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t for Life (1956) -- 電影「梵谷傳」

quill mark

Old DVD Cover每一本好書的背後,一定有一部很糟(或很平常)的改編電影。

Irving Stone梵谷為主角的傳記小說 "Lust for Life", 在 1956 年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由大導演 Vincente Minnelli 執導,巨星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和安東尼昆(Anthony Quinn)主演。

精釆的詮釋?

本片評價頗高,許多人稱讚 Vincente Minnelli 的考據功夫,還有 Kirk Douglas 的精釆詮譯,以及 Anthony Quinn 那搶盡風頭的短暫演出。Anthony Quinn 的「高更」,為他贏得了一座金像獎最佳男配角;Kirk Douglas梵谷,則讓他奪得金球獎最佳戲劇類男主角獎,但金像獎敗給了《國王與我》的尤伯連納(Yul Brynner)。

我第一次看這部片的時候,並沒有看過原著。當時看的是公版 DVD(封面就像右圖那樣,我比較喜歡這個封面),片子才播一半左右就播不動,應該是買到瑕疵片。但因為不如想像中好看,所以也就沒有去換片或重買一次。

Lust for Life DVD Cover梵谷傳 Lust for Life (1956)

User Rating: 7.3/10
Director: Vincente Minnelli
Writers: Norman Corwin (screenplay), Irving Stone (novel)

Cast:
Kirk Douglas... Vincent Van Gogh
Anthony Quinn... Paul Gauguin
James Donald... Theo Van Gogh
Pamela Brown... Christine
Everett Sloane... Dr. Gachet
Niall MacGinnis... Roulin
Noel Purcell... Anton Mauve
Jeanette Sterke... Kay

等到看過原著後,再回過頭來看這部電影,只覺得這片拍得好爛。我搞不懂,如果導演、編劇要以自己的想法,來拍攝他們心目中的梵谷傳記,那為何要掛 Irving Stone 的名字?為何要用 Lust for Life 當片名?

完全不同於原著的改編

梵谷是一位真實人物,他的故事,又不是 Irving Stone 創造出來的。想拍梵谷傳,買下了 "Lust for Life" 的電影版權,難道不是因為 Irving Stone 所串接而成的故事很傳神、很吸引人,或是 Irving Stone 的切入觀點很有說服力,很能引起共鳴嗎?買了版權卻又捨棄原著,難不成只想借用這本傳記小說的知名度而已?

我覺得 Irving Stone  "Lust for Life" 的價值,在於作者將梵谷的書信與文獻加以消化、吸收,佐以他從實地訪談所搜集得來的資料,再加上一些巧思與適度的想像,使之成為一部流暢又寫實的故事。

電影因為時間的限制,必須將故事濃縮、精簡,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整個故事發展,竟與原著找不到太多相似點,那也蠻神奇的。

其實,梵谷故事的大綱,任誰來講差別都不會太大,重要的是各環節的因果關連,以及詮釋的角度。

切入點的差異

Irving Stone梵谷二十出頭的第一次戀愛失敗,當成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之後他莽莽撞撞,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波瑞納治的經歷,讓他徹底放棄過去,進而確定以繪畫當成終生志業;其中,弟弟西奧是他重要的推手,他的幾次出現,都是梵谷生命的轉折點,他的忠告,也都發揮了引導的效用。

而電影版的西奧,是個可有可無的配角。電影的最重要配角,是高更。

原著中,雖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梵谷發狂的原因,但從整個脈絡來看,阿爾的天氣、強烈的太陽和狂暴的北風是外在因素;他長年的營養失調,往往只飲咖啡和苦艾酒維生,而偏執又易激動的個性,則是他本身的內在因素。Irving Stone 在前面,已經不時留下伏筆,記者的預言、瑪雅的出現,都是前兆。割耳事件,Rachel 已經好幾次開玩笑說,她想要梵谷可愛的小耳朵。

電影版,給我的感覺是他害怕孤獨;高更想要離去,造成了他的瘋狂。而為何要割下耳朵?電影幾乎沒有交待,我只看到梵谷和 Rachel 見面時,Rachel 曾摸了一下他的耳朵,但電影中耳朵並沒有拿來送人。

梵谷為何自殺?原著中似乎歸因於他多年的懷才不遇,他畫夠了、也畫累了;然後是他對自己精神疾病的恐懼,還有不想成為西奧的累贅等等。

電影版的理由,我覺得可能和下面我要提到的對話有關。

死亡的身影

我本來是希望,在電影中可以聽到或看到原著中的某些重要對白或場景,但我一直聽不到也看不見。電影中最重要的幾句話,出自梵谷和聖瑞米修女的一段談話,當時梵谷正在畫《麥田的收割者》:
Wheat Fields with Reaper at Sunrise 

修女看了畫,先說:「這畫好美。」(我聽到這句話時笑了出來……) 隨後她看看窗外,問梵谷說,麥田裡根本就沒有人,為何畫裡面有個收割者啊?

梵谷回答:「那只是一個在酷暑下,努力地想完成工作的人。那是死亡的身影。」

修女說:「那死亡似乎並不悲傷。」

梵谷說:「沒錯,修女。那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一片純金黃色的陽光淹沒萬物時的死亡。」

這幾句對白,未見於原著之中,應是編劇自創。這段話,在片尾時再度出現,應該就是用來解釋梵谷的一生。所以,梵谷的自我了斷,是為了成就他心中那副美麗的圖畫?

我不確定,也不同意。

補充:

看完《梵谷書簡全集》,發現我上面的話只對了一半。這幾句對白,未見於 "Lust for Life" 原著,但出現在 "Dear Theo" 裡,所以並不是編劇所自創。

上面的對話,是我的翻譯。而《梵谷書簡全集》裡雨云的翻譯:「我在這收割者身上——一個模糊的身影,像魔鬼般地在日正當中奮力想完成他的工作——看到死神的意象,而人性則是他正在收割的麥子。因此,它恰是我以前試畫的播種者之反面。可是此一死神了無哀傷痕跡,在堂皇的白晝兀自前進,頭上的太陽正以純金色的光線普照萬物。」

請見:梵谷書簡全集 -- Part 5 卷四 1886.3 - 1890.7

 

Fafner's Rating

總評價:★★★

導演: ★★★ 編劇: ★★
演員: ★★★★

 

我還蠻喜歡寇克.道格拉斯和安東尼昆,所以這方面我給的分數比較高。除了這兩個算是成功的選角之外,其他的就只算普通。西奧選的太老(他出場時應該只有二十三歲),凱伊又太年輕了點。但反正這些角色的戲份不多,所以也就隨便啦。

 

Vincente Minnelli 的電影,除了 Meet Me in St. Louis 外,我還沒看過我喜歡的,他的風格不對我的味吧!我對本片的編劇非常不滿意,我覺得他對梵谷的了解太膚淺了。因為這是部名片,所以我還是保留一點餘地,畢竟那麼多人覺得是經典,那問題也很有可能只是出自於我的無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