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羅賓漢電影的結局,都是理查一世國王回國重登王位,而羅賓漢和瑪莉安共結連理。這種類似童話的歡喜大結局,是你我都愛看的。
但是,傳說中的羅賓漢,卻不一定是這樣的結局。以 Howard Pyle 所編寫的 "The Merry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來說吧,書裡沒有理查的重登王位,而是羅賓漢跟隨理查出國征戰,多年後他回國重返雪伍德,最後遭背叛而死。
沒人想看英雄之死
電影受到時間的限制,沒有一部可以演到羅賓漢的死;當然,這段悲傷的故事,應該也沒多少人想要看。
1976 年的《羅賓漢與瑪莉安》("Robin and Marian"),卻是要演出這段從沒人演過的故事。
Robin and Marian (1976)
User Rating: 6.5/10
Director: Richard Lester
Writer: James Goldman (written by)Cast:
Sean Connery... Robin Hood
Audrey Hepburn... Lady Marian
Robert Shaw... Sheriff of Nottingham
Richard Harris... Richard the Lionheart
Nicol Williamson... Little John
Denholm Elliott... Will Scarlett
Kenneth Haigh... Sir Ranulf
Ronnie Barker... Friar Tuck
Ian Holm... King John
Bill Maynard... Mercadier
Esmond Knight... Old Defender
Veronica Quilligan... Sister Mary
Peter Butterworth... Surgeon
John Barrett... Jack
Kenneth Cranham... Jack's Apprentice
我說過,這部電影,幾乎可以回答我們在讀 Howard Pyle 的羅賓漢故事所產生的疑問:「為何沒有瑪莉安?」
因為,如果要將傳說中羅賓漢的封爵、出征、遭陷、死亡等情節都保留在書裡,那瑪莉安的存在會造成極大的困擾。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跳過這位女主角,讓羅賓漢少掉談情說愛、結婚成家的人生大事,如此在發展故事時,就不必一直要去考慮女主人該在何處、或當時該做什麼樣的處置。
如果有了瑪莉安,那就會如同這部電影一樣,當羅賓漢出征時,瑪莉安勢必成了苦守寒窯的怨婦;當羅賓漢回國,他一定得回家和老婆團聚;當他就醫,這妻子就會守在身邊,那女院長的陰謀就難以得逞……
劇情簡介:
羅賓漢與小約翰在理查一世國王麾下南征北討,二十年過去了。在理查一世死後,兩人決定回英格蘭,當他們重返雪伍德森林舊地重遊時,遇到了老同伴威爾.史卡列特和塔克修士。
情人出家,清修渡日
羅賓漢隨即去探視舊情人瑪莉安。瑪莉安現在是女修道院院長,修道院交不出繁重的稅金,這一天剛好是諾丁漢郡長要來捉拿她入獄的日子。羅賓漢當然不會看著瑪莉安被捕,他把瑪莉安帶回森林。
郡長並沒有和羅賓漢衝突,他只是把修道院的其他修女帶走,等著羅賓漢來救。果然,羅賓漢和小約翰闖入城堡救人,但還多虧了塔克和威爾.史卡列特及時出現支援,否則他們無法從郡長佈下的陷阱中脫困。
瑪莉安和羅賓漢重續舊情。瑪莉安告訴羅賓漢,在他當年不告而別後,她曾嘗試自殺,被修女所救後,就出家當了修女,並學習醫術。
新的綠林好漢
羅賓漢前往救人時,被其中一名鄉民認出。現在鄉民們紛紛到森林裡投靠羅賓漢,想學過去的綠林好漢一樣,抵抗暴政。
約翰國王派出軍隊打算鎮壓,但在諾丁漢郡長的指揮下,軍隊只在森林外圍固守,等羅賓漢率眾決戰。小約翰和瑪莉安都力勸羅賓漢不要出戰,但羅賓漢不聽勸,他和郡長約定,以兩人對戰結果決勝負——若羅賓漢勝,軍隊須撤退;若郡長勝,羅賓漢的眾人也會散去。
兩人展開生死對戰。羅賓漢初時占上風,但體力不繼,不久就被郡長痛宰,身中數劍,傷重無法站立。眼看羅賓漢即將命喪郡長劍下,他卻奮起最後氣力,出乎意料外地刺死郡長。
羅賓漢之死
郡長已死,國王的軍隊卻沒有依約退兵,反而趁機進攻,在森林外將老弱的抗暴鄉民一網打盡,威爾.史卡列特和塔克修士,也敵不過年輕的騎士而被捕。
在郡長倒下時,小約翰和瑪莉安立刻上前察看羅賓漢傷勢,他們把羅賓漢帶至修道院醫治,但瑪莉安支開小約翰,自飲毒藥後,又騙羅賓漢喝下。
羅賓漢得知中毒,初時感到憤怒,後來知道瑪莉安都是出於愛他,於是也坦然面對死亡。他吩咐小約翰,將他和瑪莉安同喪在箭落下的地方,然後對著窗外射出最後一箭。
這部電影的「爆炸性」結局,使其票房與口碑都收到影響。多數人看完後的感覺,都是無法接受,而且感到莫名其妙。一來,是大家不喜歡看英雄橫死(電影評論者焦雄屏就曾說:「小時候我有本羅賓漢童話,末尾一章說,羅賓漢為修道院的修女出賣,中計躺在床上流血致死。每每快到此章我便跳過不看。」);二來,是大家不能接受那加害者,竟是羅賓漢的情人瑪莉安。
年華逝去,英雄白頭
本片就是羅賓漢最後一章「尾聲」的改編。維持了羅賓漢的結局,只是把修道院的修女,變成了瑪莉安。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所呈現出的真實質感,那是我們比較能接受的中世紀模樣,而不是舊時好萊塢那種華麗、乾淨的人造布景。而故事本身所呈現出的,是另一種截然不同於浪漫童話的天真情趣,而是一種哀歎年華逝去、英雄白頭的世故與感傷。
劇中的羅賓漢,是不知歲月已經降臨身上的老頑童,他只有在片子最初,表現得比理查一世國王還要成熟、明理;其他時候,他比起周遭的人,像是小約翰、瑪莉安,甚至是郡長,都還要幼稚些。他只憑真覺反應而欠缺思考的處世態度,讓他的行為與他的年齡和經驗不能相襯。
乾癟的蘋果
片頭與片尾,導演都用三顆乾癟的蘋果,來象徵英雄的遲暮,這是歲月所留下的痕跡,無人能夠倖免於外。羅賓漢和理查一世一樣,都想藉著一次又一次的征戰,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這就是他們不肯歇息,不願停止冒險的動機。
諾丁漢郡長說,他太了解羅賓漢了,「他愛上了死亡。他調笑死亡,他逗弄死亡。」在劇中,這是羅賓漢的最愛,他愛上那種與死為鄰的感覺,他玩著死亡的遊戲,享受著接近死亡時的恐懼,以及從死神手中溜走時的那種快感。
這種刺激的快感,是他冒險的原動力,至於旁人的愛與效忠,他已視為理所當然,這種負擔不曾牽絆過他,所以他是不負責任的。
英雄的不服老、不認輸,倒楣的是愛上英雄、願意跟隨英雄領導的眾人。理查國王拖累了羅賓漢,而羅賓漢拖累了瑪麗安、小約翰、威爾.史卡列特、塔克修士,和那些只憑羅賓漢昔時威名就前來投靠的新綠林好漢們。
瑪莉安的最終決定
片中的羅賓漢,是個不令人滿意的主角,對於他的行為和決定,編劇並沒有提供比較令人滿意的解答。
而女主角瑪莉安,則是令人困惑的,她最終的決定,動機為何?目的又為何?電影中並沒有提供一個比較清楚的脈胳,所以觀眾在震驚之餘,很難認同她的行為,甚至許多人覺得她的行為可鄙、荒謬。
有人認為,瑪莉安是基於報復——報復羅賓漢二十年前的不告而別,報復他二十年來連一封信也不曾寫。也有人說,瑪莉安是為了佔有,因為惟有如此,羅賓漢才能完全屬於她。
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當羅賓漢問瑪莉安為什麼要這麼做時,瑪莉安的回答,是由於她愛他,愛的程度,遠遠超過羅賓漢所能理解、所能想像。我覺得這一段告白,已經解釋了,她這麼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羅賓漢。
所以,羅賓漢似乎懂了,他又問:「我再也無法像今天一樣了,對不對?」瑪莉安搖頭,表示羅賓漢傷勢過重,已經無法復原了。羅賓漢這才說:「那這樣也好。」
一起含笑而去
瑪莉安知道,羅賓漢已經沒得救了;或是說,就算是救得回性命,他也不可能像過去這樣地四處闖蕩、冒險。所以,她選擇以最沒有痛苦的方式,來幫羅賓漢解脫,因她知道,對羅賓漢來說,那樣的生活,是生不如死的。
而因為她愛得太深,故她無法再過著沒有他的日子,她只有陪著他一起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還記得,當羅賓漢第一次離開她時,她曾經自殺未遂;而這一次,在沒有人阻止的情況下,她得以與她的最愛,一起喪命。
另外,我注意到,整部電影都是用寫實的角度拍攝,所以劇中人物所使用的器具、所住的房舍,都非常簡陋;但最終瑪莉安用來盛裝毒藥的器皿,卻是一只相當精緻的杯子,那杯子的模樣,教人不想到「聖杯」都很困難。最後那隻杯子,和三個乾癟的蘋果一同置於窗前,是終結電影的最後畫面。
至於那是什麼意思,我不太確定,就不妄加推測。
人物群像
↓ 瑪莉安(Maid Marian) | ↓ 獅心王理查一世(King Richard) |
綠林好漢(Merry Men):
↓ 威爾.史卡列特(Will Scarlet) | ↓ 塔克修士(Friar Tuck) |
↓ 小約翰(Little John) | |
反派人物:
↓ 約翰親王(Prince John) | ↓ 諾丁漢郡長(Sheriff of Nottingham) |
Fafner's Rating
總評價:★★★★
導演: | ★★★½ | 編劇: | ★★★★ |
演員: | ★★★★½ |
最後的高潮,劇情交待得不夠清楚,以至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猜測,我覺得這是最可惜的。
本片呈現出英雄真實的面相,著重描寫他性格上的缺失。而江人代有才人出,不肯面對現實,只想活在幻境或過去光榮的人,只好被殘酷地淘汰。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不太適合對未來充滿憧憬年輕人看,倒是比較適合已經體會到年齡壓力的中、老年影迷觀賞。
演員的演出,無論主、配角,幾乎找不出任何瑕疵,不過小約翰和我心目中的理想,略有點小差異。影片的調性過於黯淡,若能多增加一點輕鬆、浪漫的小插曲,會讓這部電影更討喜一點。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