戰,而將內政交與蕭何全權處理。在高祖時代蕭何可以說是實際的當家人,所以能統攬一切,權柄極大。曹參繼守其成,故有「蕭規曹隨」故事。其後王陵、周勃、陳平,也都是高祖時故舊功臣,國家元老,一直位望很重,這是漢初相權之高的原因。及至漢文帝親政免周勃之相,相權乃開始受到約束。到漢武帝時,武帝好大喜功,乾綱獨攬。武帝一朝十二個宰相,免職的四個宰相,被罪而死的五個宰相,壽終於任所的僅有三個宰相,宰相是戰戰兢兢的向君主負責,不能獨斷獨行了。再往後外戚重臣常以大司馬大將軍的名義輔政,丞相又更名為司徒,雖位列三公之首但權勢卻日輕了。(後來曹操罷三公自為丞相,優禮如蕭何故事,就是要恢復漢初丞相大權獨攬的局面,而以獻帝為傀儡了。)
2. 太尉:
(1) 太尉掌全國軍事,金印紫綬,秩萬石,地位與丞相等,所謂一將一相,太尉府的組織亦分諸曹,置掾史,唯官屬不到百人,規模遠較丞相府為小。
(2) 漢時太尉之實際兵權並不大,而時置時罷,自漢武帝後始置大司馬用代太尉。到東漢時司馬與太尉常更迭互置,到靈帝末年,一度司馬與太尉並置,這是特殊情形。
3. 御史大夫:
(1) 御史大夫為全國最高監察長官,漢初為銀印紫綬,秩為中二千石,到漢成帝時更名大司空,改為金印紫綬,祿萬石,遂與丞相太尉並尊為三公矣。哀帝時再改名為御史大夫,這以後御史大夫與司空之名更迭置之。
(2) 御史大夫之下有兩丞,佐御史大夫執法治事,後改為一丞曰御史中丞,下領侍御史十五人,其職務外督部刺史,內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
(3) 御史府(或司空府)的組織,除中丞與侍御史外,亦分曹治事,另有符璽御史、治書御史、監軍御史、主簿、少史、御史屬等名銜,官屬不到百人。
(4) 《漢書百官公卿表》稱御史大夫「掌副丞相」。當時丞相為天子之輔貳,而御史大夫又為丞相之輔貳。西漢時御史大夫常為天子之親信,國家之元老,遇丞相出缺,恒以御史大夫繼任之。
(5) 御史中丞一官為御史府中之實際長官,秩千石而其權甚大。至東漢正式改御史大夫為司空,職司水土,並與司徒、司馬共參與國家大計,其監察職務則全由御史中丞主持,與尚書令、司隸校尉,在朝會時皆專席而坐,京師號為三獨坐。
4. 大司馬:
大司馬一官之取代太尉,也有一種人事背景。漢武帝寵任衛青、霍去病,以其屢立戰功,先拜衛青為大將軍,繼拜霍去病為票騎將軍。到元狩四年,始建大司馬官名,加於大將軍票騎將軍之上,成為一種榮銜。繼之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之名義輔政,權威在丞相之上。宣帝時以大司馬為獨立官名不必繫在將軍名號之上。成帝時始正式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完全取代太尉之職。其官屬有「大司馬司直」「大司馬史」「功曹」「掾史」 「主簿」等。
5. 大將軍:
將軍本軍事統帥,非常任官,亦與政治無涉。國家遇有征伐,即調兵派將,戰畢即罷。自衛青、霍去病以大將軍、票騎將軍加大司馬銜,乃變為常任官。繼之霍光、王鳳皆以大司馬大將軍之名義輔政,位尊宰相,職兼太尉,乃成為軍政最高首長。東漢之外戚經常以大將軍名義輔政專權,如竇憲、鄧騭、梁冀等。大將軍有冠以大司馬號者,亦有不冠以大司馬號者,其不冠大司馬號者則與太傅三公平列為五府。太尉、大司馬與大將軍,因人事更迭,其名義與職權最易混淆。大將軍以下,位擬三公者,其次為票騎將軍,再次為車騎將軍,再次為衛將軍,共為四等。故東漢外戚權臣,大將軍外亦有以票騎、車騎名義輔政者。
(丙)九卿職掌:
漢朝習慣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正九卿。其他「執金吾」、「將作大匠」等為列卿,九卿之秩皆為中二千石。九卿之中又以 太常、光祿勳、衛尉、廷尉、大司農的職掌為重。茲擇要分述如下:
1. 太常與太常博士:太常掌宗廟禮儀。古者,禮教合一,有關學術教育之事,亦歸太常掌管。屬官有太史、太祝、太樂、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下有丞)秩皆六百石。另有太常掾、掌故、令史、待詔等官。「博士」亦屬太常,漢初緣秦制博士有數十人。武帝罷黜百家,置五經博士,從元帝到東漢五經博士凡十四人。東漢於博士之上設祭酒一人,博士 與祭酒博士秩均六百石,然以秩掌通古今為學術權威,故能參與廷議,為清貴之官。
2.光祿勳:光祿勳秦與西漢初年皆稱郎中令,漢武帝時改稱光祿勳。與衛尉同為統率南軍衛護宮廷的軍事統帥,但又為九卿之一。光祿勳所統帥的是郎官,衛尉所統帥的是宮門衛士(衛尉轄官從略,參見後兵制),而光祿勳機構組織特別龐大,除了辦公的丞、掾史、主事之外,所統轄的有:
- 大夫:大夫在周朝時本為一般貴族官吏之通稱,到 了漢朝時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官,專掌議論,而隸屬於光祿勳。並無一定的名額,大約數十人之多。其名稱有「光祿大夫」 (初名中大夫,武帝時更名,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諫大夫(秩比八百石,東漢稱諫議大夫,秩六百石)、「中散大夫」(東漢置,秩六百石)等。大夫的官秩雖不甚顯榮,但隨侍皇帝左右,討論國家大事,經常有批評發言 權,能影響政治。
- 郎:光祿勳所主要統率的是「郎」,「郎」就是皇帝的侍衛。平時侍從,內守宮廷,出充車騎,有「議郎」、「侍郎」、「中郎」、「郎中」等,無固定名額,多時至千人。議郎、侍郎是文職(議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中郎」、「郎中」是武職(中郎秩比六百石,郎中秩比三百石),統帥中郎的有「五官」、「左」、「右」三中郎將,秩皆比二千石;統帥郎中的是「車」、「戶」、「騎」三郎將,秩皆比千石。武帝增置「期門」(後改名虎賁)「羽林」郎,亦各設中郎將統率之 (參見後兵制)。郎官多為貴胄子弟,是天子最親信的衛隊。
- 謁者:掌殿上禮儀與賓讚之事,西漢有謁者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東漢減至三十人,秩四百石,謁者之上置有僕射一人為統率,秩比千石(兩漢同)。
以上看出光祿勳所統轄的,包括有文武官吏形形色色的人員,而構成一個侍衛皇帝的大組織。
3. 廷尉:廷尉掌刑辟,為國家最高司法機構。廷尉之權甚大,凡郡國有疑獄,皆上決於廷尉。中央官吏犯法者,恒下廷尉審判。廷尉之下,有正左右監、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再下有廷尉史、曹掾、從史等。漢習以春秋治獄,武帝時曾用博士弟子之治《尚書》《春秋》者補廷尉史,此以儒生為法官,說明漢之司法不純任法術,亦兼采儒理。武帝時又增置「中都官獄」二十六所,各設令長,東漢皆廢除。
4. 大司農:秦稱治粟內史,武帝時更名大司農,為全國最高財經機構。中國自昔以農立國,以農業為生產之本,故稱司農。下有丞一人,秩比千石,部丞若干人,秩六百石,屬 官自西漢武帝時始,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五令丞,東漢罷均輸。另有鹽官、鐵官,西漢屬司農(中央),東漢屬郡縣(地方)。
5. 少府: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稱:「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給養。」其實少府的職掌,是管理天子宮廷的生活事務,好像清代的內務府總管,所轄有「尚書」、 「符節」、「太醫」、「太官」、「湯官」、「導官」、「樂府」、諸令丞。統領各宮廷、上林苑(漢武帝曾另置水衡都尉一官,位居列卿,專管上林苑之事),及考工、織室、掖庭、暴室,以至狗監馬監的事務。屬官,主要的有尚書、中書、侍中(侍奉皇帝左右贊導眾事,備顧問應對,法駕出,以一人為參乘)、中常侍(宦者,職務略同侍中)、黃門侍郎等。按少府的職掌本屬微末,可是後來尚書的權責日重,名義上雖屬少府,事實上已別成一獨立的機構,要在下面特別說明。其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等屬官,因經常陪奉天子左右,後來也成為政府權要,這都由少府所司演變而來。
(丁)尚書臺:
尚書就是天子的秘書,掌符璽文書之事。西漢之初有尚書四人,分為四曹,一曰「常侍尚書」,主管丞相御史事;一曰「二千石尚書」主管郡國二千石事;一曰「戶曹尚書」主管庶人上書事;一曰「客曹尚書」主外國事,到成帝時增置一「三公曹尚書」共為五尚書。尚書秩六百石,尚書之上設一長官,稱為尚書令(如今之秘書長)秩千石。又有副長官一人,稱尚書僕射,秩六百石。漢武帝晚年喜在宮中內廷處理政事,一度用宦官統領尚書稱為中書令,或中書謁者令(凡加中字者即宮中之意,多為宦官,太史公司馬遷受腐刑後,曾為中書令)。昭宣時仍設中書令,宦官弘恭石顯因為中書令而弄權。至成帝時乃廢中書令,仍歸復尚書令。東漢中興,光武帝特別重用尚書,尚書令之權乃大,又將尚書分為六曹(三公曹、二千石曹、吏曹、民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又置尚書左右丞各一人,每曹尚書之下,設侍郎六人(秩四百石)共為三十六人,令史三人,共十八人,於是尚書的機構龐大,儼然成為一個小型的中央政府。到了漢靈帝時正式稱為「尚書臺」,行政實權乃不在三公而移於尚書。 故東漢之當權大臣,如大將軍等必兼錄尚書事,才是真正的最高行政長官。而朝會時尚書令與御史中丞、司隸校尉,為 「三獨坐」。(見前)
(戊)內朝與外朝:
漢朝的中央政府有內朝外朝之別,這不是一種正式的制度,而是由於人事關係的演變而形成之現象。漢初丞相權大,總攬一切,無所不統(文帝時所寵愛的鄧通受到丞相申屠嘉的斥責,丞相竟能干預到宮廷內的事)。 到了漢武帝時,乾綱獨斷,相權低落。武帝晚年又經常在宮內治事,與左右近臣議訂一切,稱為內廷。丞相不便隨時召入宮中,乃在外朝主持政事,稱為外廷。從此成為一種習慣,乃有內朝外朝或內廷外廷之別。參與內朝機密的多為皇帝身邊的親信侍臣,如尚書、侍中、中常侍、給事中(給事中非正職乃加官,凡大夫議郎等加給事中名義者,使得給事於宮中)與宦官等。後來外戚經常以大將軍錄尚書事名義輔政,輔佐太后幼主得出入禁中,主持內廷,遂為內廷的首腦。往往國家大事由內廷議決,然後交由外廷的丞相三公執行,外朝的權力乃大大的削弱。同時也是造成內外隔閡,東漢以來三公與外戚大將軍不能協調的一項原因。
(己)廷議:
漢代三公九卿分掌庶政,遇有國家大事,天子常召令三公九卿等開廷議討論之,討論結果,再奏請天子裁決,廷議是屬於一項外朝的會議,參與會議人選,往往由天子指定。大致以丞相三公為主,其次為列侯,中二千石,二 千石,太常博士,暨諸有關之專門人員。
(庚)秩祿:
漢代按官階的高低,釐定秩祿的多寡,而漢代的習慣,恒以秩祿代表官階,常稱官吏為若干石。
1. 漢代官吏的待遇,可分為「秩」、「祿」、「俸」三種, 而祿與俸亦可混稱,或總稱俸祿。
2. 「秩」為官階的代表,故稱「官秩」,以石計,石為權名,按一年所得之祿米成數而言,並非實得之數(一石為百二十斤)。
3. 「祿」為粟(穀)(但有時亦發米)以月計,以斛算, 即每月實發粟若干斛。斛為量名,即十斗(一斛之粟可舂為六斗米,權之約合○.四五石)。
4. 祿米之外有俸錢,西漢俸錢與祿米折合配發,東漢則明白規定半錢半穀米。至俸錢與祿米之配合比例時有變更,而史無詳文,頗難確考,一般習慣仍以祿為主。
5. 兩漢秩位自萬石之上公至百石之小吏(百石以下有所謂斗食小吏,如佐史等,歲入不滿百石,月食不過數斛)共為秩祿十五等,列簡表如下:
兩漢秩祿表
官(年)秩 | 月祿(粟若干斛) | 備考 | ||
西漢 | 東漢 | |||
萬石 | 三五○斛 | 三五○斛 | 如上公、三公、大將軍 | |
中二千石 | 一八○斛 | 一八○斛 | 如九卿 | |
二千石 | 一二○斛 | 一二○斛 | 如太子太傅少傅、大長秋、詹事 | |
比二千石 | 一○○斛 | 一○○斛 | 如光祿大夫、中郎將、駙馬都尉 | |
千石 | 九○斛 | 八○斛 | 如丞相將軍長史、御史中丞 | |
比千石 | 八○斛 | 如太中大夫、謁者僕射 | ||
(比千石之下原有八百石,成帝時除) | ||||
六百石 | 七○斛 | 七○斛 | 如將作少府丞、太常掌故 | |
比六百石 | 六○斛 | 五○斛 | 如博士、議郎、謁者 | |
(比六百石以下原有五百石,成帝時除) | ||||
四百石 | 五○斛 | 四五斛 | 如中宮謁者、太子庶子 | |
比四百石 | 四五斛 | 四○斛 | 如侍郎 | |
三百石 | 四○斛 | 四○斛 | 如宮苑丞、公主家丞 | |
比三百石 | 三七斛 | 三七斛 | 如郎中 | |
二百石 | 三○斛 | 三○斛 | 如太史丞、太子舍人、符節令史 | |
比二百石 | 二七斛 | 二七斛 | 如諸公府掾「屬」 | |
百石 | 十六斛 | 十六斛 | 如卒史、獄吏 |
(辛)印綬:與官階相配合的,從天子到百官都有大小形色不同的印綬(天子諸王侯之印稱璽)其制大略如下:
1. 漢天子有「傳國璽」(高祖入關得自秦王子嬰,以後代代相傳)與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紐,其中天子之璽由皇帝隨身佩帶,其他諸璽皆由符璽御史與符璽郎保管。綬帶黃地六采。
2. 諸侯王金璽盭綬(盭綬即綠綬)(東漢為赤綬)。
4. 比二千石以上官皆銀印青綬。
5. 比六百石以上官皆銅印黑綬。
6. 比二百石以上官皆銅印黃綬。
7. 百石官銅印青紺綬。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