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明日:Bee Gees - Tomorrow Tomorrow

quill mark

Robin Gibb 於 1969 年 3 月 19 日向外界宣布他脫團的消息。在同一天,Bee Gees 剩下的團員——Barry GibbMaurice Gibb 和鼓手 Colin Petersen,則正在錄音間錄製他們的新歌 "Tomorrow Tomorrow"。

Barry 與 Robin 由來以久的爭執

Bee Gees 兄弟的不合,是在灌錄專輯 "Odessa" 時全面爆發。Barry GibbRobin Gibb 在創作上的歧見由來以久,此次 Robin 想要創作出一張結構緊密、內容豐富的概念性專輯,但 Barry 想走比較保守一點的路線,他覺得在當時推出一套雙張專輯(double album)並不合適。

Bee Gees - Tomorrow Tomorrow另外在歌曲寫作方面,兩人觀念也是南轅北轍。Robin 滿腦子新奇的幻想情節,喜歡運用與眾不同的文字;而 Barry 則偏好「正常」一點的浪漫情歌。兩人在共同寫曲時,每每因為觀念的不同而起爭執,在錄製 "Odessa" 專輯時,Barry 曾暗示他想要離團,同時在某一次爭吵之後,他甚至大聲抱怨:「我再也無法與 Robin 共事了!」

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卻是 Robin。唱片錄完後,Robin Gibb 就不再與兄弟或家人們連絡,他們彼此間透過媒體互相放話,交惡的氣氛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想要先發制人

Robert Stigwood 知道 Robin Gibb 已經著手籌劃他的個人專輯,因此早在 Robin 正式宣布離團之前,他就要求 Bee Gees 趕快將手邊的作品交出,以便搶先在 Robin Gibb 的單曲推出之前上市。最後被 Robert Stigwood 看中的,就是 "Tomorrow Tomorrow" 這首歌。

Category: 3 意見

DIY:Laserjet 3300 3330 Scanner Error 故障排除記

quill mark

自從我的 HP Laserjet 3300 更換過「取紙輪」(Pickup Roller)之後(請見:DIY:我的 HP LaserJet 3300 復活記),它正常地運作了好一會兒。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印表機在開機後,掃描器的感光棒開始不正常地移動,並發出嘰嘰的怪聲。

要「熱身」多久啊?

Scanner Bulb Warming Up 起初這種情形只是偶而發生,後來變成常常發生;起初也只是有怪聲,LCD 顯示的印表機狀態,從 Scanner Bulb Warming Up 到 READY 要等很久,而到後來,終於變成了 Scanner Error 而當機了。

再次 DIY 吧!先 Google 一下,惠保科技的網頁上,說「HP MFP 3300 / 3330 / 3380:掃描器來回移動、發出怪聲」 的解決方式如下:

  1. 按「Menu」,進入Maintenance
  2. 選擇 Power Save Time
  3. 將 Power Saving Time 由12小時轉成1小時
    這是因為HP 出廠時是預定12小時,換句話說,列印機內的掃描器光管,在你最後一次操作後會長開12小時才會關閉。 如此, 便能保護你的掃描器。
  4. 最後更新新的 firmware。

如仍未見改善,更換一個正常的掃描器,便能直接有效地改決這個問題。而我們能為您提供掃描器維修服務。

 

HP 的網站上的解決之道是(這算是官方的解決法?):

HP LaserJet 3300mfp Series Products - Scanner Bulb Error Message

ISSUE:

A Scanner Bulb Error message is received as a result of the HP LaserJet 3300mfp series product scanner’s inability to find the home reference point.

SOLUTION:

Perform the following steps to walk the scan assembly from the home base and resolve the issue.

  1. Remove and replace the power cord from the unit.
  2. Wait approximately 35 seconds for the scanning assembly to "walk out" and then quickly remove the plug again.
  3. Repeat steps 1 and 2, three to four times until the head moves approximately 1 inch away from its normal resting place.
  4. Replace the plug and let the product fully finish the boot cycle.

If this does not resolve the issue or the issue returns, upgrading the product firmware may help. The firmware upgrade can be found at the HP Web site Downloads, Drivers, and Notifications page .

大概是說,拔掉插頭再重新插上,約末 35 秒後,等掃描器移動出來就立即拔掉插頭。重複這個步驟三至四次,直到掃描器移到平時停置處外約一吋遠的地方,這時重新插上插頭,等待開機程序跑完。若還不能解決的話,那就請更新韌體。

上面的方法我都試過了,完全無效。

Category: 8 意見

Popular Photography 2012 年度風雲相機:Canon 5D Mark III

quill mark

明年一月號的 Popular Photography 雜誌已經出刊了,這是該雜誌「年度風雲相機」(Camera of the Year)揭曉的一期。今年的這個榮銜,回到了數位單眼相機第一大廠 Canon 手中,獲獎的是 5D Mark III

Camera of the Year 2012 logo 過去兩年,這個榮銜都是由 Sony 所獨佔,得獎的分別是去年的無反光鏡相機 NEX-7,和前年的半透式反光鏡相機 A55,這兩篇文章請見:〈Popular Photography 2011 年度風雲相機:Sony NEX-7〉、〈Popular Photography 2010 年度風雲相機 - Sony Α55〉。

我的第一篇翻譯是在大前年,當年獲選的是 Nikon 的高像素旗艦機 D3X(請見〈Popular Photography 2009 年度最佳相機〉)。

今年的這個結果很令我意外。該文在 Popular Photography 的網站上還沒上線,故原文連結就不附了。


2012 年度風雲相機:

新潮……成熟 —— Canon EOS 5D Mark III

 

這是我們所測試過最好的一台低光源數位單眼相機。對靜態相片攝影者而言,它是一台接近完美的拍攝工具,而對影片拍攝者而言,它更可分身成為頂尖的利器(top gun)。儘管這是個新機型,但卻是以那歷久不衰的耐操機為基礎,它主要的客群是嚴肅攝影者,但業餘和專業攝影者也都一體適用。它是 Canon EOS 5D Mark III,亦是「最精良或重新定義攝影」的相機,我們 2012年的「年度風雲相機」。


CANON EOS 5D MARK III


得獎原因

  • 過人的低光源表現。
  • 極為平衡的影像畫質。
  • 先進的錄影功能,包括直接傳送。
  • 為狂熱攝影者所設計的操控外觀。
  • 機身建構耐用,但不會過重。
  • 龐大的 Canon 鏡頭群/配件系統。

Category: 2 意見

五月一日:Bee Gees - First of May

quill mark

有些歌曲,在發行之初不是很受歡迎,也就是說沒能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曲;但是它們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越經咀嚼,就越能體現其雋永甘妙的滋味,因而成了代代傳唱的經典曲。

First Of May - Single我覺得,Bee Gees 1969 年的 "First of May" 就是這樣的一首歌曲。

美國成績令人失望

"First of May" 出自 Bee Gees 重返英國後的第四張錄音專輯 "Odessa",是該專輯的首支主打單曲。雖然此曲在英國榜得到排行第六名,在德國第三、荷蘭第二,看起來還相當不錯,但是在美國 Billboard 排行榜,於連續兩首 Top 10 單曲之後的這首新專輯主打歌,只以排行第三十七名坐收,是個令人非常失望的成績。

1971 年的英國電影《兩小無猜》(Melody),採用了不少 Bee Gees 這個時期的作品當插曲,而這首緬懷兒時初戀的情歌,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首。《兩小無猜》在英、美兩地的票房並不好,卻意外地在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大受歡迎,而電影當中的歌曲,也在電影走紅的地方成了影迷耳熟能詳的「名曲」。

我開了個玩笑:Bee Gees - I Started a Joke

quill mark

從回到英國、打入國際市場之後,Bee Gees 共發行了七首單曲,這才終於闖進全世界最大流行音樂市場——美國——的排行前十名,而那首歌還是以一個死刑犯為主角所唱出的歌曲:"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請見〈一定要傳個話給你:Bee Gees - 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I Started a Joke - SingleBee Gees 乘勝追擊,他們在美國的下一首單曲,是出自他們第三張專輯 "Idea" 中的 "I Started a Joke"。

不見於英國市場

在這首歌之前,Bee Gees 已經連續三首歌曲是直接以單曲唱片發行,而不見於專輯之中。("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原先不包含在 "Idea" 專輯中,是單曲在美國大受歡迎後,才臨時收錄在較晚發行的美版專輯之中。)

可能由於當時英、美市場在購買唱片時的消費差異,使得英國市場會刻意把單曲唱片和專輯唱片的發行區分開來;而美國則是儘量以單曲來促銷專輯,用暢銷單曲來帶動專輯的買氣。

所以這首 "I Started a Joke",只在一部分歐洲市場和美國以單曲發行,在英國並沒有單曲唱片上市。在美國的 Billboard 的排行榜上, "I Started a Joke" 改寫了他們前首 "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創下的美國最佳紀錄(第八名),得到排行第六名;而在荷蘭和奧地利,"I Started a Joke" 皆獲得第三名。

Category: 3 意見

一定要傳個話給你:Bee Gees - 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quill mark

最近,披頭四(Beatles)的名曲 "Hey Jude" 好像又熱門了起來。

2011-2012 賽季奪得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EPL)冠軍的是曼城隊(Manchester City F.C.),這是這支球隊自 1968 年以來,首度贏得英格蘭頂級足球聯賽的冠軍,中間隔了有 44 年之久。當賽季的最後一場比賽,曼城在終場前完成不可思議的大逆轉奪下冠軍時,主場的曼城球迷高聲齊唱著 "Hey Jude" ——這是他們上次奪冠時所流行的歌曲啊!

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 Bee Gees Single當然,真正炒熱這首歌的,還是在倫敦奧運開幕時,Beatles 成員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上台演唱這首由他所寫、所唱的名曲……

Hey Jude 之前……

"Hey Jude" 是在 1968 年 9 月登上英國排行冠軍;被 "Hey Jude" 擠下冠軍王座的,就是 Bee Gees 樂團於英國的第二首冠軍曲—— "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Bee Gees 的第一首英國冠軍曲 "Massachusetts",在美國市場只獲得了第 11 名,和 Top 10 緣慳一面。"I've Gotta Get a Message to You" 則彌補了這個小缺撼,因為它最高名次曾攀升到 Billboard 排行榜的第 8 名,成為 Bee Gees 首支全美 Top 10 單曲,這也是 Bee Gees 出道以來,在美國成績最好的歌。

Category: 4 意見

三個漫畫資料網站

quill mark

乳首が見える在寫《戰後漫畫50年史》系列文時,為了要找圖,我拼命地在網路之間搜尋。覺得最好用的,莫過於 Google 的搜索圖片功能了,但除此之外,也發現了幾個資料相當豐富的網站,就將其加到了「書籤」裡頭;不過,以後要上到這些網站的機率,恐怕不會太高了。

古老資料的查詢

第一個推薦的是「マンガ、アニメ、オタク関係の資料」這個站,裡面有許多舊漫畫刊物的封面和內容圖片,大概是以 1950 年為一個分界線,之前的全放在「1800年から1950年までの資料」裡,之後是以每十年一個單位,分別放在「1950年代の資料」、「1960年代の資料」、「1970年代の資料」、「1970年代の資料」、「1990年代の資料」、「2000年代の資料」和「2010年代の資料」裡。

早期的圖片不好找,故參考的地方比較多,但隨著《戰後漫畫50年史》的演進,後來就比較少上到這裡來找了。

劇畫狂室:收集劇畫的網站

再來的一個是在找「黃色寫實漫畫」(エロ劇畫)的資料時,所發現的一個網站:「劇画狂室」。網站裡有大張的漫畫、雜誌封面,還把目錄列出,是一個資料性很強的網站。但很可惜除了封面以外,網站內並沒有內容的圖像,好像也沒有劇情或畫風的分析,不過光是封面,就已經很夠看了。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X

quill mark

《戰後漫畫50年史》出版於 1995 年,書上把第九章所談論的事件當成是「歷史」,而在第十章所要探討的兩項事件,則是發生 1990 年代,是處於「現在進行式」的事件。


第十章  1990 年代的兩個事件

這兩個事件,第一是手塚治虫漫畫中的黑人歧視事件,第二是漫畫中不合適的性表現。

Jungle Emperor Leo - Cover手塚治虫的歧視事件,發生在他過世後的第二年(1990 年),位於堺市的一個團體「消除黑人歧視會」,對當時出版手塚治虫漫畫的出版社提出抗議,他們認為手塚治虫的漫畫裡(如著名的《森林大帝》)存在著對黑人的歧視,希望出版社能妥善處理。

名著也遭殃

手塚治虫作品被點名之前的那幾年,日本社會就已經瀰漫著一股檢討的風潮,這種現象乃受西方國家積極弭平種族歧視的作為所影響。

一些存在許久的世界名著都難逃過這種批判,比較著名的像是 Helen Bannerman 的繪本《小黑人桑寶》(The Story of Little Black Sambo)和洛夫廷(Hugh Lofting)的《杜立特醫生的故事》(Doctor Dolittle),都因為用語的歧視,或是畫法的模式化,而被迫出版新的「修改版本」,或是直接讓其「絕版」。

1989 年「堺市女性團體聯絡協商會」舉辦了活動,《每日新聞》報導了這項消息,報導中指出:「……世界知名的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將皮膚雪白、眼睛大大、眉毛長長的白雪公主當成『美女』,這是認為白人高人一等的表現,和黑人歧視有關,所以有問題。」

SeedNet 的網頁空間停止了!

quill mark

從今天(2012 年 10 月 1 日)起,遠傳(原 SeedNet)寬頻用戶的「網頁空間服務」停止了:

 seednet_homepage

網誌裡有一些小檔案,我是放在這個免費的網路空間上頭,除了有段期間裡面的檔案忽然神秘消失以外(資料夾和檔名都還在,只是檔案大小變成 0 kb),其他時候用起來還算穩定。反正我的這些檔案都很小,所占的流量根本就微不足道,速度上也沒什麼特別的要求,就這麼一直用了下來。

「雲端硬碟」取而代之

遠傳現在改用「雲端硬碟」來取代「個人網頁空間」,好不好用還不知道,但所面臨的直接困擾就是必須把舊的連結一一更新,這做起來不太麻煩,但很瑣碎。很奇怪那麼大的網路服務商就不能幫忙保留原址,或用轉址的方式來處理?一定要讓使用者自行處理這些小事。還好我的東西不多,不然要更改起來就累死人了。

目前是把所能想到,而且影響到網誌外觀的東西先改好,例如說「滾動標籤雲」,還有介紹到音樂時嵌入的 player 和 mp3 檔。如果發現有什麼分享的檔案失效的話,請自行將原連結內的「http://homepage8.seed.net.tw/web@5/fafner/」更改為「http://mirokofafner.miroko.tw/」其他子目錄和檔名都照舊,這樣應該就可以找到舊檔了;不然,就是留言給我,我再來修正連結。

就這樣!

Category: 0 意見

強寶:Bee Gees - Jumbo

quill mark

Bee Gees 自從回到英國、進軍國際市場以來,在美國推出了五首單曲,每一首都打進 Top 20;而在英國,除了前兩首之外,更是連續三首進到前十名,其中包括一首冠軍曲 "Massachusetts"。

Jumbo - Single這個好氣勢,到他們的下一支單曲 "Jumbo" 時中斷了。

令人失望的成績

"Jumbo" 於 1968 年 3 月上市。和前一首單曲 "Words" 一樣,是單獨為了發行成單曲唱片所寫、所錄的歌,因此並不包含在他們當時的專輯之中。

但和 "Words" 不同的是,"Jumbo" 被認為是首失敗之作,因此後來所發行的各種精選輯唱片裡,都不曾收錄過這首歌曲。

在 1991 年 "Tales from the Brothers Gibb" 套裝 CD 發行之前,"Jumbo" 和它的 B 面曲 "The Singer Sang His Song" 一樣,都只留有最初的單聲道單曲版。除非樂迷當年曾經買進這張單曲唱片,否則後來是有錢也買不到、聽不到這首歌的。

"Jumbo" 在美國 Billboard 單曲榜的最高名次是第 57 名,在英國則是第 25 名。雖然在德國這首歌得到了第 5 名,但考慮到 Bee Gees 在德國已經是進續三首單曲("Massachusetts"、"World"、"Words" )都奪下冠軍,這個第 5 名還真是令人失望的成績——況且,自從 "Jumbo" 中斷了 Bee Gees 在德國的連續冠軍霸業後,他們要到十九年後的 1987 年,才以 "You Win Again" 再獲德國冠軍。

Category: 0 意見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X

quill mark

關於漫畫歷史的部分,主要在《戰後漫畫 50 年史》的前八章講述,從第九章起,作者介紹的是發生在一九七○年代與漫畫有關,而前一章未能提到的問題,和一九八○、一九九○年代的漫畫「事件」。


第九章  70~80 年代的事件目錄

作者竹內長武認為日本的戰後漫畫有所謂的「十年周期」,他說:「戰後漫畫每十年就會拓寬新的表現方式的範圍……」簡單分類,就是:

  • 1950 年代:手塚治虫的故事漫畫
  • 1960 年代:寫實漫畫
  • 1970 年代:少女漫畫

Moebius但到了 1980,竹內長武卻以為「沒有發生之前那種大的地殼變動」,他勉強提到了大友克洋,他說:「受到法國漫畫家墨必斯(Moebius)影響的大友有著細緻且冷酷的畫風和感性,他用《童夢》《AKIRA》等作品影響了同時代的很多漫畫作家。……但是,他還沒有達到能夠代表 1980 年代的運動體的高度。」

注:Moebius大友克洋可以參見「漫言」的相關訪談中譯:〈Moebius 談他的藝術/目疾/傳奇:我像一隻獨角獸〉和〈大友克洋對談井上雄彥:當代最強畫師之間的對話〉。

缺少強烈衝擊力

而 1990 年代呢?竹內長武說這是一個「更加不透明的時代」:「1986 年前後的美食漫畫熱、1980 年代後半期的黃色女性漫畫熱、1991 年的宗教漫畫熱等雖然還在 90 年代留有餘韻,但卻沒有了之前那種強烈的衝擊力。」

話語: Bee Gees - Words

quill mark

這首 "Words",是 Bee Gees 早期由大哥貝瑞.吉布(Barry Gibb)所獨唱的招牌曲。

Bee Gees - WordsBarry Gibb 說:「這首歌寫於羅伯.史提伍(Robert Stigwood)位於倫敦 Adams Row 的家中。羅伯最善於激勵藝人創造出最佳作品,而我覺得這首曲子,是我們對他信任的回報。」

以單聲道版本聞名

但又有一種說法(見 Wikipedia),說 "Words" 原本是 Bee Gees 寫來,要交給有「英國貓王」之稱的克理夫.理查(Cliff Richard)演唱的歌,但和先前那些以其他藝人為假想演唱者所寫作的歌曲一樣,這首歌未能由最初的設定人選灌錄成唱片,反倒成了 Bee Gees 的暢銷曲。

"Words" 在 1968 年初發行成單曲,並不包含在 Bee Gees 當時的任何一張專輯之中。直到 1969 年的精選輯 "Best of Bee Gees" 出現之前,此曲只見於單曲唱片。

當年單曲唱片還是以單聲道(mono)為主,所以 "Words" 也只有混音成單音版本發行。根據 Wikipedia 上的說法,美國版的精選 "Best of Bee Gees" 雖收錄了這首歌,但卻採用了一個很糟的立體聲混音版,糟到英國版的精選輯寧可收錄原本的單聲道版本。

"Words" 要到 1991 年盒裝精選 "Tales from the Brothers Gibb" 發行時,才有了較像樣的立體聲版。

原唱、翻唱成績斐然

"Words" 在英國得到排行第 8,比前一曲 "World" 進步一名;在美國,此曲接在 "Massachusetts" 之後發行,奪得排行第 15 名。在歐美其他國家,"Words" 成績斐然,它在德國、荷蘭和瑞士都拿下冠軍;比利時、奧地利、加拿大名列第 4,挪威第 7,法國第 9。

Category: 0 意見

Capture NX2 的新降噪選項:Better Quality 2012

quill mark

Better Quality 2012升級到 Capture NX 2 的 2.3.4 版後,和舊版最明顯的不同,是在「降噪處理」(Noise Reduction)的選項之下,多了一個新的降噪模式:Better Quality 2012 ——較佳品質 2012。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等不到別人的測試和心得,於是就自已簡單地弄一下。

先找找說明書

首先,這個 Better Quality 2012 和舊的 Better Quality(較佳品質)究竟有什麼不同?

從 Help 選項中去搜尋使用說明,發現「官方」的解釋是這樣子的:

Method

Choose between Faster, Better Quality, and Better Quality 2012. Select Faster for faster processing, Better Quality or Better Quality 2012 for more precise noise reduction.

Please note:
Better Quality 2012 produces smoother edges than Better Quality and is more effective at reducing low-frequency color noise and average image noise.


我用的 Capture NX 2 為英文版,故不知中文版裡,這部分有沒有中譯。我所理解的意思,大概是:

方法

可在 快速較佳品質,和 較佳品質 2012 之間作選擇。當需要快速度的處理時,選用 快速,需要比較精確的降噪處理時,選用 較佳品質 較佳品質 2012

請注意:
較佳品質 2012 的邊緣處理比 較佳品質 要平順些,而且在減輕低頻色彩的噪訊和一般影像的噪訊上,更加有效率。

漫畫家改當AV男優 - 光頭大叔平口廣美

quill mark

在寫〈戰後漫畫50年史 Part VIII〉的筆記時,我在網路上查找「黃色寫實漫畫」(「エロ劇画」,或稱「官能劇画」)的人物和作品,在一些創作「官能劇畫」的漫畫家當中,我看到有一個有點熟悉的名字——平口廣美(平口広美)。

A 片中的「光頭大叔」

如果你看日本 AV 的經歷夠「資深」的話,當對這個名字留有印象。

Wife Is Witch 5在 1980、1990 年代的這些片子裡面,常常有一個光頭蓄鬍的「大叔」男演員,在當時許多「偶像美女」型的 AV 女星中,他的出現特別有著「美女與野獸」的違和感,令許多少男情不自禁地為那些女星們抱屈、惋惜。

這位光頭大叔就是平口廣美。雖然在日本 AV 男演員中,他長得並不特別醜怪,身材也算還過得去,但是那光頭蓄鬍的怪模樣,仍舊讓人忍不住要問:「這位大叔是憑什麼能當 AV 男星?」

或許,曾經是一名官能漫畫家,才讓他成為 AV 男星。而光是這一點,就比絕大多數男星強得多了。

東京力者 熱風ひばりヶ丘 白熱

從《GARO》出道

漫畫家在日本的地位應該還蠻高的,至少一般人都會稱他們為「先生」。

なつかしい穴漫畫家往影視方面發展,在外國的例子有很多,比較近期的像是《萬惡城市》(Sin City)的 Frank Miller,不過他們通常是以擔任導演為主。

在官能漫畫家之中,〈戰後漫畫50年史 Part VIII〉裡提到的石井隆,已經是日本的名導演了,他近期較為人熟知的執導作品,是杉本彩主演的 SM 電影《花與蛇》(花と蛇)。但親自上場當 AV 男星拍攝成人影帶的漫畫家,我想平口廣美應該是唯一的一人吧?

 Wikipedia 上說平口廣美生於 1950 年,1978 年在漫畫發燒友雜誌《GARO》(ガロ,請見〈戰後漫畫50年史 Part VI〉)出道,作品是《なつかしい穴》(左圖),日後他陸續在一些「黃色寫實漫畫雜誌」(如《漫畫大快樂》)上刊登作品。

我看不懂日文,所以平口廣美的漫畫家經歷只能介紹到此。不清楚他的漫畫代表作是什麼,不過從他演出的 AV 中,似乎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奧さまは魔女》——家有魔女?

90 年代的 AV 女星白石瞳(白石ひとみ)有主演一部 AV《奧さまは魔女》。

91h2S8yy4PL._SL1500_白石瞳的外形可說與平口廣美形成強烈對比,她是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女神」,即使是以現今的標準來看,也幾乎再找不出如她一般兼具氣質與美貌的 AV 女星了。

這部 AV 的片名「奧さまは魔女」,是美國 1960 年代末的影集 "Bewitched" 在日本的譯名。此影集當年在台灣播出時譯為《神仙家庭》,是一個會魔法的女巫嫁給平凡老公的情境喜劇;在 2005 年還曾改拍成電影,由美麗的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主演劇中的「魔女」。

所以白石瞳的這一片《奧さまは魔女》,可說是《神仙家庭》的成人 AV 版。

本片中,白石瞳當然是扮演那新婚的魔女,而平口廣美則飾演一個登門拜訪的推銷員,他推銷的是他自己的漫畫書:《社會的責任》(社会的責任)。

「社會的責任」是什麼?

A 片的情節向來沒有邏輯,片中平口廣美漫畫沒賣成,後來不知怎麼又有另一組人馬亂入,平口廣美就和他們聯手,把白石瞳給騙到了床上,然後辦起 A 片當中的「正事」。

Wife Is Witch 1 Wife Is Witch 2
Wife Is Witch 3 Wife Is Witch 4

平口廣美推銷的漫畫《社會的責任》,我找到的日文簡介如下:

強姦魔の川中清。手当たり次第に女を犯し、暴力をふるっていた。彼の家庭には、貧苦に喘ぐ妻と子供、病気の 父親がいる。そこへ警察やマスコミが押しかけ、社会的責任の名のもとに責め立て、言いたい放題に罵倒した。 やっと捕らえられた清だが、取り調べの刑事を襲ってオカマを掘り、逃走。とうとう清の妻や家族が、責任を 問う人々に暴行されて…。「社会的責任」爆裂する不条理世界! 人間の心の闇を鋭く描く問題作、必見です。 他に「桃色ベッド」「赤い靴」「愛は惜しみなく」「肉体露出」を収録。

故事好像是講一個無所事事的強暴慣犯,他拋下貧苦的妻兒和老父,在外頭接連不斷犯案,被捕之後又逃脫,由此所暴露出的社會責任和人性黑暗的潛在問題。以下是這本漫畫的封面(請和上面影片的擷圖對照)和書裡的幾頁漫畫,可看看「漫畫家」平口廣美的漫畫風格。

社会的責任 cover 社会的責任 - 1

平口広美不曉得《社會的責任》算不算平口廣美的名作或是代表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畫風來看,《社會的責任》比他早期一點的漫畫要成熟些,至於劇情結構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神之手 vs. 黃金左腕

AV 界有個加藤鷹,他的手號稱是「神之手」;若以 AV 的資歷而論,平口廣美的輩份要高他一些,當平口還在業界活躍之時,加藤鷹仍是個扮演小囉囉居多的年輕演員。

在《熱風ひばりヶ丘》這本漫畫裡,平口廣美畫了一幀他正在繪圖的跨頁漫畫,上面還有他工作室裡各項工具與擺設的圖解。他把他自己的手標記為「黃金左腕」。不知當「神之手」對決「黃金左腕」時,會是誰勝誰負?(看來他該是左撇子才對,以前從沒注意到。)

除了官能漫畫家和 AV 男演員以外,平口廣美還執導過很多部成人影片。他特殊的外型,也讓他曾在日本電影中軋上一角,成為「電影明星」。

平口廣美,真是個把他的天賦發揮到極限、應用到極限的男人啊!

世界:Bee Gees - World

quill mark

在 "Massachusetts" 獲得歐洲大半地區的冠軍後,Bee Gees 於英國所發行的下一首單曲是 "World",發行時間是 1967 年 11 月。

"World" 在美國沒有發行成單曲,這肇因於 Bee Gees 在美國的發行公司 Atco 在 1967 年下半多發了一首單曲 "Holiday" (請見:假日:Bee Gees - Holiday),造成了美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不同步。

Bee Gees - World當 "Massachusetts" 在全球大受歡迎時,Bee Gees 在美國榜上的單曲還是 "Holiday" ;其他地區已經在主打 "World" 時,美國的 "Massachusetts" 才正在排行榜上力爭上遊。

地平線上浮現的新世界

Bee Gees 本身似乎比較看重 "World" 這首歌。Bee Gees 在稍後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地平線》(Horizontal),"World" 是排在 A 面的第一首,也就是整張專輯的開場曲。

Maurice Gibb 於 1967 年底接受英國 Melody Maker 雜誌的訪問時曾表示,"Massachusetts" 並非他們所喜歡的音樂類形,他自己並不會掏錢去買,「但我們對尚未發行的 "World" 感覺必較振奮。」

Maurice Gibb 的確很喜歡這首歌,他在 "Tales from the Brothers Gibb" 的解說冊裡,稱 "World" 為「小史詩」(little epic)。

Category: 1 意見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VIII

quill mark

如夢似幻般的少女漫畫,和活色生香的色情漫畫,看似是兩種極端的東西,但在《戰後漫畫 50 年史》卻把這兩者放在同一章來談,主要是因為這兩者恰好一前一後,帶動了 1970 年代的漫畫風潮。


第八章  少女漫畫的崛起和黃色寫實漫畫的世界

週刊マーガレット 1970 年代是少女漫畫的新時代。萩尾望都、樹村實(樹村みのり)、大島弓子竹宮惠子、山岸涼子(山岸凉子)等女性漫畫家,為新一代少女漫畫帶來新的革命。

《戰後漫畫 50 年史》作者竹內長武認為,萩尾望都等少女漫畫家,雖然也學習了手塚治虫的漫畫手法,有些地方亦和之前的少女漫畫家極為類似,但她們憑藉著女性特有的感性,塑造出了只屬於少女漫畫才擁有的獨特世界。

花之 24 年組

這幾位女性漫畫家,都出生在昭和二十四年(西元 1949 年)前後,故被稱為「花之 24 年組」(花の24年組),亦有人用西元的「1949 年組」稱之。

我整理了書上所提到的這幾位漫畫家的特色和代表作,請見下表:

漫畫家 代表作 特色
萩尾望都

《波之一族》(ポーの一族)、《托馬的心臟》(トーマの心臓

描寫搖擺不定的少男少女的微妙情感

樹村實
樹村みのり

《解放的第一天》(解放の最初の日)、《禮物》(贈り物)、《看不見的秋天》(見えない秋)、《我們的開始》(わたしたちの始まり)

將思春期的苦惱和思索如詩一般表達了出來

大島弓子

《沉默的森林》(不知是何作品,或許是《つぐみの森》?)、《綿之國星》(綿の国星

以詩一般的話語和故事情節對少女特有的情愫進行了放大描寫

竹宮惠子

《風與木之詩》(風と木の詩

以戲劇性的事件發展將少年期的性和生存的苦惱集中體現出來

山岸涼子
山岸凉子

《妖精王》(セイレーン)、《日出處天子》(日出処の天子)

鑽入人的內心深處,並將其體現在作品中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VII

quill mark

以刊登漫畫為主的雜誌,向來都以「少年」為號召,鎖定的讀者是兒童和青少年;但從 1960 年代末起,這些從小就看著漫畫長大的世代漸次成年,使得漫畫的潛在市場也跟長大了。

《戰後漫畫 50 年史》的第七章,講的是〈青年雜誌的發刊〉。


第七章  青年雜誌的發刊

團塊世代」(高出生率的一代)於 1960 年代末期正處於 16 到 20 多歲的年紀,為迎合他們的需求,新的青年及成人雜誌紛紛創刊。

Weekly Action - 2012-5-22創於 1960 年代末的,共計有 1964 年創刊的《GARO》(ガロ)、1966 年創刊的《Comic Magazine》(コミック magazine)、1967年創刊的《周刊漫畫 Action》(週刊漫画アクション)和《Young Comic》(ヤングコミック)、1968 年創刊的《Big Comic》(ビッグコミック)和《Play Comic》(プレイコミック)。(圖左為近期發行的《漫畫 Action》)

1970 年代初,則有 1971 年創刊的《Lead Comic》(リイドコミック)和 1972 年創刊的《Big Comic Original》(ビッグコミックオリジナル)。

劇畫大行其道

除了這些新雜誌的問市之外,老牌的《周刊少年 Magazine》和《周刊少年 Sunday》(詳情請見:戰後漫畫50年史 Part V),也將其目標讀者群從小學生和初中生,調整為高中生和大學生。這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漫畫家,全是「劇畫」(寫實漫畫)一派的,如書上所提的齋藤隆夫(さいとう・たかを)、白土三平水木茂、川崎伸等人。

麻州:Bee Gees - Massachusetts

quill mark

Bee Gees 在 1979 年的記錄片當中,回憶起他們剛出道時,大伙在演出前擠在狹小後台和克難更衣室的那段苦日子,這時他們的經紀人羅伯.史提伍(Robert Stigwood)在一旁笑著說:「那是在〈麻州〉(Massachusetts)這首歌之前吧!」 

跨國冠軍曲

Massachusetts - Polydor Single"Massachusetts" 是 Bee Gees 早期最重要的一首歌,"The Ultimate Biography of The Bee Gees" 書上說:「在英國,此曲獲得了單曲榜四週冠軍;在西德是三週,在日本是不可思議的六週。此外,它還在馬來西亞、南非、紐西蘭、新加坡和澳洲等地奪得冠軍……」

根據 Wikipedia 所整理出的表格,"Massachusetts" 還得到了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智利、荷蘭、挪威、瑞典的排行冠軍;同時,亦在法國拿到第四、義大利拿到第五的高名次。

可惜這首歌在「麻州」所在地的美國,並沒有得到「主場優勢」的待遇,只拿了個第 11 名,連 Top 10 都沒能擠進去——雖然第 11 名,已經是當時 Bee Gees 在美國成績最好的歌曲了。

It's Beautiful!

"Massachusetts" 和 "To Love Somebody"(請見:去愛一個人:Bee Gees - To Love Somebody)一樣,原本 Bee Gees 並不打算自己唱,他們本想交由同樣是來自澳洲的民謠團體 The Seekers 來唱,但 The Seekers 的經紀人在經過版權協商後,仍舊無法順利取得發行權,因此就沒有讓樂團灌錄成唱片。

Category: 2 意見

假日:Bee Gees - Holiday

quill mark

比吉斯(Bee Gees)在美國發行的第三張單曲唱片是 "Holiday"。

Holiday - Bee Gees - Polydor Single資料上說,英國本土並沒有推出 "Holiday" 這首單曲,而英國排行成績上,也沒有這首歌的排名。

而在美國 Billboard 流行排行榜上,此曲是 1967 年 9 月中旬進榜,最高名次曾獲得第 16 名,是 Bee Gees 在美國連續第三首 Top 20 的單曲。

頻繁的發片

不過有點奇怪的,是現在網路上所能找到的單曲唱片封面,全都是由 Polydor 出版、B 面曲為 "Red Chair Fade Away" 的封面,而且還有好幾種版本的封面;但 Wikipedia 又說這種版本是「英國版」(或是加拿大版)。

正美國版是由 Atco 發行, B 面曲應該是 "Every Christian Lion Hearted Man Will Show You"。

Billboard - 1967-11-18Bee Gees 並不知道 "Holiday" 在美國上市的消息,那個時候,他們正在英國忙著宣傳新單曲〈麻州〉( Massachusetts)。

"Holiday" 是 Bee Gees 自 1967 年 5 月進軍美國市場以來,4 個月內的第三首單曲,以結果而論,過度頻繁的出片量,影響到了這首歌以及接下來 "Massachusetts" 的排行成績—— "Massachusetts" 席捲全球排行榜,獲得多個國家的冠軍,唯獨在美國,只拿到了第 11 名。

馬上就有翻唱版

由於 Polydor 沒有在英國推出 "Holiday",羅伯.史提伍(Robert Stigwood) 就將這首歌交給了他的另一位客戶 Oscar 演唱。Oscar 版本的 "Holiday" 請到了 Bee Gees 來幫忙和音,他後來回憶,Robin GibbMaurice Gibb 確定有到錄音室來,但他忘了 Barry Gibb 有沒有到場。

去愛一個人:Bee Gees - To Love Somebody

quill mark

R&B 歌手奧提斯.雷丁(Otis Redding)於 1967 年 12 月 10 日因飛機墜毀而喪命,當時他年僅 26 歲。三個月之後,他生前所灌錄的一曲 "(Sittin' On) The Dock of the Bay" 登上了美國 Billboard 單曲排行榜的第一名,蟬聯了四週王座。

To Love Somebody - Single在稍早的 1967 年三月初,Otis Redding 在紐約與 NEMS 公司的羅伯.史提伍(Robert Stigwood)碰面,Robert Stigwood 當時帶著一個初次訪美的年輕小夥子同行。彼此談話之間,Robert Stigwood 建議那年輕小夥子為 Otis Redding 寫一首歌,小夥子笑著說他會試看看。

嘗試為靈魂巨星寫歌

當晚回到下榻的伍爾道夫大飯店(Waldorf-Astoria Hotel),這年輕人構思著這首新歌,並獨自完成了大半部分;回到英國之後,他與他弟弟一同寫完全曲,這首歌的歌名是 "To Love Somebody"。

那年輕小夥子是 21 歲的貝瑞.吉布(Barry Gibb),他與他弟弟們組成的比吉斯樂團(Bee Gees)剛和 Robert Stigwood 簽約,連一張唱片都尚未發行,在演藝圈還沒沒無聞。

Category: 2 意見

紐約礦災:Bee Gees - 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1941

quill mark

1967 年年初比吉斯(Bee Gees)舉家返回英國,得到經紀人羅伯.史提伍(Robert Stigwood)的賞識,與他們簽下了五年經紀約,從此 Bee Gees 的命運就和 Robert Stigwood 分不開了。

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1941 - Single事實上,Bee Gees 在未回到英國之前,對 Robert Stigwood 這個人一無所悉。當他們一家子還在澳洲時,父親將他們的作品寄了一份到英國的 NEMS 公司投石問路,想接觸的對象是 NEMS 的老闆布萊恩.艾普斯坦(Brian Epstein)——他就是一手捧紅披頭四(Beatles)的經紀人。

有緣千里來相會

當年有太多想要一圓明星夢的年輕人,他們追夢的途徑,就是寄上試唱帶給 Brian Epstein,渴望能得到他的青睞。

Epstein 每天都收到一堆這種未成名藝人的作品,他並沒有時間一一去聆聽,正好當時 NEMS 和 Robert Stigwood 的公司合併,於是他就把這項任務交由 Robert Stigwood 全權處理,Robert Stigwood 這才有機會聽到 Bee Gees 老爹所寄來的作品,並慧眼獨具地與之簽約。

Robert Stigwood 立即安排 Bee Gees 籌錄第一張專輯唱片。Bee Gees 的英國唱片約是簽給了 Polydor,美國的發行權則是屬於 Atlantic Records

某次他們進到 Polydor 唱片公司錄製專輯試唱帶,在 Polydor 大樓的樓梯間,不知是停電還是怎麼著,燈忽然熄了。

兄弟們坐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樓梯間裡,腦中迸發出了靈感,他們想像著自己是被困在漆黑礦坑裡等待救援的礦工,於是 Bee Gees 進軍英、美市場的第一首單曲 "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1941" (1941 年紐約礦坑災變),就這麼誕生了。

Category: 0 意見

不是週末也狂熱 - Bee Gees 的故事

quill mark

今年五月中、下旬的那幾天,古典、流行樂界一連串噩耗傳來。五月十七日,有「迪斯可女王」(Queen of Disco)之稱的唐娜.桑默(Donna Summer)過世;五月十八日,有「藝術歌曲之王」美名的費雪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也走了;五月二十日,則是比吉斯(Bee Gees)樂團的主唱之一羅賓.吉布(Robin Gibb)離開了人世。

Robin Gibb 享年六十二歲,是其中年紀最輕的,也是我最感到難過的,因為 Bee Gees 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樂團。

專注於演唱

Robin Gibb 生於一九四九年,和 Bee Gees 另一位團員摩里斯.吉布(Maurice Gibb) 是雙胞胎兄弟,他們從小就和哥哥貝瑞.吉布(Barry Gibb)一起演唱,後來就以「吉布兄弟」(Brothers Gibb)的縮寫 B.G.'s 的發音為團名,而成了 Bee Gees

一般都說,Robin Gibb 是三兄弟中唯一不會彈奏樂器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Robin Gibb 會多樣樂器,管風琴尤其拿手,只不過在演出時,他習慣專注於歌唱,而不分心彈奏。

Robin Gibb 在舞台上常常一耳戴著監聽耳機便可知曉,他演唱時是傾注了全部心力。他的確是現場演唱水準最高的 Bee Gees 成員了。

ROBIN GIBB
(1949~2012)

拍譜卡帶的啟蒙

我個人開始喜歡 Bee Gees,是一捲從朋友哥哥那裡「凹」來的 Bee Gees 錄音帶開始。那是由「拍譜」出版的「比吉斯精選第一輯」,還記得封面就是電影《光芒萬丈》(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他們穿著樂隊制服的劇照。

該捲錄音帶 A 面全是快歌,以 "Stayin' Alive" 開場,我一聽到那尖銳又時髦的「假音」,就被震攝住了;錄音帶 B 面全是抒情曲,第一首就是 "How Deep Is Your Love" ,真摯又柔美的和音更是令人為之陶醉。

Category: 4 意見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VI

quill mark

日文「マニア」的字源,應該是英文的 "mania",不過所代表的意思,是和 Enthusiasm 比較近似,指的是對某種事物的執著與瘋狂的熱愛。

漫畫的「マニア誌」,《戰後漫畫 50 年史》譯為「發燒友雜誌」,算是頗為貼切的譯名。這本書的第六章,就是在介紹這一類型的漫畫雜誌。


第六章  發燒友雜誌的創刊

Garo 1st edition Cover「發燒友雜誌」是什麼樣的雜誌?書上說:「……它的意思是指對漫畫這一文化本身有著狂熱追求的雜誌。」

由青林堂發行,於 1964 年 9 月創刊的《GARO》(ガロ),就是這種雜誌的代表。這本雜誌在本書出版時還沒停刊,但從 Wikipedia 上的資料來看,《GARO》只發行至 2002 年為止。

真與假之間

電視劇《鬼太郎之妻》裡,將《 ガロ》改名為《ゼタ》(Zeta),「青林堂」易名為「嵐星社」,青林堂社長長井勝一,則是劇中的深澤洋一(深沢洋一)。

劇中《ゼタ》創刊號的封面乃是從原《ガロ》創刊號封面所改,把「ゼタ」logo 的下半部遮起來,可看出「ゼタ」標準字的上半部,就是《ガロ》的標準字。

Zeta而從這個「偽封面」亦可看出,「白土三平」已被改為「赤土四郎」。這些都是在向原刊物和原漫畫家表達致敬之意。

為了《卡姆伊傳》

長井勝一創立《GARO》的目的,是為了要刊登白土三平的作品《卡姆伊傳》(カムイ伝)。

《戰後漫畫 50 年史》書上沒有提到,而從 Wikipedia 上可得知,《GARO》(ガロ)這個刊名,就是取自白土三平漫畫《やませ》裡頭的忍者「大摩のガロ」。

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V

quill mark

漫畫《忍者武藝帳》總共出了十七冊,是「貸本」時代的名作,改拍成電影後,導演大島渚應該是做了不少刪剪。

例如林崎甚助這個角色就整個被跳過,而且從 Wikipedia 的角色簡介中,有看到幾個與北畠具教相關連的人物,在電影中也都沒有出現。

所以,電影版只能算是漫畫版的精簡、濃縮版。但以我嘗試寫出「劇情大綱」的心得來說,這精簡過的劇情,仍是如同史詩般地壯闊、複雜,想要寫得短一點都不行。

無聲的紙芝居

電影的節奏相當快,稍有不注意,情節一下子就跳到下一段去了。許多場景是以旁白佐以圖像,當鏡頭移到哪,旁白的說明就講到哪,這種方式就好比我在過去提過的所謂「紙芝居」。

但是,聽不懂日語的話(如我),旁白就達不到說明的效果,就變成了是在看無聲的「紙芝居」了。


故事大綱

(續前: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II

天正二年,織田信長消滅了長島一向一揆,而除了越前仍在叛軍手裡之外,他的統一大業仍是障礙重重。

某日,織田信長舉辦比武大賽,信長親自主持賽會。獨眼的 Midare Ishin 眼看就要奪揆,但自稱來自最上的結城重太郎上前向他挑戰。

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II

quill mark

這一篇要記錄的是電影中段,被獨立出來介紹以主角影丸為首的「影一族」的特輯。

這「特輯」分成好幾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忍者武藝帳》最初伏影城被篡奪之前,感覺起來放在電影最前面,或是在後來以分段回想的方式來介紹會比較好,插在電影中間有點怪怪的。但這可能是作者白土三平原著的安排,大島渚也就不去更動。


故事大綱:

(前文: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續文: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V

忍者武藝帳卷外:影一族特輯

忍者武芸帳 卷外 

影一族特集

影一族成立の 歴史こそ
戦国の世に 生れ育った 人間の
哀しみと たたかいの 物語である
「影一族」組成的歷史,
是那些生長在戰國時代的人們,
他們悲傷和奮戰的故事。

腐臭者(くされ)

天文年間,某個窮困的村落中,有一個名叫小助的內向小男孩。小助不愛與人親近,只喜歡和小動物們玩耍。

有一天,一隻被捕獸器夾住的母貛,拼命咬斷了自己的腿,趕著回家餵食出生不久的小貛,卻發現牠們已經全數餓死。

傷心的母貛,和被小鄉民排擠的小助,意外地培養出特殊的母子關係。小助和母貛一起生活,竟發展出如貛一般的技能,例如從屁股放出「臭氣彈」(臭気銃)來驅走敵人。

The Kage Clan - 01 The Kage Clan - 02

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I

quill mark

Kagemaru 《忍者武藝帳》這部漫畫的副標題是《影丸傳》,這是一本以忍者影丸為主角的長篇故事。

一般說來,忍者給人的印象是黑暗的,他們的行為從來不光明正大,他們用歹毒的手段來達成目的,他們服侍的是領主、貴族。

不一樣的忍者

但影丸是個平民英雄,他始終站在掌權者的對立面,他不計得失、不畏生死,為創建他心中那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的平等世界,他甚至是不擇手段的——這是影丸和傳統忍者的唯一相同點。

YouTube 上可找到當年的電影預告片,片中有幾名主要角色的介紹:

Band of Ninja - 漫畫電影《忍者武藝帳》Part I

quill mark

我在《戰後漫畫 50 年史》的筆記系列文中,於第四章〈租借漫畫和寫實漫畫〉裡引述了書中的話,說白土三平的出租漫畫《忍者武藝帳》是「租書店的搖錢樹」。

《忍者武藝帳》(日文:忍者武芸帳)是漫畫家白土三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自 1959 年至 1962 年由三洋社所出版的「貸本」(出租漫畫),全書總計十七卷。

《忍者武藝帳》造成轟動,但出租漫畫市場卻不敵大環境的變遷而日漸消退,而為了刊登白土三平的漫畫,青林堂的長井勝一特別於 1964 年創立了《月刊漫畫 Garo》雜誌(ガロ)。這類雜誌在《戰後漫畫 50 年史》中被歸類為是「發燒友雜誌」(マニア誌),是第六章的主題。

漫畫改拍而成電影

《忍者武藝帳》於 1967 年被日本新浪潮導演大島渚搬上大銀幕。

大島渚並非以電影的角度來重新拍攝這部漫畫,也不是將漫畫給「動畫化」。他所做的,是直接將漫畫拍成影片——電影裡動的是鏡頭、視角,主體是漫畫原作的靜態畫面,只不過是配上了對白和配樂。 

忍者武芸帳 (1967)


忍者武芸帳 DVD cover IMDb Users Rating: 6.9
導演:大島渚
劇本:白土三平(原畫)、大島渚、佐々木守

Cast(配音):

結城重太郎:山本圭
明美:小山明子
坂上主膳:佐藤慶
螢火:松本典子
無風道人:福田善之
上泉信綱観世栄夫
柳生宗厳田中信夫
雷雲黨首領:早野寿郎
明智光秀露口茂
織田信長/顯如渡辺文雄
木下藤吉郎林光
影丸:戸浦六宏
鬼吉(蔵六):小松方正
旁白:小沢昭一

觀賞這樣一部電影,感覺是很奇特的。事實上,就是看著一本由別人幫你翻頁,幫你移遠移近的漫畫書。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V

quill mark

周刊的時代終於來了!不由得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台灣曾流行過的《少年快報》,那種每周都在等待新漫畫的心情,以及一出版時幾乎人手一冊的盛況,真是令人懷念。


第五章 少年、少女周刊的創刊

一九五八年起,受到就學兒童減少的影響(?),月刊雜誌開始衰退;在社會上,以「周」為單位來排定節目的電視逐漸普及,因此少年雜誌也走向周刊化的路子。

Sunday vs. Magazine

一九五九年,中央大型出版社小學館的《周刊少年 Sunday》和講談社的《周刊少年 Magazine》(週刊少年サンデー週刊少年マガジン)同時創刊,早期的漫畫市場就是由這兩本周刊所主宰。

週刊少年マガジン 週刊少年サンデー

這兩本周刊最初都是定位為綜合雜誌,裡面刊登有新聞、體育等訊息,漫畫的數量有限(都各只有五部)。《周刊少年 Sunday》發行日期是四月五日,共 92 頁,售價為 30 日元,創刊號封面為巨人隊(読売ジャイアンツ)三壘手長島茂雄(長嶋茂雄);《周刊少年 Magazine》發行日期是三月二十六日,共 86 頁,另含三冊特刊,售價 40 日元,封面則是相撲大關朝汐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V

quill mark

本書第四章講述出租漫畫和劇畫(也就是「貸本漫画」和「劇画」),篇幅比想像中來得少,提及的作品也不多,我覺得作者竹內長武並不是很喜歡這種與手塚治虫畫風迥異的漫畫。


第四章  租借漫畫和寫實漫畫

《戰後漫畫 50 年史》中被譯為「租借漫畫」的,是日文的「貸本漫画」;而「寫實漫畫」,則是「劇画」。

血だる剣法書中注釋對「劇画」的解釋為:「一種帶有故事性的長篇漫畫,特別是具有寫實性的長篇漫畫。」

租書店是唯一管道

我還記得小時候(1970~80 年代),我們看漫畫的唯一途徑,就是到漫畫出租店去租漫畫。那個時候的書局是不賣漫畫的,而且大部分的小朋友也不會有零用錢來買漫畫——主要是因為在父母眼中,漫畫是不正經的書,不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借來看,更別說是花錢去買了。當然這種觀念現在已經有所改變,因為現在的父母,本身就是看漫畫書長大的。

書店不賣,也沒有所謂的漫畫專賣店,偶而在「五角抽」的糖果店或是文具店裡,會有少數幾本漫畫的陳列、販售,但這不是主要通路。大家要看新的漫畫,都還是往出租店裡跑。

當年台灣漫畫的發行與流通,可能和日本 1950、1960 年代很類似,也就是以漫畫出租店為主的形態。但台灣出版社只管選書和翻印,和漫畫的創作扯不上邊;而在日本,漫畫出租店是更直接地影響到漫畫家的創作題材與畫風。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II

quill mark

《戰後漫畫50年史》的閱讀筆記,前兩章請見:〈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和〈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I〉。


第三章  月刊和故事漫畫

「故事漫畫」(ストーリー漫画)是日本於戰敗後的主流漫畫形態,《戰後漫畫50年史》我找不到比較詳細的定義說明。

圖像與閱讀同步

日文的 ウィキペディア 裡的解釋還滿長的,可惜我看不懂日文。從看得懂的漢字上頭來解讀,這類型的漫畫,在日本是由手塚治虫所確立的,他的赤本暢銷作《新寶島》是非常具影響力的作品。

月光仮面英文 Wikipedia 的 "Story Manga" 條目我比較看得懂,上頭大概是說這類型漫畫,在每個跨頁之中運用了時間控制技巧,將視覺和每一幀圖的閱讀速度能同步配合。這種漫畫和卡通的每一幀圖稿、或單頁的四格漫畫是不一樣的。

一九五○年代中期,雜誌刊登的「連環畫」(絵物語)熱潮來得快去得也快,只剩下山川惣治繼續保有人氣,整個潮流是朝向手塚治虫首創的新式漫畫風格而去。

團塊世代的影響

戰後「高出生率的一代」,或稱為「團塊世代」(団塊の世代),和日本戰後新一代漫畫的興起有著直接的關係。這種情況和美國所謂的「戰後嬰兒潮」 世代(Baby Boom)相當接近,半世紀以來的流行文化,皆與這個世代的成長息息相關。

這個時期,正好是日本「團塊世代」在唸中、小學的時代,所以兒童、少年月刊特別風行;到了六○年代後期,漫畫界就出現了針對青年和成人所發行的雜誌。書上說:「戰後的漫畫是瞄準高出生率一代,隨著其成長而不斷壯大的特殊文化。」

五○年代後半期「故事漫畫」的重要作品,包括有川內康範(川内康範)作,桑田次郎畫的《月光假面》(月光仮面);武內綱義(武内つなよし)的《赤胴鈴之助》;福井英一的《伊賀谷栗助》(イガグリくん)。《戰後漫畫50年史》的作者認為,這些作品都是從手塚治虫那裡學到了故事漫畫的技巧。

This Night Won't Last Forever - 今宵有時盡

quill mark

我成長的孩童年代,那時候時髦的年輕人是不聽國語歌曲的;大學生,乃至於高中生們,所聽的都是西洋歌曲。鄰居當中好像就有不少這類年輕人,因此我當時就常聽到鄰家所傳來的西洋熱門音樂聲。

兒時的回憶

那差不多是 1970 年代的末期。幾年後我搬了家,也開始聽起了西洋歌曲,每當從廣播節目中聽到那些 1970 年代末的熟悉旋律時,總可以喚起我兒時的回憶,這些讓我「啟蒙」的歌曲,我對它們有著特殊的情感。

This Night Won't Last Forever - Cover 但有一首我小時候常聽到的歌,我卻一直無緣再度聽聞。這首歌,我只記得副歌部份的一小段反覆旋律,小時候不懂英文,又是從鄰家傳來的遠距音樂,故也完全不知歌曲是在唱些什麼。多來以來,不論是 ICRT,或是中廣、警廣的流行音樂節目當中,我再也沒聽過那首歌。

許多年過去,這首我不知名、不曉得詞、旋律也不太哼得出的歌,就一直是我心底的謎團。

日劇的插曲

差不多是 1993、94 年左右,那時家裡剛裝了「第四台」,有一次亂轉遙控器時,路過了日劇頻道。那個時候還沒什麼版權的概念,所謂的「日劇頻道」,就是系統業者找一些日劇錄影帶,每天反覆、不停的輪播日劇。

我對日劇興趣不大,轉過日劇頻道也很少停下來,但這次路過卻令我有如觸電一般地跳了起來,因為正在播出的日劇,裡面的兩對男女正在夜晚的籃球場玩球,其背景音樂就是我那很久很久沒再聽過的兒時老歌,那首我多年來無緣再聽的西洋歌曲。

傻子,若你以為完了 - Fool (If You Think It's Over)

quill mark

愚人節,來聽傻子歌。以前介紹過的傻子歌,有:〈另找個傻子 - Find Another Fool〉和〈多傻的人 - What Kind of Fool〉。

Chris Rea 安慰妹妹的歌

英國歌者克里斯.瑞亞(Chris Rea)1978 年的暢銷曲 "Fool (If You Think It's Over)" 也是我很喜歡的歌。這首傻子歌,是他個人第一首暢銷曲,1978 年曾獲全美單曲榜第 12 名,成人抒情榜則奪得冠軍;但在他的老家英國,此曲的名次稍遜,只獲得第 30 名。

Fool (If You Think It's Over)不過若光以美國的排行成績而論,Chris Rea 差不多就是所謂的「一曲藝人」(One-hit Wonder);反倒是在歐洲,他的受歡迎程度還一直維持到 80 年代末期。

"Fool (If You Think It's Over)" 據說是 Chris Rea 寫來安慰他失戀的妹妹的。歌曲中的女主角,芳齡十七,為了失戀而成日以淚洗面,因此這個安慰妹妹的大哥哥才會開導她:「如果你以為一切都完蛋了,那你就是個傻瓜!」

初嘗失戀滋味

這首歌讓我想到 Skeeter Davis 的那首老歌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末日〉,歌中唱道:"Why does the sun go on shining/ Why does the sea rush to shore/ Don't they know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Cause you don't love me any more" (太陽為何仍然照耀?海浪為何還激衝上岸?難道他們不知世界末日已到,因你已不再愛我?)

Category: 2 意見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I

quill mark

《戰後漫畫50年史》的閱讀筆記,這是 Part II,第一集請見 Part I


第二章  月刊和連環畫

在 1950 年代中,中央大出版社所出版的少年刊物,因為內容和品質的提升,已經將銷售頹勢扭轉了過來,導致「赤本漫畫」時代的結束。

《戰後漫畫50年史》提到的例子,是 1953 年由集英社出版的新系列《有趣漫畫文庫》,該刊將偉人傳記和名著大量漫畫化,同時也收錄了杉浦茂的《猿飛佐助》、大城のぼる的《少女白菊》之類的傑作。

從「紙芝居」到「絵物語」

而一直到 1950 年代中期,這些雜誌所刊登的漫畫比例並不高,但「刊登了許多和漫畫近似,但表現方法卻完全不同的作品——連環畫。」

Gegege's Wife - 039「連環畫」日文原文是「絵物語」,《戰後漫畫50年史》給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在故事上加上畫」。

這種連環畫,和 1930 年代於《少年俱樂部》雜誌中所刊登的〈雜誌上的紙板劇〉很接近,當初的目的,是要把當時流行的街頭紙板劇(《手塚治虫:不要做藝術家》書中所謂的「連環畫劇」,也就是日文的「紙芝居」)帶到雜誌上。

綜合來看,「絵物語」是以「連環畫劇」為基礎所發展出來以插圖為主的小說,可能有點像現在小朋友們所看的童書繪本,只不過題材和表現方式,並不像童書那般天真、無邪罷了。

戰後漫畫50年史(戦後マンガ50年史)Part I

quill mark

由於看了《手塚治虫:不要做藝術家》這本書(請見:手塚治虫:不要做藝術家 - Osamu Tezuka Part IPart IIPart III),和日劇《鬼太郎之妻》之後,對日本漫畫的歷史產生了一點興趣,於是就想找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書籍可以參考。

從《梅と桜》這個網站的一系列「日本的漫畫」介紹文中,作者提到了一本書——竹内オサム的《戦後マンガ50年史》。

簡中翻譯版:《战后漫画50年史》

竹内オサム竹內長武)就是《手塚治虫:不要做藝術家》的作者。從《手塚治虫:不要做藝術家》書中,可得知他對手塚治虫及「故事漫畫」的喜愛與認識,而由他所寫的這本「漫畫史」,我想可看性應該也相當高才對——更何況,這本書有中譯版(簡體中文),是不通日文的我唯一的選擇了。

战后漫画50年史戰後漫畫50年史

(戦後マンガ50年史)

作者:竹內長武
譯者:李斌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第1版 (2010年3月1日)
叢書名:閱讀日本書系
平裝:177 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20
ISBN:9787305067488, 7305067482
條形碼:9787305067488
尺寸:22.6 x 15 x 1.8 cm
重量:322 g 
 

內容簡介

何謂漫畫?如今作為大眾文化而極其繁榮的漫畫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戰後漫畫50年史》試圖以漫畫,尤其是戰後極其繁榮的「故事漫畫」所引發的事件為線索,再次思考「何謂漫畫」這一根本問題。漫畫在玩耍。漫畫在誘惑。漫畫在叫喊。漫畫在打破禁忌。而且,有時漫畫會傷人,歧視人,並引發無可挽回的事件。所有這一切就是「漫畫」這一莫名其妙的表現形式的真面目。

作者簡介

竹內長武,1951 年生於大阪。在從事兒童文化和文學的研究的同時還進行漫畫的評論研究。畢業於大阪教育大學,歷任大阪國際女子大學教授、同志社大學文學部教授,現為同志社大學傳媒系教授。著有《兒童文化》(合著,福村出版)、《漫畫和兒童文學之「間」》(大日本圖書)、《手塚治蟲論》(平凡社)、《兒童漫畫的巨匠們》(三一書房)、《漫畫表現學入門》(築摩書房)等。編著有《兒童漫畫集》(三一書房)、《漫畫批評大系》(平凡社)等。

以一本「歷史」的書來說,這本書不算是大部頭的鉅著,作者重點式地介紹各時期較具影響力的事件和作品,來串成這本相當好讀的「漫畫史」。

不過,以一本「漫畫史」而言,書中所附的插圖似乎太少了些。或許某些對日本人來說可能是耳熟能詳的漫畫,其主要人物和劇情都已不需要再多費篇幅刊登或介紹了吧!

目錄與各章節名稱

本書的目錄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藉此一窺本書的架構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