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 洋基之光

quill mark

說來慚愧,知道這部片子已經十多年了,直到上星期才親睹本片。

這部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洋基之光》,在棒球界是大名鼎鼎的一部片。從1995年 Cal Ripken Jr.  即將寫下連續出賽紀錄的那時起,台灣的報章、雜誌,總是不停地提到原紀錄保持人 Lou Gehrig,他悲劇的一生,以及這部在他去世後所拍攝,以他一生故事為題材的電影。但是,說者言之鑿鑿,真正看過的,恐怕是少之又少。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1942)  - 洋基之光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User Ratings: 7.7    
Director: Sam Wood
Writer: Paul Gallico; Jo Swerling; Herman J. Mankiewicz
Cast:
Gary Cooper... Henry Louis 'Lou' Gehrig
Teresa Wright... Eleanor Twitchell
Babe Ruth... Babe Ruth
Walter Brennan... Sam Blake
Dan Duryea... Hank Hanneman
Elsa Janssen... Christina 'Mom' Gehrig
Ludwig Stössel... Henry 'Pop' Gehrig (as Ludwig Stossel)
Virginia Gilmore... Myra Tinsley
Bill Dickey... Bill Dickey
Ernie Adams... Miller Huggins
Pierre Watkin... Frank Twitchell
Harry Harvey... Joe McCarthy

久聞其名,總算見識到它的廬山真面目,感覺只有兩個字:「失望」。

真的,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很少有一部「經典名片」,讓我看過以後那麼失望的。

Piper, Piper - James Galway & Sylvia

quill mark

廣告歌是最惡毒的,不管你喜不喜歡,只要它猛打,你不被它洗腦都很難。所以現在我看電視,大部分時間都轉靜音,拒絕讓某些庸俗的歌曲,成為我排除不掉的夢魘。

而另一方面,年紀大了,就愛懷古,懷念過去美好的時光。啊,那個充滿希望與憧憬的年代,連廣告歌都好聽得很呢!不光是廣告期間愛聽,還會特別要去找尋該曲的卡帶或 CD,來自願被洗腦。

James Galway and Sylvia

在許多昔日的廣告歌曲裡,「元本山海苔」的廣告曲,就是令我非常難忘的。但要在多年之後,我才知道這首當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就叫 "Piper, Piper",是由長笛手 James Galway 和鄉村女歌手 Sylvia 共同合作灌錄的,收錄在 James Galway的專輯 "The Wayward Wind" 裡。

我知道出處時,已經有點晚了,所以一直買不到該張 CD。Sylvia 我並不算太陌生,她的一曲 "Nobody",是我很愛聽的歌,但這首 "Piper, Piper",實在不算是她或 James Galway 的名作,所以在他們個別的選輯中也都沒有收錄,只能找尋原專輯才有可能。而偏偏該專輯,也不是 James Galway 的暢銷名片。

上到 YouTube,試試運氣搜尋「元本山海苔」,竟然讓我找到當年廣告的影片,還有 James Galway & Sylvia 的原唱影片檔(畫面是放CD封面)。

想一同和我在悠揚的笛聲,和甜美的嗓音中回味從前嗎?

↓ 元本山海苔廣告。

Category: 6 意見

Most of All You - Love Theme from “Major League"

quill mark

Major League - Bullpen Cart 這是 1989 年棒球搞笑電影《大聯盟》(Major League)的一首插曲,是劇中湯姆.貝林傑(Tom Berenger)和蕾妮.羅素(Rene Russo)兩人所飾角色的愛情主題音樂。

演唱的版本,電影中只出現一小段,於 Tom Berenger 駕「牛棚車」追蹤到 Rene Russo 家中時播出。雖然這部電影,最被一般人所熟知的,是查理.辛(Charlie Sheen)角色的出場音樂 "Wild Thing",但我個人卻特別鍾愛這首抒情動聽的插曲。

幾乎無人知曉

演唱者是「正義兄弟」(The Righteous Brothers)的 Bill Medley,他的前一首電影歌曲 "(I've Had) The Time of My Life" (from "Dirty Dancing", 《熱舞十七》,請見「下流的熱舞 - (I've Had) The Time of My Life」),以及後來老歌重發的 "Unchained Melody" (from "Ghost", 《第六感生死戀》),在 80 年代末期都造成轟動,而這首夾在中間的 "Most of All You" 卻幾乎無人知曉。

我個人為了找尋收錄有這首歌的電影原聲帶 CD,曾費盡不少心力,還託朋友去美國時幫忙尋找,可惜最後還是徒勞無獲。這張 CD 已經絕版多時,未來再發行的機會也相當渺茫,大概只能透過影片的 DVD 來欣賞了(此曲片中只出現一小段,但片尾 Ending Credit 時,倒是有播出完整版)。

Always - From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quill mark

這首由 Irving Berlin 所寫的歌曲,已經算是經典名曲了。創作於 1925 年,後來被用在 1942 年電影 " 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洋基之光 》,參見:「The Pride of the Yankees - 洋基之光」),當成是男女主角的定情歌曲,同時也是片尾 end credits 時演奏的曲子。

我把電影中的這段片段剪出來,一方面可以欣賞歌曲,一方面也可看到 Gary CooperTeresa Wright 在片中談笑、共舞的演出。

↓ " Always " - Music and Lyrics by Irving Berlin. Played by Ray Noble and His Orchestra and sung by Bettye Avery with Ray Noble on the piano.

英文歌詞非常簡單,附上我非常不專業的亂譯如下:

ALWAYS

(Written by Irving Berlin)

I'll be loving you, always (我會愛你,永遠)
With a love that's true, always. (一片真情,永遠)
When the things you've planned (你的理想…)
Need a helping hand, (期人與共)
I will understand, always. (我能善解,永遠)
Always. (永遠)

Days may not be fair, always, (天無多晴,永遠)
That's when I'll be there, always. (我會長伴,永遠)
Not for just an hour, (非僅一時)
Not for just a day, (不單終日)
Not for just a year, (豈只經年)
But always. (但為永遠)

Atlantis Beta 1 與我的 Compro Remote

quill mark

我電腦上用的遙控器,是我的電視卡——Compro Vista T500F——所附相容 MCE 的遙控器,它有 HID 功能,所以經過簡單的設定,我可以用它來遙控 KMPfoobar 2000,還挺方便的。

但現在要用來遙控 XBMC Atlantis 就有點問題了。在不更改任何設定時,只有方向鍵、倒退鍵和 OK 鍵可正常運作,其他就完全不行。

試著設定遙控器

上星期六我安裝完 Atlantis 後,就上到XBMC官網上找尋答案,看到一個  "Tutorial: How to use MCE remote under XP with XBMC" 的教學,於是就按部就班地依照指示,下載相關檔案,安裝,然後設定。

重啟 XBMC 試試看效果——沒有用,和之前的情形一模一樣。

又摸索了一陣子,發現 XBMC 官網上關於遙控器的討論還真不少,翻看了幾則,看得我是頭昏腦脹。現在的我,早就沒有幾年前剛接觸 XBMC 時的那種研究熱情了,所以呢,乾脆放棄。

今天我又試了一次,仍是不成功。推想,可能是:一、我的遙控器只是相容於 MCE,但它並不是真正的 MCE 遙控器;二、Compro 的這款遙控器,有另加 HID 功能,故無法依照教學裡的指示,以 IR SRV 這個軟體來「Disable automatic buttons」,以致新的設定無法取代預設的遙控按鍵。

Compro_remote 既然如此,那我只好用最笨的方法(可能也是最聰明的方法)——用我遙控器的 HID 來遙控吧!XBMC 本來就可以用電腦鍵盤來操作,它本身附有 Keymap.xml 這個檔(於 system 資料夾),來指定鍵盤、遙控器、搖桿的功能。

改用笨方法

我打開 Keymap.xml,參照鍵盤部分的設定,再將幾個常用的按鍵,加進我遙控器的 HID 裡。例如,以鍵盤控制的話, P 是「播放」,Space 是「暫停」,F 是「向前快轉」,R 是「倒退快轉」,X 是「停止」;鍵盤的 Esc 鈕,在 XBMC 裡的功能是「退出目前的選單」,這是個非常常用的按鍵,我在遙控器上找不到可資對應的按鈕,就把 enter 鍵設為 Esc(因為遙控器的 OK 鈕已經有 enter 的功能了)。

設定完後,XBMC Atlantis 已大致可用我的 Compro 遙控器來操作了。Compro 的這只遙控器,可供 HID 使用的按鈕並不多,而且還沒辦法設定複合鍵(例如 Ctl+L),所以我就只設了一些比較必需的按鍵,剩下的,就等以後一邊使用,看有需要再新增了。

Category: 2 意見

英國辣妹 Natasha Marley

quill mark

有時候,從影片或圖片中,看到了一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美女。

但,她畢竟只是活在像素之下的虛幻人物,摸不著,也觸不到。因此,我們的下一步,就只能在茫茫的網路大海中找尋,希望能捕撈到更多該美女的丰姿倩影。

她到底是誰?

然而,姑娘不知是何許人也,亦未詳其姓氏芳名,該如何找尋呢?驚豔之美,只是偶然?

最近,我就遇上了這種情況。不經意地從一組成人圖庫中,看到了一個金髮碧眼的火辣美女。當時,我唯一的線索,只知道她的側腹有刺青。漫無目的地 Google 好久,仍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只好放棄了。

↓ 我就是被這一組圖給電到了……
Sweet Marci_1

Category: 0 意見

XBMC Atlantis Beta 1 初用心得

quill mark

我的 XBOX 荒置了有好一會兒了,而以前用 XBOX 時最常用的 XBMC,也已經很久沒碰了。我曾為 XBMC 專門開了一個使用心得的 Blog,後來因太久沒更新,感到不好意思,就把它給關掉了。

在這段時間裡,我用過許多 Windows 系統下的「媒體中心」,記得起名字的,至少就有:Windows Media Center Edition (XPVista 版都試過)、Meedio、Total Media,還有幾個裝完沒多久就刪的,連名字都想不起來了。

被 XBMC 給寵壞了

或許就是用習慣了 XBMC,這些 Windows 下的媒體中心,竟沒有一個令我滿意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我想,我已被 XBMC 給寵壞了。

昨天收電子郵件時,忽然收到一封來自 XBMC 官網的信:

XBMC 'Atlantis' Beta 1 released - now serving all common platforms
Team-XBMC is proud to announce the first cross-platform Beta version of XBMC media center for Linux, Mac OS X, Windows, and Xbox, in preparation for the upcoming stable release of XBMC, code named 'Atlantis'.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news items associated with this release...
For the full announcement please visit:
http://xbmc.org


XBMCWindows 版,幾個月前我也試用過,當時非常不穩定。現在有了較穩定的版本,雖然還不是正式版,但已經讓我感到興奮不已了!

XBMC 這一次共推出了五種版本,分別是 Live 版、for Mac、for Linux、for Windows 和 for XBOX。Live 版有點像是 Portable 的綠色版,聽說是不必安裝,可燒在光碟中或是存放在隨身碟裡(我還沒用過),其他的就是分別對不同平台所推出的版本,可看出開發小組過去一、兩年來的努力,現在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童年的消逝 -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quill mark

前幾天辛樂克(Sinlaku)颱風來襲,我的房間嚴重漏水,屋外大絃嘈嘈,屋內也小絃切切,在大絃、小絃錯雜彈聲中,我忙著搶救 CD 架上的 CD 和 DVD。

工作告一段落,正欣慰沒有什麼重大損失時,卻發現在書架和床腳邊的夾縫中,站著一本被遺忘的書。

快被遺忘的書

不知道他是何時掉到夾縫裡的。也好險他是站著,所以滿地的積水,只讓他的下半身溼透,我小心地從夾縫中將他救了出來,原來他的名字是:《童年的消逝》。

the_disappearance_of_childhood童年的消逝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作者Neil Postman
譯者:蕭昭君
編者:曾淑正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19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3224593
裝訂:平裝
定價:200元


不知為什麼,我每看到這本書,常常都有「死亡」伴隨著。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從圖書館借來的,看完後不久,作者 Neil Postman 就過世了。我現在手上的這本,是後來在逛二手書店時買的,買回家後一直放著,連一次也沒看過。這次水患,救起了這本書,先是放在窗邊讓他滴水,前天和昨天再一頁一頁地夾進乾的舊報紙,幫忙吸乾水分。

一邊翻頁時,我一邊回想:我為何會去看這本書呢?

關閉 MS Word 的智慧引號

quill mark

寫文章時,提到外國人名、地名,或引述談話的原文時,常常會用到原文。大多時候,當原文裡面有標點符號時,當然是希望維持該標點符號的「原始格式」,也就是說,半形就是半形,不要變成中文介面的全形。這不僅只是美觀的要求,而是有時候,當外文的某些符號,轉成中文碼時,會變成亂碼。例如:「... I観 not」,這是什麼玩意兒?

MS Word 有個自作聰明的功能,叫做「智慧引號」,也就是當我們鍵入時,Microsoft Word 會把一般引號 ( ' 或 " ) 變更為智慧引號(‘或 “或〝)。

我常常被這個功能給氣死。幾個月前,總算知道如何把這個「智慧引號」功能給關掉,但前一陣子電腦重灌,現在又碰到這個問題,一時之間,又忘了該如何去設定了。

在網路搜尋資料久了,就會知道,資料搜尋最難的部分,是找出「關鍵字」。如果我記得那個玩意兒叫做「智慧引號」的話,那不管是在 Word 裡請小幫手幫忙,還是 Google 解決方式,都變得很簡單了。可偏偏就是會忘記那叫「智慧引號」!

Word的說明(Help)如下:

若要開啟或關閉此功能:
  1. 按一下 [工具] 功能表中的 [自動校正選項],然後按一下 [輸入時自動套用格式] 索引標籤。
  2. 在 [依照您的輸入取代] 之下,選取或清除 [將「一般引號」取代為「智慧引號」] 核取方塊。
上次忘了留下記錄,想說那麼簡單的東西,應該不會忘。事實證明,上了年紀,記憶力真的退化了。趕緊把解決方法寫下來,下次就不用再多花時間盲目亂試了。

Category: 0 意見

WLW 的 Auto Linking 功能

quill mark

我是用 WLWWindows Live Writer)寫網誌的。事實上,我還是新手,只用了大概一個多月吧。雖然使用 WLW 的「資歷」尚淺,但已覺得這真是一個方便且功能強大的軟體(其實我也沒有用過別的軟體啦……)。最棒的是,WLW 是「免費」的!這實在不像是微軟的作風,難得微軟大發慈悲,不下載來用用,怎對得起自己呢?

好用的 Plug-in

WLW 如此好用的原因之一,是各路英雄好漢所撰寫的各種 plug-in 小程式。使用者可以找尋自己想添加的 plug-in,讓自己在寫作網誌時更加方便。

例如,我目前使用的這個 template,我自己有另作一些設定,以前要加入這些設定的 html tag 時,總是要切換到原始碼模式,再手動鍵入;後來我安裝了一個簡單的小 plug-in:WLW Html Snippets Tool,然後把自訂的 tag 儲存下來,當要使用時,只要按一個按鈕就好了,非常方便。

Auto Linking 然後,我又裝了一個 WikiPedia Plugin,是幫忙加入 Wikipedia 連結的小工具。這個小工具,是把我們選取的字詞,以 Wikipedia 網址的模式加上超連結,省去我們自己上到 Wiki 去搜尋、複製連結、加入超連結等手續。

當然,它只是幫我們加上 Wiki 模式的超連結,但不保證那個超連結是有效的,所以在加入連結之後,最好自己點滑鼠右鍵,選「Open Link」,實地去看看該網址是不是真的有效。

Category: 0 意見

Wagner Gala - 1994 年柏林愛樂除夕音樂會 DVD

quill mark

把這張DVD拿出來,乃因為在介紹《尼貝龍指環──愛情與權力的世紀之謎》這本書時,有用到這張DVD的擷取片斷,既然提到了,也就更進一步講一下吧。

台灣獨發的 DVD

wagner_gala_DVD我會知道這張 DVD(圖左,圖片取材自博客來),是先在 YouTube 上看到這個精釆演出的片斷,然後才一路去找這場音樂會的實況錄影。很怪異的,這個演出,在國外並沒有 DVD 的發行(網路上找不到發行的紀錄),只有 CD 版的實況錄音;反倒是台灣環球,是唯一發行 DVD 的公司。

或許也因為這樣,這張 DVD 的畫質不算特別傑出(見擷圖),音效部分也沒有現今比較流行的 DTS,只有兩聲道的 Dolby Digital,和 Linear PCM(我反而比較喜歡這個)。

向單一作曲家致敬

CD 小冊子裡的介紹文,對這次演出有簡短的介紹。首先,「除夕音樂會」(New Year's Eve Gala),是一年一度在柏林市音樂廳所舉行的音樂盛會,雖然不是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所創立,但他從1970年起,將其變成是常態性的重要演出。

1989年卡拉揚逝世,阿巴多Claudio Abbado)接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一職,這個傳統仍持續下來,而且從此之後,每年的音樂會都只演出單一作曲家的作品,來向該作曲家致敬。

1991年是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1992年是李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在1993年12月31日的音樂會,則是華格納Richard Wagner)。這是個很不尋常的選擇,因為阿巴多過去在史卡拉歌劇院,或是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時,華格納的作品都不是他著名的演出曲目。

獨唱皆一時之選

wagner_gala參加演出的四位獨唱者,也都是一時之選。美國女高音 Cheryl Studer,在音樂會中演出兩個她非常拿手的角色:Elsa 和 Elisabeth;來自 Würzburg 的德國次女高音 Waltraud Meier,則演唱 Ortrud 和 Sieglinde;德國男高音 Siegfried Jerusalem,演唱 Siegmund;威爾斯男低音 Bryn Terfel,他的演出角色分別是 Wolfram 和 Hans Sachs。

這張 CD 很可惜的,因為容量的關係,比起 DVD 版來說,有做了一點刪剪(DVD 有 90 分鐘,而 CD 只裝下 76 分 29 秒)。像壓軸的《女武神》第一幕二重唱,DVD 是從「齊格琳德自述身世」(許多男人在這廳堂裡坐著……)唱起,而 CD 這部分整段刪掉,而是從齊格蒙回應「幸福的女子,這朋友現在擁抱著妳……」開始。

Category: 0 意見

尼貝龍指環 - 愛情與權力的世紀之謎

quill mark

我開始聽華格納的樂劇《尼貝龍指環》(Richard Wagner, Der Ring des Nibelungen),大概是在2001年左右。在此之前,只在《唱片聖經》裡有看過介紹,當時只想:是什麼樣的鉅作,要十九張 LP 才裝的下呀?

栽進無底深淵

後來接觸了一些像尼釆、叔本華、艾略特等的東西,加上一直久仰其名,且常常可在電影、廣告配樂中聽到的〈女武神的騎行〉(Ride of the Valkyries),讓我興起了想要一窺堂奧的衝動,於是就一頭栽進《指環》的無盡深淵了。

cooke_introduction_to_ring 我是個音樂門外漢,所以必須先做足功課,才敢挑戰這種大部頭的東西。在做功課的過程中,我試過不少種「方法」,例如,先買布烈茲的那套 DVD 來看(Der Ring des Nibelungen / Patrice Chéreau - Pierre Boulez, Bayreuth Festival),希望透過實際的演出以及字幕的呈現,能快速地看懂也聽懂《指環》。

接著,又去買 Deryck Cooke 的那套 "An Introduction to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來聽,以求能了解《指環》中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方式不錯,幫助不大

現在回想起來,這些方式都不能算錯,但對我的幫助卻都不大。DVD 之所以無用,乃因其翻譯得不甚理想的中文字幕,和那已經算是「惡搞」的舞台製作;另外,這套 DVD 的音樂演奏和演唱也並不特別傑出。

Category: 1 意見

Impossible Dream - 不可能的夢

quill mark

這是百老匯音樂劇《夢幻騎士》(Man of la Mancha)中最著名的歌曲,灌錄成唱片者,不計其數,最有名的,當屬音樂劇的原唱版本,由 Richard Kiley 演唱。以下是從 YouTube 找到的現場演唱:

前總統陳水扁,在 2007 年 9 月 6 日與華府「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進行視訊會談時,有特別提到這首歌,並唸出了這首歌的歌詞。以下是總統府提供的新聞稿裡面,關於歌詞部分的文字:

(前面政治性 blablabla 省略……)
 
最後,本人要引用紐約百老匯音樂劇《夢幻騎士》其中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不可能的夢〉(The Impossible Dream) ,來表達……(政治性 blablabla 中略)。
 
這一首歌是這樣寫的:「要敢夢不可能實現的夢,要敢對抗無法擊敗的敵人,忍受那無法忍受的苦楚,奔向那勇者不敢前去的地方,改正那無法改正的錯誤,追求遠方的純潔與高雅。
 
當雙臂疲累不堪時,更要試著去靠近那遙不可及的星星。這是我的追求,不論希望多麼渺茫、不管目標多麼遙遠,我將毫無遲疑的為正義而戰,為神聖的使命而奮不顧身。」
 
我知道只要堅持對此榮耀的追求,當我躺下之時我心將永享寧靜,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好,受到輕視且滿身傷痕的人們,為追求那遙不可及的星星,將依然全力奮戰直到耗盡所有的勇氣。」(後面政治性blablabla也省略……)

引用這首歌,應該不會是陳前總統的主意,不過他文膽的翻譯算是非常不錯的,至少上面的中譯,是我所見過最正確的。

1967 年,美國聯盟波士頓紅襪隊,在極度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得了該年美國聯盟冠軍,對此,波士頓球迷有個專有名詞,就叫做:"The Impossible Dream"。我不十分確定這是不是受到這首歌的影響,可以肯定的是,這齣音樂劇首演於 1965 年,時間點是蠻接近的。

這首歌的英文歌詞如下: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dream ... the impossible dream ...
To fight ... the unbeatable foe ...
To bear ... with unbearable sorrow ...
To run ...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

To right ... the unrightable wrong ...
To love ...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
To try ...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
To reach ... the unreachable star ...

This is my quest, to follow that star ...
No matter how hopeless, no matter how far ...
To fight for the right, without question or pause ...
To be willing to march into Hell, for a Heavenly cause ...

And I know if I'll only be true, to this glorious quest,
That my heart will lie will lie peaceful and calm, when I'm laid to my rest ...

And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for this:
That one man, scorned and covered with scars,
Still strove, with his last ounce of courage,
To reach ... the unreachable star ...

我也很喜歡改編自此音樂劇的電影:1972 年的《夢幻騎士》,雖然該片評價和賣座都很差,但可以看到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和彼德.奧圖(Peter O'Toole),一切都值得。

Category: 0 意見

Lili Marleen - 莉莉瑪蓮

quill mark

小時候,我大哥有買過一張電影歌曲選輯,印象中裡面有《第一滴血》、《戰火浮生錄》,和《莉莉瑪蓮》等電影歌曲。

不知是錄音帶的標示錯誤,還是我自己看錯,我一直把《莉莉瑪蓮》這部電影,和一首一直不斷反覆、有點類似進行曲的旋律連結在一起,這個印象一直保留到現在,我只要一聽到那段旋律,想到的就是《莉莉瑪蓮》。

美麗的錯誤

這當然是錯的。我說的那個旋律,應該是拉斐爾(Maurice Ravel)的〈波麗露〉(Boléro),是《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電影裡的曲子。這個錯誤,我是在幾年前看了《莉莉瑪蓮》(Lili Marleen)這部電影之後才知道的。而 "Lili Marleen",本是一首二次大戰時期的流行歌曲。

↓ Lili Marleen (from the movie "Lili Marleen")

關於這首歌,我在網路搜尋的過程中,先找到了一個由呂鴻賓所寫的「誰演唱莉莉瑪琳」這篇文章(作者呂鴻賓為了找這首歌,花了三十年!),然後從文章裡提到的線索,找到了《名曲背後的故事》這本書,也看到了當年介紹這首歌的文章。現在網路資訊發達,Wiki 百科全書查閱方便,類似的資料可說一搜即得,這種為了找歌找上三十年的傳奇事蹟,自然是不會再發生了。

公版電影下載網站:imovies.blogspot.com

quill mark

前幾天才發現了這一個網站(其實說是部落格──或網誌──比較正確):imovies.blogspot.com,只覺得相見恨晚!

這個部落格專門分享一些已過版權保護期限,或是因為其他因素而成為「公版權」(public domain)的影片(包含電影和電視節目),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直接下載的載點,而不是比較麻煩的 p2p。當然,站裡面的電影畫質並不理想,多是大小在 250 mb 左右的 mp4 檔,但有些片子,不透過這種管道收看,在台灣還真看不到哩!

這幾天,我就看了 Cary GrantIrene Dunne 主演的 "Penny Serenade",James Stewart Paulette Goddard 主演的 "Pot o' Gold",Ava Gardner 主演的 "Whistle Stop",正準備要看的,有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的 "Young and Inncent" 和 Sophia Loren "Two Women"。

這只是我隨興亂點,看到有我喜愛的女明星或導演,就下載來看看。另外還有許多看起來頗嚴肅,或是評價普通的,我就先跳過。

對了,裡面的片子,網路上好像都找不到字幕(我是指英文字幕,中文字幕是想都不敢想),可能是大部分的片子,都還沒有DVD的發行,或根本是太冷門了吧!

決定把該網站的連結,放在這個部落格的 Top Menu上。現在唯一擔心的,是沒那麼多時間來消化下載的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