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傳(Lust for Life)-- Part 2 序幕:倫敦

quill mark

文生.梵谷Vincent van Gogh)於 1873 年 6 月,被調至英國倫敦的古伯公司(Goupil & Cie)倫敦分行,直到 1876 年年底離開英國,這兩年多的英倫之行,是徹底改變梵谷一生的重要時期。

Great Britain 余光中翻譯的這本《梵谷傳》(Lust for Life),故事就從這裡展開。余光中在序言中提到:「……一八七三年五月,梵谷從海牙調去倫敦的分店工作。當年夏天,他向房東的女兒愛修拉(Ursula Loyer)求婚被拒,憤世疾俗,一生的潦倒失意,獨行其是的事跡,從此開始。……」

正在初戀

余光中說的時間,可能是真實事件的時間,卻不是本書中的時間。本書一開始,Irving Stone 就說:「他才廿一歲,正在初戀。」又說:「雖是四月微寒的清晨,蘋果樹已經開花。」從此推斷,《梵谷傳》故事最開頭,愛修拉喊著:「梵谷先生!該醒了!」的時間點,應該為 1874 年 4 月。再從當晚梵谷給弟弟西奧寫信,並附上若蓋(Jacquet)的畫作《帶劍的女孩》的照片來看,這一天應為 4 月 30 日,而不是序言所說的「當年夏天」。

因為從文獻當中,可查到梵谷於 1874 年 4 月 30 日寫給西奧的信(編號第 16 號,請參閱該信件的英譯中譯), 就是上述的那一封。這封信並不長,但 Irving Stone 從此信中取材了不少梵谷所提及的事物,應用在《梵谷傳》當中。例如:蘋果樹開出美麗的花;城市裡的丁香、山楂和金鏈花;忙於園藝的梵谷,在小花園種下了罌粟和甜豌豆;還有梵谷說每天早上和傍晚,從住處到店裡 45 分鐘的愉悅步行路程。

健步通勤,美景盡收

梵谷當時每天走路上班,書上是這麼描寫的:「他沿著泰晤士河的堤岸,走過西敏斯德大橋,走過西敏斯德教堂和國會,終於走進了河岸街,南安普頓十七號——這裡便是專門印賣名畫的古伯公司倫敦分行的地址。」

Sketch of Westminster Bridge and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 梵谷繪於公司信紙頭的西敏寺橋與國會。(Letter 32)(Sketch of Westminster Bridge and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書上沒有寫愛修拉家的地址,只說在克萊彭(Clapham),網路上查得的資料為 "Brixton, 87 Hackford Road." 。我在 http://maps.google.com/ 網站上,輸入Hackford Road 為起點,Southampton Street 為終點,再根據上面的描述,大致地弄了一個路線圖,請參考:梵谷通勤路線圖

這個路線圖只是大概,我想,有些路或橋在當時可能還沒建,或是位置不太相同。Google 上說,這段路約 3.3 英哩,步行大約 1 小時 7 分鐘。《梵谷傳》說梵谷「頗為健步」(a vigorous walker),是有其根據的。

梵谷自繪的倫敦住所。(Vincent's Boarding House in Hackford Road, Brixton, London
Vincent's Boarding House in Hackford Road, Brixton, London

Venus Anadyomene, IngresIrving Stone 對景物的描寫,大抵都是從梵谷的書信當中取得的資料,而有時他會將素材任意重組,以便情節的發展。舉例來說,書上說梵谷在求婚被拒的第二天,在店裡賣掉二十幅安格爾(Ingres)的彩色版《愛神海誕圖》(左圖)。但這段描述,實是出自梵谷 1873 年 11 月 19 日致西奧的信件(第 12 號中譯)。

西奧與貧民

梵谷的信件中,並無提及與愛修拉的感情一事,某些近期的考證,有說愛修拉是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梵谷愛上的女兒是叫 Eugénie Loyer;又有說,梵谷愛的是人在荷蘭的 Caroline Haanebeek。但我們在此,仍以七十多年前的原著為主。

因此,關於《梵谷傳》中,梵谷對於愛修拉的感情與態度,恐怕是 Irving Stone 另行找尋資料,或自我揣測而補齊的。我認為,書中所寫:「……愛修拉的打擊只使他驚惶一時,不曾使他死心。他根本不甘心把『不』當做回答。」這種堅持到近乎偏執的決心,應是從日後他對凱伊(Kay)的愛意,和他對藝術所抱持的態度而來。

Irving Stone 在這一序幕所舖的梗,還有梵谷心中重要性的排序。他狂熱地愛戀著愛修拉,為著這段無結局的感情,他整個人生為之改變;但書中卻也暗示另兩個更優先的東西:西奧和貧民。

他打算向愛修拉告白之前,趁空檔寫信給西奧,並熱心地為他寄上相片畫和速寫,卻因此錯過了和愛修拉相約的時間:「『哎呀!』他大叫起來,『我完全忘記了愛修拉了!』……」再來就是當他在艾爾華斯當教師時,校長派他徒步前去倫敦收取學費,梵谷每到那些住在貧民區的貧民家中,就「聽他們訴窮說苦,每至天黑。」「原來他歡喜去倫敦,是因為歸途可以順便經過愛修拉的家屋。白寺的陋巷使他淡忘了愛修拉,他忘了要繞道克萊彭回去。他每每回到艾爾華斯,對瓊斯先生交不出一個銅板。」

梵谷描繪的特爾能姆園(Turnham Green)教堂(右),他曾在這裡成功的講道。左為 Petersham 教堂,素描出自1876 年 11 月 25 日信件。(編號 82
Two Churches

浪漫到寫實的心路歷程

Irving Stone 倫敦序幕所強調的,是嘗到感情挫敗的梵谷,在人生觀和藝術觀的重大改變。失戀的痛苦,使他的心態產生變化,「……它使他同情別人的痛苦。它使他不能忍受周圍一切低級而速成的事物。……只有在藝術家表現痛苦的畫裡,他才發現真實和深刻的感情。」、「他自愛修拉那兒嚐到痛苦時,就已承受了世間一切貧民的氣息。」

在此之前,梵谷只是一個日後可能繼承家業的藝術販售商,一個懷抱浪漫情懷的理想主義者,而他宗教家般的悲憫情操,和藝術家的深刻洞察力,在他墜入痛苦深淵時,漸漸地從他心靈深處甦醒過來,並成為主導他將來生活和創作的支柱。而他天生的忍受力和堅持力,也在這一章中展露無遺。

關於這〈序幕〉,我還有兩點補充。一是在梵谷搬離愛修拉住所後,書中說「他在坎敦新路租到供應傢具的房間。」這裡 Irving Stone 應該是筆誤,因為我查了幾處網路上的資料,都說他搬到了 "Ivy Cottage, 395, Kennington Road",而不是原書中的 Kensington New Road。Irving Stone 在下一段有以「Ivy Cottage」來稱呼這個住所,而余光中將之翻成「藤舍」,我初看時,還因「藤舍」這個沒頭沒腦的詞而感到迷惑。

再者,余光中把荷蘭大畫家 Rembrandt 翻成「冉伯讓」,而不是一般所譯的「林布蘭」,這也要注意一下,免得在看本書時「有眼不識泰山」。




0 意見:

張貼留言