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勃.阿特曼的梵谷傳奇 - Vincent & Theo (1990)

quill mark

Robert Altman 是大師;大師的作品,有時很難懂。

他稍有名氣的作品,我差不多都看了。非常非常喜歡的,只有 1975 年的 Nashville 一部。這部電影,讓我喜歡到買書回來想好好研究(The Nashville Chronicles),不過我一直沒空去看就是了(懶)。

其他還算喜歡的,有 MASHMcCabe & Mrs. MillerThe Long GoodbyeGosford ParkA Prairie Home Companion;不怎麼喜歡,但還好的,Thieves Like UsImagesPopeyeThe PlayerPrêt-à-PorterShort Cuts;完全看不懂的,3 Women

而就算是 Nashville,我也從沒勇氣從頭再看一遍。偶而想到了,挑幾個段落看看而已。

Vincent & Theo (1990)

Vincent and TheoUser Rating: 7.2/10
Director: Robert Altman
Writer: Julian Mitchell
Cast:
Tim Roth... Vincent Van Gogh
Paul Rhys... Theodore 'Theo' Van Gogh
Peter Tuinman... Anton Mauve
Marie Louise Stheins... Jet Mauve
Jip Wijngaarden... Sien Hoornik
Jean-Denis Monory... Emile Bernard
Johanna ter Steege... Jo Bonger
Wladimir Yordanoff... Paul Gauguin
Alain Vergne... Dr. Rey
Féodor Atkine... Dr. Peyron (as Feodor Atkine)
Jean-Pierre Cassel... Dr. Paul Gachet
Bernadette Giraud... Marguerite Gachet

角色導向的手法

1990 年的 Robert Altman,仍籠罩在 80 年代《大力水手》(Popeye)的失敗夢魘下,故「只能」執導這部原為電視影集的影片。他要到 93 年的《超級大玩家》(The Player)後,才重回主流電影導演的地位。

一般的說法,Robert Altman 是「角色導向」的導演,而不是「情節導向」的導演。他的電影,有時只有劇情大綱,或是一個概念,然後就開拍了。電影中的某些對白與演出,都是演員即興演出的,Robert Altman 則鼓勵這種半即興的演出。

所以,電影本身的重點,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而由這些細微的互動,來呈現出各個角色彼此的關係和其心態,進而鋪陳出整個情境,再藉由這些情境來推動整個故事。

總而言之,Robert Altman 所擅長的,是處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他特愛將一堆人物框限在一場聚會之中,表面上的光鮮亮麗,對比於其下暗潮洶湧的勾心鬥角,一個個居心叵測的旁敲刺探、曲迎奉承,一樁樁笑裡藏刀的利害算計、機巧謀略,都在這種多線交疊的多重互動之中,以最寫實的方式呈現。

所以,你能期待 Robert Altman 拍出什麼樣的梵谷傳記?

諷刺意味十足的開場

本片 "Vincent & Theo",是少數將西奧提升到主角地位的梵谷傳記,這個角度是正確的。但 Robert Altman 卻不是一個能具體表現劇情,讓故事來主導影片的導演;梵谷有著戲劇化的一生,若少了外在事件的種種衝擊,光只探討內在情緒的轉變,總覺得一定會有所缺撼。

我不知道這個缺撼,是否是因為剪輯的關係。本片原是拍攝成四小時的迷你影集,而我們後來看到的電影版,則被剪為兩個多小時,或許這才是某些劇情交待得不夠清楚的原因。

和五○年代的那部《梵谷傳》(請見:Lust for Life (1956) -- 電影「梵谷傳」)電影相較,這部電影的色調真實多了。《梵谷傳》仍傳承了好萊塢黃金時代那種光鮮、亮麗的佈景,主角除了衣服比較破舊之外,基本上還是整齊乾淨。"Vincent & Theo" 則不避諱地以簡陋、破爛、污穢、昏暗,來為貧窮和絕望繪上實際的色彩。梵谷從頭到尾牙齒都黑黑的,和資料上他的牙齒狀況,是比較吻合的。

片子是從名畫《向日葵》的拍賣會開始,這個安排,和之前提過的梵谷記錄片(請見:梵谷記錄片-- Vincent: The Full Story)幾乎一模一樣。當價碼越喊越高,影像則轉換到在波瑞納治的梵谷,他衣衫襤褸、臉面垢黑,窩在他的陰暗簡陋的矮房子裡,四壁貼滿了他習作的素描;他向氣質出眾、衣著光鮮的西奧正式宣告,他要當一名畫家,此時拍賣場的喊價聲成了背景音效。當兩兄弟的爭執告一段落,畫面又切回拍賣會現場,那幅梵谷的《向日葵》,最終的成交價是二千二百五十萬英磅,創下當時的紀錄,而且比先前的紀錄高出四倍多。

這種極具諷刺意味的開場,安排得相當高明,效果也非常顯著。但這一幕當中,兩兄弟都各有情緒失控的暴怒場面,拂袖、摔門、撕畫、吼叫,這種衝突景象,成了整齣戲暴動、不安的重要推力,到後來竟成了固定模式。情緒失控,是這兩兄弟共有的特質,這種失控,往往伴隨著先前的壓抑和沮喪。

慾求不滿,情緒失控

衝突的根源,往往不是誤解,也不是價值觀的歧異,而是一種渴望的未能滿足。梵谷已經完全性無能,而西奧染有梅毒,性渴望無法得到宣洩,這是肉體上的封閉。這兩人都是不健康的,所以他們對情緖的掌控就很失敗。

電影裡的西奧,他性愛的前戲比較像是戀物癖,他不停地親吻、吸舔女伴裸露的肩膀和小腿,但每每在更一進步動作之前就被外來客給打斷。性渴望和工作上的不能滿足,是他挫折、沮喪的來源。

梵谷的挫折,在生理上著墨並不多,但心理層面上對愛的渴求,以及占有慾的滿足,則是處處可見。很多人用心理分析的模式,來解釋梵谷癲癎病的發作時機,因為梵谷的妄想和瘋狂行為,往往是在被拋棄,或是感到獨佔情況被威脅後才發生。而電影則針對這一點來沿伸,例如,在梵谷得知喬安娜產子後,他在一個由兩株大樹分隔而成的三角畫面的中央寫生(三角關係),他一邊畫畫,一邊低聲咒罵:「你們要把那個混蛋(私生子)取名為文生?愚蠢!荒謬……」。梵谷最後的自盡,也是這種被遺棄的妄想所引發。

喬安娜可能想要西奧全部的愛,外加能夠分享梵谷的愛,所以他要求要看梵谷寫給西奧的信。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宮廷式的爭寵鬥爭,喬安娜以子為貴而得到勝利,落敗的一方則默默退出,甚至告別人生舞台。

刻意製造衝突

為了製造衝突,電影改變了現實人物的個性,西奧的太太喬安娜,在本片中對梵谷是帶有敵意的,Robert Altman 老是安排她在吃東西,貪求口慾上的滿足,是否用來象徵心理狀態(食量 = 慾望),我就不清楚了。

而嘉舍醫師,在本片也變成是極端父權角色的壓迫者,他對女兒的掌控干涉,和對梵谷的疑心防備,和歷史上的真實角色有所差距。

兩兄弟都歷經過一次產子過程。梵谷是在海灘上與莫夫翻臉,而克麗絲汀氣呼呼地直奔大海,在海水中說她要生了;西奧是他半夜起床,看到喬安娜在刷廚房地板時,喬安娜忽然說她要生了。這兩者是不是有特別的相關性,我還連不太起來,但喬安娜的舉動,或許可解釋為一種主權的宣示吧(?)。

電影中,我看不到梵谷創作時的理想性,看不出他堅持的路線,Robert Altman 對這對兄弟的故事,興趣仍止於內在的衝突,而幾乎全然忽略藝術工作者在創作時,所貫注的心血和所抱持的熱忱。因此,即便本片兩大主角——梵谷西奧Tim RothPaul Rhys),他們的扮相和詮釋堪稱是史上最佳,且場景的搭建和視覺上的效果也相當傳神,但我仍覺得本片錯失掉的,比它所表現出的,要多出太多太多。

Fafner's Rating

總評價:★★★½

導演: ★★★ 編劇: ★★★½
演員: ★★★★

 

演員的演出精釆,但是導演的重心,和我所希望看到的,差距太大。分散來看,有許多片斷的效果極佳,場景也非常真實,但整體來說,故事顯得不太吸引人,而且節奏也過於沉悶。

目前最佳的選擇,好像仍是記錄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