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

quill mark

市面上的攝影書籍很多,我買來看的很少。看的幾本,也多是譯自外文的著作。

最不想看「xx聖經」

我覺得很奇怪,國內出版的這方面書籍,作者和編者的心血,往往都花在如何取一個響亮、可唬人的書名,而不願花功夫去編寫一本內容實在、理論與實務並重的紮實著作。

我自己看這類書的標準是——凡是書名有「聖經」、「寶典」的,絕對不碰;而某些「XXXX就對了!」的書,對我來說,書名這麼取,那「就錯了」!

我覺得,文字和影像雖是兩種不同的媒介,但其所傳達出的美學概念、素養卻是相通的。一個書名(文字)取得如此誇大、膚淺的著者,其美學修養或其專業知識,肯定不會是我所欣賞的那一類藝術家。

教科書般的書名

冼鏡光先生的這一本《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有著教科書般平凡的書名,則是與我上述標準完全背道而馳的一本書。他沒有自封為「聖經」、「寶典」,也沒有用「夯」、「炫」、「in」、「high」、「ㄅㄧㄤˋ」這些故做年輕、流行的用語;從書名就可看出,本書內容與取材不花俏、不媚俗的本質。

數位相機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

  • 書號:SIM-966
  • 作者:冼鏡光
  • 語言:中文繁體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
  • 開數:18 K(精裝)
  • 頁數:766頁
  • 定價:890元
  • ISBN:978-957-499-803-6
  • 條碼:9789574998036

本書在網路上,有提供部分內容 Pdf 檔下載,想試看的話,可以至本書的作者為本書所設的網頁下載。另外,作者本人的部落格,也是值得愛好攝影人士常去逛逛的地方:「冼鏡光的肥皂箱」。

以下請先看本書的簡介

這是一本探討數位相機科學面、而不觸及攝影藝術面的著作,所以討論的內容著重在數位相機的基本觀念、使用技巧,而且在必要時提供理論基礎、方便澄清一些論點。正因為如此,本書的對象是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知識、而期望一窺數位相機堂奧的讀者;不過,對初學者而言,本書也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入門知識,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打下基礎。

這本書對單眼數位相機著墨不多,而是針對非單眼相機做深入的探討。雖然如此,本書的內容對單眼數位相機的使用人仍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因為除了操作方式之外,基本原理只有一個、而且是相通的。

在翻閱這本書時您會讀到許多同類書籍著墨不多(譬如曝光與測光的觀念與技巧)、或是說得不十分清楚(譬如景深的真諦與f值的定義)、甚至於略而不提的內容(譬如完整的轉換鏡頭解說,如何使用單眼相機鏡頭、為什麼單眼相機應該用圓偏光鏡等等)。所以,這本書應該可以幫助您了解幾乎所有非單眼數位相機的重要知識與論題;更重要的是,本書用相當仔細而且嚴謹的筆調解釋每一個重要的課題與概念,對想要登堂入室的讀者而言,這恐怕是目前唯一做到這個層次的中文參考書。

在〈單元A 寫在前面〉裡,作者可說是很不「識趣」地提出幾點:

  • 本書沒有或講得很少的內容。……有興趣的話應該參看專書。
  • 這本書適合單眼相機用家嗎?答案視需要而異。……若是以了解器材為主(比如單眼相機鏡頭),這本以消費型數位相機為對象的書也許就不十分合適……
  • 本書不是選購指南。……
  • 本書不能取代使用手冊。……
  • 本書不是照片集!……

好了,這本厚達 766 頁、18 開全彩銅版紙印刷、售價 890 元的大部頭著作,卻在一開頭就告訴我們,有許多東西,還得要去「參看專書」,而且不適合某些單眼相機使用者(可能是最大一群會買書的潛在客戶)。同時,書中沒有提供器材選購指南,也說它不能取代說明書;而且,還沒有好看的照片可以欣賞!

提供正確的觀念與資訊

我一開始,因為簡介上說的「這本書對單眼數位相機著墨不多,而是針對非單眼相機做深入的探討……」,故對這本書沒什麼興趣。這多少,是由於手中沒有一般所謂的 DC,而且把 DC 的操作,想像得太過簡單。

但當我在網上相關論壇逛過一段時間後,便開始對一些基本觀念產生了迷惑。片幅會不會影響景深?焦段不同會不會造成壓縮感的差別? APS 的安全快門,要不要乘以 1.5?放大倍率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某些屬於光學領域的知識,原本該是經過驗證,且不容置疑的;但為何中文網路上的說法,往往百家爭鳴,同時還相互矛盾、彼此抵觸?

我想,這是網路時代來臨之後,公眾發言權的普及,造成阿貓阿狗都可以發表意見,如此一來,許多似是而非,不成熟且錯誤的資訊,就這麼以訛傳訛地擴散開了。搜尋引擎,只會列出點閱率高的受歡迎資訊,卻不見得是最正確的。

而這本《數位相機:觀念、技巧與原理》,如果能看通的話,我想,必可成為網路上的「流言終結者」,矯正不少已廣為流傳的錯誤觀念。所以,我會買這本書,是想將其當成百科全書來看待,有閒時翻上一翻,不強求全部理解;而當遇到一些不懂的觀念問題時,再來研究、鑽研書上的解說。

負責任的書

我還欣賞本書作者負責任的態度。一本書,最重的是知識的傳遞,作者應盡量避免自己的著作,誤導了讀者。本書作者一直還在網頁上發表勘誤,表示他對本書內容所抱持的嚴謹態度,這也證明,書本中的內容,是經得起各方檢驗的。

這本書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厚、太重,翻閱起來頗為吃力。像我喜歡躺在床上看書,還曾一不小心,扭傷了手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