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傳(Lust for Life)-- Part 1

quill mark

在開始看這本《梵谷傳》(Lust for Life)之前,先看看本書的原作者 Irving Stone

Lust for Life 50 AnniversaryIrving Stone 生於 1903 年,1934 年時出版了他第一本傳記小說 "Lust for Life",也就是余光中翻譯的《梵谷傳》。

Irving Stone 當然沒能見過梵谷Vincent van Gogh ),當他著手寫 "Lust for Life" 時,梵谷已經過世四十年了。他為了蒐集資料,曾遠赴歐洲,一路追尋梵谷生前的行蹤,實地採訪曾與梵谷發生關連的人物;但他最重要的資料來源,還是梵谷親筆寫的那一堆信件。

梵谷愛寫信,他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則特會保存資料。因此,梵谷寫給弟弟的六、七百封信,成了研究梵谷最重要的文獻。Irving Stone 看的,是 Houghton Mifflin 公司進口自英國的三巨冊《梵谷書信全集》(The Complete Letters of Vincent van Gogh)。

Irving Stone 的 "Lust for Life" 出版後廣受好評,之後,他於 1937 年,將上述三巨冊的《梵谷書信全集》加以編輯、整理,精簡成 480 頁的單行本發行,書名是 "Dear Theo"。

書信全集?自傳?


Dear Theo這本書信選輯 "Dear Theo",副標題是:"The Autobiography of Vincent van Gogh" ,直譯就是「梵谷自傳」。而這一本《梵谷自傳》,台灣的藝術家出版社有出版中譯本,書名是《梵谷書簡全集》。

所以,Irving Stone 兩本關於梵谷的書,一本原是小說形式的 "Lust for Life",中譯後變成《梵谷傳》;一本原被作者命名為「自傳」的 "Dear Theo",中譯後變成了《書簡全集》,非常有意思。

當然,把 "Lust for Life" 當成是《梵谷傳》,並不能算錯。但是,把 "Dear Theo" 當成是《梵谷書簡全集》,就有刻意誤導讀者之嫌。

其實,在 《梵谷書簡全集》的譯序中,譯者雨云就說:「此版據 Irving Stone 的編選本選譯而成,再參照 Mark Roskill 的編選本標明信所屬月份或期間。」

梵谷書簡全集Irving Stone 已經將三冊的全集濃縮成一本,等於是刪掉了約三分之二,而根據我粗略比對《梵谷書簡全集》和 "Dear Theo" 的「卷一」後,發現譯者又從編選本裡刪去了不少。因此,本書根本就不能稱之為「書簡全集」,甚至連編選本的全譯都不是!可惱的是,書末的編目資料,還大剌剌地寫著「譯自:The Cqmplete letter of Vincent Van Gogh」。不過反正也沒有他們說的這本書就是了(連書名都弄錯、拼錯)。

但話又說回來,《梵谷書簡全集》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在坊間可買得到的梵谷中文書籍當中,這該是最物有所值的一本了。除了梵谷書信的選輯之外,該書還譯有西奧遺孀喬安娜(Johanna van Gogh-Bonger)所寫的〈追憶文生.梵谷〉(Memoir of Vincent van Gogh),和一百二十八頁全彩印刷的〈梵谷名畫解說〉(W. Uhde 著)。這本書出版時的野心,可能就是想讓讀者「一本打死」就夠了!

1977 年的「新譯」版


Lust for Live Old Cover言歸正傳,現在就來好好看一看余光中所譯的這本《梵谷傳》。

我看的是封面如同右圖的舊版本,內容是 1977 年「新譯」。在名為〈從慘褐到燦黃〉的序言中,余光中先是介紹梵谷這位畫家,講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和地位,講他風格的三個時期,講他畫風的傳承與作品的精神。不過在序文的第一段,余光中就弄錯了一個地方——他說「美國民歌手大衛.麥克林的一首『文生』……」,顯然是把 Don McLean 的名字給記錯了!

序文的第二部分,講的是《梵谷傳》這本書的原著。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裡面提到 Irving Stone 的原稿被十七家出版社退件,直到後來成為他老婆大人的 Jean Factor 大加修削後,才有出版公司願為出版;我好奇的是,當年為了讓故事緊湊所刪除的部分,不知有沒有可能再加回去,以「未刪減版」之姿重新問市?我覺得這本書有幾個地方似乎太過簡略,以 Irving Stone 編纂、串接既有素材的功力,好像不太可能會漏失才對。當然,Irving Stone 過世已有二十年,這個期待應該永遠不會成真。

Lust for Life余光中在此指出,原書中有六、七個細節,與史實不符,一直到 1975 年的新版,都未見改正,是其缺憾;而且「阿羅」一章中梵谷與瑪雅一幕,是「略病添足」,且有「先洩」之感。這兩點我都有不太相同的意見。

首先,這是一本傳記小說,作者本有權利自由安排甚至杜撰情節,以達成他想要的戲劇效果,此時要求書中每一環節都得百分之百正確,似乎過於嚴苛;何況,我就已經找到一處余光中所指之「錯誤」,實則為他自己考據之誤。

而「瑪雅」的出現,我認為是將梵谷發病時的妄想,加以情節化的一個重要環節。精神分裂者,是清醒時比較痛苦,還是發病時比較痛苦?在現實中困頓抑鬱的梵谷,飽嘗挫折與失落,只有在幻境時,他充溢的才華才受到肯定,他滿腔的情愛才得到回報。或許就是因為幻境太完美,現實太醜惡,這顆燃燒的靈魂,才決定熄滅掉自己的生命之火。至於「先洩」,我想,應該沒有人在看這本書時,還不知道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吧?我只記得我初看此書時,越到後來,越不太想(敢?)看完,因為我知道,我每翻一頁,梵谷就又向死亡多邁進了一頁!

序文的第三部分,講的是「舊譯與新譯」,余光中提到他初譯時和修改時的心路歷程。這部分是屬於譯者個人的往事回味,讓我們知道,一本翻譯傑作的誕生,是件多麼不簡單的事!

章節與名稱

書本內容部分,本書一共分為八章(從 Book One 到 Book Eight)外加一個序幕(Prologue),全都是以地名為章名,分別是 London(序幕)、The Borinage、Etten、The Hague、Nuenen、Paris、Arles、St. Remy、'Auvers。每一個地方,差不多都代表了一個時期,比較特別的是,除了 Borinage 譯為「礦區」以外, 余光中皆以地名直譯為章名(倫敦、艾田、巴黎……)。

每一章又被細分為長短不定的小節,在目錄當中,這些小節都有名稱(如「娃娃的天使」、「古伯畫店」、「愛情起於自身的幻影」……),但在本文之中,都只標示數字,而無名稱。或許這些小節名稱,只是出版社編輯所自行添加,不是 Irving Stone 的原意。

(待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