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年有兩部「羅賓漢」。這部由 John Irvin 執導,Patrick Bergin 主演的《羅賓漢》(Robin Hood),在美國並沒有上到戲院放映,只在電視上播出,並發行成錄影帶上市。在有些國家,仍是有排上戲院檔期的。
主角的魅力不足
這部《羅賓漢》,先不論製作的規模和花費的成本,光是看男主角,就已經輸掉了一大半。當年另一部羅賓漢——《俠盜王子羅賓漢》(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是由當時好萊塢「金童」凱文.科斯納主演,難怪這部電影不敢與其正面交鋒。
Robin Hood (1991)
User Rating: 5.9/10
Director: John Irvin
Writers : Sam Resnick (story)Cast:
Patrick Bergin... Sir Robert Hode / Robin Hood
Uma Thurman... Maid Marian
Jürgen Prochnow... Sir Miles Folcanet (as Jurgen Prochnow)
Edward Fox... Prince John
Jeroen Krabbé... Baron Roger Daguerre (as Jeroen Krabbe)
Danny Webb... Much the Miller (as Daniel Webb)
Conrad Asquith... Lodwick
Barry Stanton... Miter
Owen Teale... Will Scarlett
Phelim McDermott... Jester
Carolyn Backhouse... Nicole, Roger's Mistress
David Morrissey... Little John
Caspar De La Mare... Sam Timmons the Carpenter
Cecily Hobbs... Mabel
Gabrielle Reidy... Lily
截至今日,所有在電影版演出羅賓漢的演員,除了 1993 年搞笑的那一部之外,本片的 Patrick Bergin 是知名度最低的一個了;當然,這麼比對 Patrick Bergin 有些不公平,因為別版的羅賓漢,從 Douglas Fairbanks、Errol Flynn、Sean Connery、Kevin Costner,到最新的 Russel Crowe,每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牌巨星,能和這些巨星比擬的演員,本來就不多見。
但這也可看出,這部電影從選角起,似乎就註定了不成功的命運。別片的羅賓漢,都會找大明星來扮演,因為「羅賓漢」這種傳奇人物,需要的是明星的氣質與風範,那種一站出來就是主角的架勢,不是光靠演技就能彌補的。而本片的導演,很顯然不能明白這一點。
頗受好評
我看了不少研究羅賓漢的網站,有評論到電影的,普偏對這部電影評價不錯,而對凱文科斯納版則多所批評。我不知為何有這樣的結果,依我個人的觀賞經驗,本片沒有任何一點可以勝過凱文.科斯納版。我想,或許是受到凱文.科斯納從九○年代中期起,那敗壞的形象所影響吧!
劇情簡介:
羅伯特.候德爵士,是薩克遜貴族,他為了保護一個叫馬區的盜獵者,與諾曼貴族 Miles Folcanet 結怨。他與當地地方首長 Roger Daguerre 男爵原是朋友,但在法庭之上,因他不肯屈服而與 Daguerre 決裂,他不服從裁判逃出法庭,和他的隨從威爾.史卡列特躲進森林成為不法之徒。
在森林裡,他遇到一個陌生大漢,與他在獨木橋上對打後,那名叫小約翰的陌生人,帶著他和威爾到森林一處薩克遜貧民躲藏的地方。在那裡,羅伯特自稱為羅賓漢,並以他的高超箭術,成為那群好漢的一員。
成為森林大盜
羅賓漢知道 Miles Folcanet 將帶著大批金錢經過森林,於是帶著好漢們去打劫。Miles Folcanet 正帶著他即將過門的妻子瑪莉安隨行,瑪莉安是 Roger Daguerre 的姪女,他在羅賓漢保護盜獵者時就與他見過面,對羅賓漢留下過不錯的印象。
羅賓漢劫走金錢,但對瑪莉安十分禮遇,讓她毫髮無損回家。瑪莉安後來女扮男裝,前來森林偷偷打探,被發現行蹤之後,以男孩的身分加入好漢行列。
羅賓漢得到私人訊息,瑪莉安要約他單獨見面,他原先要一人赴約,但在眾人反對之下,他帶著新加入的男孩同行。
這次約會,是 Roger Daguerre 男爵誘捕羅賓漢的陷阱。扮成男孩的正牌瑪莉安,一聽到羅賓漢是來赴瑪莉安的約,即知這其中有詐,在緊要關頭拉著羅賓漢逃生。她表明了身份,兩人並相互傾吐愛意。
和平相處,共創未來
羅賓漢等人接著又搶了大批稅金,他主張將錢還給人民,這項提議得到全部好漢的支持,但其中一人心生怨恨,他偷偷挾持瑪莉安回到 Roger Daguerre 的城堡,並向男爵報告羅賓漢等人的行蹤。
約翰親王前來巡察,他撥給 Miles Folcanet 士兵,要他捉拿羅賓漢歸案。Miles Folcanet 打算一與瑪莉安完婚後,就要對羅賓漢等人展開掃盪。
羅賓漢則主動出擊,他前一日先躲進了教堂,而綠林好漢在塔克修士的帶領下,化妝成愚人節的遊行隊伍進城。Folcanet 與瑪莉安的婚禮進行到一半,被羅賓漢打斷,而此時好漢也攻了進城。羅賓漢與 Miles Folcanet 激烈對打,最後將他殺死,而威爾.史卡列特則與 Roger Daguerre 男爵交鋒,他力勸男爵放下武器,讓薩克遜與諾曼人和平相處,共創未來。
Roger Daguerre 被威爾的話感動,他與羅賓漢和好,不再追究過去的事,並讓瑪莉安嫁給羅賓漢。而此時,天空露出了久違的陽光。
這部電影的劇情,與 1938 年版(請見:羅賓漢的經典之作: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1938))有不少相似之處;例如,一開始馬區(Much the Miller's Son)的森林盜獵,和羅賓漢的仗義相救,這個段落就等於是 1938 年的重拍版。我覺得這個開場拍得非常成功,把森林追逐的緊張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也間接地讓觀眾了解,1938 年版雖然經典,但早該 update 了!
另外,用這一段當做開場,應該也有「致敬」的目的。
理查一世的消失
但是,等到主角羅賓漢一出場,整個氣勢就遜掉了。本片的羅賓漢並不風趣,他的出手解救,還要靠威爾.史卡列特在一旁催促;我還真覺得,那威爾.史卡列特還比較有主角的架勢。
本片的劇情,著墨於族群的衝突,而且其分量,是所有羅賓漢電影中最重的。也可能為了這個主題,片中把理查一世國王復位的劇情全部拿掉,讓羅賓漢遠離權力鬥爭的旋渦,專注於濟弱扶傾的俠盜事業。
其實,過去想強調族群衝突的羅賓漢故事,都有一個小盲點,就是——理查一世國王也是諾曼人。
一般是用理查一世比較公正,或是他在十字軍東征上,表現出對宗教的虔敬與無畏的勇氣,來解釋他為何較能為薩克遜人所接受,但這理由的確有點牽強。
本片完全避開這種矛盾,而最後的結局,不在於受擁載的國王復位,而在舊首長對族群問題的正面態度。太陽在此刻露臉,因為在羅賓漢與瑪莉安這「異族」的通婚,象徵兩族群融合的光明未來。
綠林好漢的缺席
本片和其對手《俠盜王子羅賓漢》,至少有兩點安排是雷同的。第一是羅賓漢與小約翰的相遇,兩片都保留了獨木橋上的比棍,而且羅賓漢都是藉由小約翰的引介,而加入一個已經成形的「綠林好漢」。
另一個是法場救人。兩片都有無辜兒童被問吊,而本片比較成功地突顯統治者的殘暴。
我認為,本片在綠林好漢的描寫上是失敗的。片中的綠林好漢不夠逍遙快活,羅賓漢也不是眾人的領袖,他隱藏他貴族的身分,與其他人的地位相若。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那種同生共死的患難情誼,也看不到相互毒舌、彼此打鬧的夥伴氣氛。這裡的綠林好漢,有點像是 1922 年的 Fairbanks 版,成了無關痛癢的裝飾品。
多此一舉
這個版本中的瑪莉安,是所有版本當中最主動的,也是唯一曾女扮男裝的。鄔瑪.舒曼的瑪莉安,我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但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可能是和羅賓漢的互動不夠感人,或是和 Patrick Bergin 沒產生什麼化學作用吧。
本片沒有諾丁漢郡長,也沒有基.吉斯本,但這兩人分別都有可以類比角色(Baron Roger Daguerre 和 Sir Miles Folcanet)。為何不乾脆用郡長和吉斯本就好呢?可能是想避開觀眾對這兩人的主觀印象吧!我是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人物群像
↓ 瑪莉安(Maid Marian) | |
綠林好漢(Merry Men):
↓ 威爾.史卡列特(Will Scarlet) | ↓ 塔克修士(Friar Tuck) |
↓ 小約翰(Little John) | ↓ 磨坊工馬區(Much the Miller's Son) |
反派人物:
↓ Sir Miles Folcanet(基.吉斯本 Guy of Gisbourne) | ↓ Baron Roger Daguerre(諾丁漢郡長 Sheriff of Nottingham) |
↓ 約翰親王(Prince John) |
Fafner's Rating
總評價:★★★
導演: | ★★★½ | 編劇: | ★★½ |
演員: | ★★★ |
許多場景的氣氛有出來,但故事本身,只是還好而已。配角的演出稱職,但主角的英雄氣慨不夠,與女主角的戀情也不動人,覺得光是這兩點,就讓整體的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
我功力不足,實在無法理解,為何有些羅賓漢專家會推薦這一片呢?是想顯得與眾不同,還是想打壓知名度較高的科斯納版呢?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